简单的说:相邻的两句话有两种关系,要么是并列关系,要么是种属关系。
所谓并列范畴,是指这两句话内容可能不一样,但谈到的话题是同一范畴,同一口径,比如要观点都是观点(观点可能相同,也可能转折),要细节都是细节。
比如说:Chinese people love peace. American people love wars.
1980,I joined army.1991,I married my wife.
所谓种属关系:就是前后两句话粗细口径不一,前边是粗的抽象的,后边是细的具体的。
比如说:Chinese people love peace. Henan people especially don't like wars.
Fruits are always attractive.In spring, we like apples;during summer we prefer bananas……
不管是议论文也好还是说明文也好,分清楚粗细都是对于我们做题很有帮助的。
在议论文中,如果两句话出现粗细关系了,那么ok,两者之间肯定是支持关系,感情色彩是一致的;
在说明文中,如果出现前一句包含后一句,比如前一句是水果,后一句是苹果,显然有种属关系,那么这一段通常是总分关系,我们可以跳读,加快阅读速度。
通常情况下,在议论文中的种属关系更为重要(考研中议论文的比例也较大,尤其是夹叙夹议),通常观点型的句子(较粗的句子)中使用的名词比较抽象,而细节的句子中却常常出现诸如人名,时间,地点,数字等明显具体的词,这都是信号。
分清粗细的能力首先有助于我们做例证题,想想答案应该是粗的,还是细的?
在做七选五的时候,分清粗细更是重要,由于大多数同学没时间好好做这种题(也没有必要),我们需要一种节省时间的方法,那么你逐渐培养起来的分清粗细的能力就很有帮助了,一个空应该填个细句子还是填个长句子,你是否可以根据周围的其他句子的长相判断出来?然后后边让你选的句子就不是7个了,很有可能已经剩下一半了!
我需要同学们养成的第二个习惯是通读并且划记号。
所谓通读,是指从文章的第一个词一直看到最后一个词,每个词都要看到----看不懂没关系,但一定要看。这一点是考研考试的特殊之处,也是很多同学死活养不成的一个习惯-----但我不得不说,考研阅读要得到高分(30分以上),文章必须通读。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不愿意通读文章,而宁愿选择跳读,寻读呢?
我想主要是四六级考试留下的经验。在四六级考试中,时间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是很紧张的,而且四六级是水平考试------这意味着文章本来就不是要让你全看完的,在读不完做错题和读不深做错题之间,大部分人宁愿选择后者,于是,各种各样的“阅读方法”也就应运而生。
但这些方法显然是有问题的,要么理论完美但操作性极差,典型的如“该读的就读,不该读的就不读”,“只读重要的,不读不重要的”;要么在做某些阅读题上有“先天的缺陷”,比如例证题,比如主旨大意题。
考研的阅读理解,就我的经验来看,考察角度跟四六级完全不同,最起码我很少听到学生抱怨阅读时间不够。对考研阅读的各种题型仔细分析几十遍之后,每个选项都归纳总结之后,我发现考研的干扰项,考研的题型对于“跳句子读文章,看问题再找答案阅读”这些阅读方法有专门相克的趋势。(就好像考研的作文批改对于模板有必杀的趋势一样)道理其实很简单,抛开做题不论,我们平时阅读时---如果是读很重要的东西---会不会跳跃式阅读?你中学大学时的课本,如果只学其中的50%,你是否能够学懂?论文只读懂一半,是否叫读懂?
如果说四六级的阅读给你一种泛读很重要的感觉的话,那么考研就一直在强调“精”。
可能有人会问,读不懂为什么要读?
请记住我说的通读是:读不懂也要看到每一个词!一句话的意思可能需要我们完全看懂才能理解,但一句话的作用却很有可能只需要我们注意到了一点细节(再加上了解某些规律)就能够了解的非常清楚,有时候甚至完全读不懂,但却可以知道他的意思。
举些例子:当一句话里出现了人名,数字,地点,金钱符号时,你是否可以判断出这句话是细节还是观点?那么这句话如果读不懂,在那里会有线索告诉我们他的大概意思?
