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类型: 普通本科 所在地: 广西 性质类别:师范类
通讯地址: 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
联系电话: 0771-3903928
E―mail : [email protected]
网 址:http://www.gxtc.edu.cn
更多高校录取分数线:https://www.liuxuequn.com/gaokao/
广西师范学院在山西地区理科录取分数线
文科录取分数线 | ||||||
山西- 理科 | 最低分 | 最高分 | 平均分 | 录取批次 | 录取线差 ? | |
2011年 | -- | 557 | 533 | 第二批 | 15 | |
2010年 | -- | 507 | 499 | 第二批 | 8 | |
2009年 | -- | 532 | 515 | 第二批 | 10 | |
2007年 | -- | 568 | 563 | 第二批 | 24 | |
2006年 | -- | 546 | 525 | 第二批 | 10 |
查看:2013山西高考分数线 山西高考分数线 广西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
liuxuequn.com专题:全国历年高考理科分数线汇总
全国历年高考文科分数线汇总
平均分是指所有被录取考生的平均分数。平均分,是考生当年进入高校所平均水平的体现。比较几年的平均分,如果考生都能够处于这个位置,那该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在不发生特别意外的情况下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使用好平均分就能很好避免“大小年”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分数线时,应将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结合使用,并特别重视平均分的意义。
相对于平均分,录取线差更具参考价值,而且是高考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依据,所谓录取线差是该院校当年平均录取分数与其在所在招生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中国教育在线建议考生用“录取线差”来分析。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试卷难度有别,造成各个院校各年度的录取分数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通过大量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对多数院校来说,尽管录取分数波动较大,但其录取线差一般波动不会太大。所以应该逐年计算目标院校往年的录取线差:
某年录取线差=当年平均录取分数-当年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
下面以某重点大学在北京招生情况为例,计算录取线差如下:
例:某重点大学(理工类)在北京2003——2008年录取情况简单线差法分析示例:
平均录取线差=(62+70+69+69+64+58)/6=65
很显然,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报考此大学平均需要65分的线差,最高的年份需要70分的线差。为保险起见,2009年报考该校还必须根据录取分数区间大小、录取人数在各分数段分布情况留出足够的保险空间,建议考生至少要留10分以上的余地。
广西师范学院介绍:广西师范学院,这是一片厚重的土地,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桑,谱写一页页辉煌;这是一片骄人的土地,撑起八桂教育的蓝天;这是一片希望的土地,播撒科教兴桂的种子!
广西师范学院是一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创办于1953年10月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属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2003年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创办于1905年、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办学历史的前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广西师范学院。
1998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2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4年获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05年被自治区列为2005-2010年广西博士授予权建设单位。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09年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
建校56年来,学校凝聚了一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争先的拼搏精神,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从一所办学底子非常薄弱的师资培训机构,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实力、以学科区域优势服务广西基础教育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升本后31年来,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1978-1998年的转型建设期,学校顺利地完成了从师资培训到普通本科师范教育的转型,办学成效日益凸显,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二是1999-2002年的固本提升期,学校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三是2003年至今,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步入发展壮大期,紧紧围绕“更名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行。
学校设有文学院、政法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16个教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师园学院,设有大学外语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公共体育教学部、公共计算机教学部等4个公共教学机构,36个科学研究机构。现有45个普通本科专业、31个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体系。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10854人。学校以教师教育为本,适度发展非教师教育;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已形成多种办学层次。学校贯彻“德才并育,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为广西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思想品德好、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的毕业生。学校在一代代师院人的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学校现有明秀、长岗、明阳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38908.63平方米,建有文科综合楼、理工综合楼、体育综合楼、艺术教学楼、新图书馆和学术交流中心等教学设施。图书总量(含电子图书)351.54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765.79万元。建有多功能体育馆、体操房、游泳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各类现代化体育设施。学生宿舍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各类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宽带校园网络连通所有楼宇,建成高效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网络工作平台。
——师资队伍素质优良 学校在队伍建设上立足改善结构,培育团队,造就名师,已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发展态势好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71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8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36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2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2人。资源与环境科学创新团队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教育学教学团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团队获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建设立项。
——教学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内涵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现有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自治区级精品专业1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9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建设立项2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2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立项2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2门、重点课程11门。在全区首次进行的普通本科专业排行评估中,汉语言文学、化学分别排名全区第二、第三。在全区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我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两个本科专业被评为优秀。学校以项目促进教学改革,2004-2008年,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5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59项,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83项。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奖中,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1项。
