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靓
“如果你觉得当花匠更快乐,何必非要当科学家呢?”近日,87岁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奥利弗·史密斯来到中国,作为阿斯利康——诺贝尔医学项目的一站,在上海交通大学与学生们分享了从事科研60年的心得。
时下,媒体热炒年轻人对科研失去“兴趣”,而史密斯亲身经历的一个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要想做好科研,坚持和兴趣缺一不可。
高中阶段就学完了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考入牛津大学不久就和导师一起发表论文,青少年时期的史密斯堪称“科研苗子”。但是,他却没有面临过早开发和拔苗助长的困扰。史密斯说,这得益于牛津大学的教育方法。“本科生每周与导师有一个小时的面谈时间。第一次见面,我的导师山迪·奥斯通就给了一个很宽的范围,让我写一篇关于‘疼痛’的论文,然后每周见面会围绕我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比如什么原因造成疼痛,什么能控制疼痛,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学期。”史密斯说,正是这种从问题入手的方法,让他对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史密斯在牛津大学完成了的博士论文,提到这件事,他对上海交大的学生说:“要知道,这篇论文数据精确、结果完美,还发表在了权威期刊上,可是60多年过去了,我发现它从未被人引用过,研究方法也再没被人使用,包括我自己。你们可能会问,它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让我学会如何干好科研工作,也知道了自己能从中感受到乐趣。”
“当然,科研并不会因为你有兴趣就变得一帆风顺,甚至大多数时候实验都会以失败告终。如果你真正对你研究的东西有兴趣,你会很享受日常繁琐的工作和探索的过程。如果你发现自己大多数时间都不快乐,那就可以考虑转行了。”史密斯说。
“谁也无法一开始就知道什么是对的,不要害怕尝试和选择。”史密斯说,在上世纪60年代,他以电泳和蛋白质多态性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到70年代,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分子遗传学。真正开始基因靶向研究时,史密斯已经57岁了,而正是这项研究最终将他引向诺贝尔奖桂冠。
“兴趣和坚持都很重要,”史密斯给学生展示了他几十年的科学笔记,他说笔记的截止日期是到中国之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史密斯回忆说,首次开始基因靶向实验时,重复实验总是失败,最终他从笔记本的一行小字里找到了原因——“用新细胞替换那些培养时间过长的细胞”。“这个故事想提醒各位,记录下你进行每一个实验步骤的依据,不然的话你将可能错过一些关乎成败的细节。”史密斯强调。
《中国教育报》2013年1月11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