当一句话里出现了example,case,instance这种四级词汇时,你是否知道这句话在本段中的作用,他跟那些东西会有逻辑上的联系?
当一句话附近出现了特殊标点,比如“1:2---3;4( )”时,你是否了解周围的文章的层次?
现在你可能已经有些了解通读的作用了,他能帮助我们了解文章层次,并且能够找到逻辑线索,降低阅读难度----并近而提高做题正确率。另外,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做主干大意题,例证题,作者态度题我们不会在陷入文章能读懂,但就是做不对题的怪圈!
下边来谈一下划记号的习惯和划记号的作用。
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人写文章时他有没有主次之分?文章里有没有重点和非重点?如果有的话,重点的行文附近有没有什么蛛丝马迹?考研出题人的考点是否有意偏向这些重点?
经过我的整理和统计,考研出题人还是有其兴奋点的----虽然有时候为了提高难度他会故意出几个反规律的题,但这种题最高不超过3个(每年),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题上边考研出题人还是遵循“重点优先”的原则的。这很好理解:判断一个人是否读懂了文章,首先应该看他是否了解了最重要的部分,而非其他细枝末节。
那么哪些是重要的信息点呢?
经过统计,我认为有三类地方是学生们通读时应该划记号的,这些地方是容易出题点,这些地方是作者的重要信息所在地。
第一类:感情色彩极强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出现的句子
比如must ,have to , necessary, only, chief,key,most,best……
第二类:特殊标点,尤其是解释性的特殊标点比如()和:这两类符号
第三类:各段段中的转折词but yet however(第一段的转折词but,yet肯定重要,但就因为他太显眼,考研几乎没有出过题)
做考研的阅读理解时,由于文章的难度较大而且学生们(通常)走进考研考场的时候会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这一切都导致学生们在做题时脑子里往往是一坨一坨的东西,很多人做题时会机械的带着问题去文章中找,找不到,猛找;找到了,猛读;读不懂,猛选一个答案;做错了,猛骂!
我们当然希望学生们能把文章完全读懂。但这一点很难做到!
于是我的希望退而求其次,希望学生们在读不懂文章的情况下,能尽量多的把题做对,甚至全做对这一点,我一直在努力,经过改进后的点算原则已经可以在07年08年09年考试中把细节判断推论题的正确率提高到70%以上只能掌握普通版本的学生也可以轻松提高到50%以上。
但是很多学生是不满足于这样的一个正确率的,毕竟考研中英语必须考到55分以上才能保险。
那么我们就需要培养阅读的另外一种能力了分题型。准确的说,分题型是一种习惯,是考研学生在复习中应该养成的,在考场上照着做就行了。
所谓分题型是指当学生通读完文章之后,开始做题时,在还没有返回文章去找答案前,必须给我冷静几秒,明确的告诉自己,这道题是什么题型?然后立马浑身触电似的流过一套理论,a题型出题原理是什么?正大光明的做题方法是什么?正确答案通常会如何掩藏以达到难度的要求?错误答案会如何勾引你做错?常见的规律是什么?完全读不懂时这种题应该怎样蒙?
针对不同的题型,我们有不同的策略这是建立在对考研出题的深刻把握上的,其中既有基于统计学的规律,又有基于测试学的理论作为支撑。如果不分题型的话,就算你水平很高,我想少得4分应该是很正常的;如果你水平不高的话,而且不分题型,那么我想结果是灾难性的!
