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结合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为广大考生介绍定义类题型的解题思路。
2010年国考的综合管理类申论考题中,第一题是定义类题型,很多考生对这类题型准备不充分,使得短时间内很难将题解好,从而影响了后面的答题。本文将结合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为广大考生介绍定义类题型的解题思路。
一、题型分析
定义类题型在申论考试中并不是首次出现,2007年,国家就已经开始考查定义题,真题示例如下:
【例1】2007年国考申论第三题:2.根据“给定资料6”,试分别解释“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
【分析】本题要求根据资料进行简单地分析、归纳、提炼、加工,然后形成解释性答案,没有“准确、简明”的要求。并明确规定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例2】2010年国考申论第一题:1.“给定资料1”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
【分析】该题要求考生短时间内用不超过百字的篇幅来准确表达一个有深刻含义的词,的确有难度,但是只要考生掌握解题的思路步骤,完全可以用答题技巧快速答出、答准定义类题型。
二、思路详解
本文以2010年国考申论的第一题为例,为大家详解具体的解题思路。
1、从材料中找到该词的位置。
一个词在材料中出现的位置往往是有关这个词主要信息的要处。
材料表述如下:
“2007年,渤海实施监测的100个入海排污口中,有91个排污口超标排污,超标排污所占比例居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之首。调查显示,2003年至2007年,渤海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年均2.25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29%。主要污染物位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陆源排污、河流输入和海上养殖业。近年来,渤海海域赤潮发生的频率和规模逐年上升。2000年至2007年,发生赤潮87次,累计赤潮面积2.05万平方公里,赤潮已经成为渤海海域主要海洋灾害之一。权威部门指出,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使不向渤海输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要200年。实际上,从世界范围看,海洋及其资源的破坏,波及面积相当大,其原因不单是污染,还包括过度捕捞、填海造地、盲目攫取海底能源等等。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
如上,“死海”在材料1中由“权威部门指出”,出现之前有标示结果的常见词:“调查显示”、“指出”、“实际上”等,这告诉考生:要求下定义的词带有总结结果的性质,这是一个需要发现问题原因、分析后果、得出结论的特定词。
2、确定该词的本质属性,即该词所特有的性质。
本质属性包括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外延在逻辑学上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特定词“死海”的内涵指:渤海污染严重到没有活力、不能自净的地步,类似失去了生命力;外延指:世界范围内和渤海一样出现污染问题的一类海洋。这样由小到大逐渐将该词的范围扩展到所有受污染的海洋系统。
3、区分目标指向。
出题意图是通过特定词来考查考生对事实指向的角度。“死海”的目标实际指向了污染与环保问题。
4、写作答题
答题时要写好三句话:第一,这个词是什么(介绍该词出现位置的具体情况,用缩写法概括);第二,这类事物怎么了(指出该词的内涵与外延);第三,该词带来什么(表明由微观到宏观的发展视角)。
5、参考答案
“死海”是指:海洋污染导致发生海域、赤潮等灾害并致使许多动植物遭到毁灭的严重问题(第一句话);问题包括过度捕捞、填海造地、盲目攫取海底能源等且逐渐扩展到世界范围(第二句);因此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保(第三句)。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