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生,为应试,除文化课之外,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学画上。素描、色彩加速写,这三门,似乎是雷打不动的训练。但要学好画,又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三门课上下 死功。一张画,无论是素描、水粉或速写,不管你是初学还是行家,评其画时,一般会讲,这很好或那较差。倘更专业点,就论品位了。画的品位高低,与一个人的 审美大有关系。正因此,各学校画室或培训机构,除了主攻这三门科目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领学员,去参观画展、浏览画集、欣赏作品,眼界开拓、素养熏陶,养 成高雅的审美习惯,以提高他们在绘画上的品格。我以为,这方面的培训,虽一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不可或缺的。
什么叫审美?就是你对美的认识,与对美的追求。一般而言,一个人对美有咋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美的追求。在生活里,能从衣食住行中,通过对你的 所谓察言观色,还可窥视到,你在审美上,对其认识和追求的高度与深度。比如,在我们的艺考生中,特别是姑娘们,喜染一头金色的秀发,甚者,还有五颜六色的 “花头”。做什么发型,染什么色,雅,还是俗,在头上,正展示着她的审美。审美则反映着对生活、文化、艺术等的修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孩喜好化妆美容。在脸上,会看到她对审美的认识与追求;通过着衣穿戴,同样可看出她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趋向。当然,一个山 间的农人,就是穿着洋装,也依然散发出一股浓烈的土风味。因为除了着装的方式,还有那举止,也能定夺他的身份。如此些许的方方面面,正和他的审美相联,且 由他的审美所定向。
学画,还需学会欣赏画。能在他山之石中学会攻玉。从中汲取养料,以滋润自己的技艺。然而,如何欣赏一幅画,又与这审美——即对美的认识与追求有 关。有句话,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最近,我曾通过央视,聆听全国青年歌手的比赛。分别有民族、通俗、美声三种唱法。其间,有听众质询评委:请说 明某歌手,在演唱某处时,音质沙哑,是如何扣分的?一评委当场如实做了回答。且以为,这是一个很专业的发问。那是。像我这等音盲,除了“好听”之外,岂能 品出内中的门道与奥妙?!亦不可能有如是的提问。讲得客气点,像我,不是什么“听听”,诚如所言,受音乐审美水平的限制,只能看看“热闹”罢了。对其欣赏 品评,丝毫谈不上有什么技术的含量。而我的所谓“好听”,也只是一种浅显的自我感觉而已,当然谈不到有多少审美的深度。行文至此,亦使我联想到年少中学的 时光,在书店看到一张印刷品,齐白石的虾儿。当时的审美感受是:透明的虾儿,活崩乱 跳,跃然纸上!令我惊奇不已、喜爱不得。只有点遗憾,就是他老在画中写的毛笔字,却歪歪斜斜,极不工整。回校问老师,为啥没我好?斯时,先生笑而未语。如 今道来,当然是不值一说的笑话。当年,画,算是起码地看“懂”了,却不懂什么叫起码的“书法”。
大众欣赏美术,多半和我差不离,一看像不像;二看美不美;三看懂不懂。然而,即是艺坛的里手,对画的长短高下,审美品评,也未必就到位。圈内看 画,多重技术。且常把技术当艺术来欣赏。这里用笔很潇洒、那儿块面很厚重;什么画面用色欠火候,布局笔墨不到位,云云。以此品评不算错,但,是否在审美上 “匠”气了点!倘以“家”的眼光,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无论欣赏或创作,应首重它的精神指向——主题,这是作品的底蕴,要看其深度;再评它的技术含量——表 现。这是作品的难度,得看其高度。技术含量服务精神指向。且两者不能本末倒置。可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应重视作品的精神指向,就技论技,不妥!
艺术高考 | 美术高考 | 音乐高考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成绩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