——科学研究势头强劲 学校注重整合科研力量,深入挖掘潜力,在科研立项、科研成果评奖、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批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广西科技进步奖等重大奖项。2005-2007年,获得纵向、横向科研项目509项,资助经费1562.80万元,2008年,获广西重大课题研究招标课题1项;全校教职工公开发表论文2162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 项;科研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5项,国内领先水平2项,国内先进水平1项,有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被鉴定为优秀。有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1个,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4个,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学校的学术氛围日渐浓厚,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不断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声誉好 1978年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5万多名毕业生,绝大部分毕业生在教育战线工作,成为广西基础教育的骨干力量。据统计,广西89个市县教育局中,有45个市县教育局的局领导有我校校友,占50.56%;广西97所示范性普通高中,有56所的校领导有我校校友,占57.73%;我校共有260多名校友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有220多名校友被评为特级教师。除教育系统外,在其他行业的毕业生也表现突出,成绩斐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4年以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位于全区高校前列,连续四年获得自治区教育厅的表彰。学校分别2004年和2008年的在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
——学科区域优势逐步形成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优势,服务和引领广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现有师范类本科专业19个,基本涵盖了基础教育的全部学科,地理科学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教师教育学科被确定为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以来,承担了各级各类教师教育、基础教育研究课题450多项,其中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0项;出版、发表理论成果430多篇(部),其中有114项获奖。开展基础教育师资培训项目65项,培训人数41875人。我校紧贴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建设相关学科,形成了资源与环境、民族民间文化、应用化学、信息技术等优势学科,成为广西唯一拥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等硕士点的院校,竭力服务于广西经济与文化建设。1994年以来,先后承担了自治区和6个市、49个县(市、区)、600多个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承担了20个城镇的基准地价评估、23个县(市)的征地价格研究以及60多项有关工业、水利、交通等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工作。建校以来,利用民族民间文化相关学科优势,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广西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编印广西少数民族民歌民间故事14部;广西少数民族风俗志与风情录7部,承担20多项文化研究课题,出版20多部专著,在广西乃至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参与起草《广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总体规划》;将“那坡彝族跳弓节”成功申报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参与黑衣壮文化抢救、保护工作,指导尼的亚合唱团在全国比赛中获得金奖;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独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研究”专栏,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平台。
——校园文化形成品牌 学校把塑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十次获得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联合颁发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开创师德建设有效载体,凝聚高师院校文化特色——记广西师范学院“师德论坛”》、《大爱无疆,爱满师院——广西师范学院创建“爱心大学”主题实践活动》两项校园文化成果获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2007年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其中“师德论坛”荣获2007年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红水河网站的“精神家园”栏目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精品栏目”称号。2004年以来,我校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自治区先进班集体15个;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9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项;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特等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全国青年普通话演讲大赛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全国师范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一等奖41人、二等奖68人、三等奖92人,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一等奖3人、二等奖12人;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单项第五名1项,广西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第一名2项、第二名8项;全国CCTV电视模特大赛全国总决赛亚军1人。有5个社团被评为全区高等学校优秀学生社团,其中2007年陶行知理论研究会被评为第三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
——对外交流层次不断提高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的15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签订了实质性的合作项目协议,在教师和学生互派、图书资料交换、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学校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路子,与美国、泰国、越南等国家的6所大学联合办学。积极发展外国留学生的教育事业,在巩固原有的留学生输送点基础上,增加新的合作单位。从短期培训到学历教育,我校留学生的办学层次不断提升。
学校坚持以改革促发展,艰苦奋斗,不懈追求,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办学特色日益凸显,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学校先后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广西‘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和“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等,成为广西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军训工作优秀学校”、“第二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华经典诵读2006年度全国优秀组织机构”等荣誉。
回首过去,筚路蓝缕,成绩骄人;展望未来,前程似锦,任重道远。广西师范学院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以“巩固成果上水平,更名大学创品牌”为主旋律,走内涵发展道路,努力把学校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地方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的多科性、综合化、教学型,富有区域性教师教育特色的大学。
校训:德才并育 知行合一
校址: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 邮政编码 530001
广西南宁市燕子岭路4号 邮政编码 5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