我们常见的题型分为以下几种:
1细节判断推论题-考察对于文章中长难句的理解
2例证类比题-细节题的克星,考察分清段落层次,分清论点论据的能力
3词句猜测题-考察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的能力,通常也和细节题做题思路相克
4主旨(主干)题考察对于全文的宏观把握能力,和细节题做题思路没有任何关系
5作者态度题-通过文章的细节看出作者对于某些东西的态度,如果同主旨题搞混就完了。
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体验,不同的人读同一篇文章会有完全不同的感悟。记得小时候我七岁就开始看水浒传,那时候对于“武松吃牛肉,鲁智深沾着蒜吃狗肉,李逵宋江喝鲜鱼汤”等情节最是看重,希望着有一天能够像这帮英雄好汉们一样,大口吃好东西(那时候没想过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记得高中时再看水浒传的时候,已经依稀觉得往日的英雄们有些不尽人情了,几乎个个是光棍,只知义气武功,却几乎没有家庭,当然更没有爱情,这时候我曾经鄙视的王英好色之徒,反而觉得鲜活了,觉得有那么一些可爱之处大概是荷尔蒙分泌的原因吧;再过十年,重读水浒,价值观似乎完全改变了,我曾经非常厌恶的潘金莲居然变得有些可以理解,甚至于开始同情她,虽然书里没有关于她的任何心理描写,我却觉得我能理解这个女人了。
如果应试阅读考的是水浒传的话,而且还出一些类似四六级考研的阅读理解题,比如推论题,态度题,那么我想我的答案在不同时期肯定是不一样的,虽然七岁时我已经认识水浒中几乎所有的字了。
“妈的,题有问题”
不是的,原因是我没有搞清应试阅读和普通阅读的区别。
看文章,理解文字信息,边理解边反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经历感悟交织在一块,再加上一些美好愿望甚至是潜意识的意志等等,最后得到了一种“化合物”-这就是普通阅读,这种阅读在我的课堂上我通常称之为“意淫式”阅读,没有贬义。
看文章,理解文字信息,理解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识(客观化的知识),看题目,比较选项和你的理解之间的异同,结合一些文字上的常识,如同意替换,正话反说,必要条件等,选出正确答案这就是应试阅读。
比较一下这两种阅读的区别,你会明显发现,如果涉及到读者较多的主观感觉,这种阅读比较自然,但这种阅读模式根本不适合应试,因为客观化考试题正确答案是唯一的。
下边要谈的是纯粹关于应试的阅读理解,准确一点说是纯粹的关于做对题目的研究。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对于考研阅读理解,学生有必要把读懂文章和做对题-----这决不是说读懂文章反而没有用处----分开考虑。主要原因是:能完全读懂考研阅读理解的考生不多,主观读懂的幻觉不算。
什么叫读懂了?看下边两句话
1 I love you.
2 However amazed our sons may be at how far from heaven we are, they will just look like us.
相信所有参加考研的考生都能看懂第一句,记住看完后的感觉,这应该是真看懂了。(偶尔有看不懂的同学,也别灰心,你应该为另一件事开心,那就是你根本不会出现自我定位的偏差,这一点我以后会谈);对于第二句,我想所有过了四级的考生,都不会觉得难,基本上没有生词(这是我对于考研真题的一句话的模仿),而且也不长。但是如果我要让你精确的说出这句话的含义,并且给我分析一下句子结构,让我这样一个“较真”的学生完全搞懂,你行吗?
如果不行的话?那就记住现在的感觉,记住这种“很多词都认识,句子又不长,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句子,这就是考生高高兴兴选择出题人精心设计的干扰项的核心所在---似懂非懂----其实就是不懂,但又被句子看似简单的外表蒙蔽,身上升腾出了不应该有的自信。
人的心态很特别:对于高深的东西通常不会马虎;对于看似简单的东西却经常掉以轻心;于是出车祸的通常是老手,淹死的通常是会水的-----所谓老手,会水只不过是自己的主观感受罢了。
对于考研阅读,你可以看不懂,但一定要区别出来是真看懂了,还是那种“我懂了,就是说不出来,这叫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似懂非懂。
为什么很多六级过了的考生会在考研中栽了;而四级都没过的人居然可以通过。
我想能认清自己是很关键的!
对于考研阅读,先问一下自己,“我行吗?”
不行,反而比不行装行要好得多-------考研毕竟只需要考50分左右。
考研大纲 | 考研经验 | 考研真题 | 考研答案 | 考研院校 | 考研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