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网6月3日 记者仇广宇】
北京、上海的孩子在高考时被视作“天之骄子”,但其实,他们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而这些苦衷是由“加分”政策造成的。近日,媒体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关注。记者调查发现,“给肥猪贴膘”现象确实常年存在,背后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据《民生周刊》报道,杨天就读于北京市一所知名的示范中学,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如果发挥正常,根据往年分数线,他的父亲认为儿子有实力冲刺北大、清华。但杨天却说,“我不敢报。”他称自己是“裸考”。因为他不享受任何加分政策,成绩傲人的他最终填报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该杂志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市高考考生总体照顾率超过了18%,几乎每5名考生中就有一人享受照顾,平均每8名考生中就有一名享受直接加分。
为何成绩越好,加分越多?
北京人小李回忆称,他6年前参加高考时,与杨天的遭遇几乎相同,虽然他成绩还是不错,但没有加分,最终上了外地一所名牌大学。
“其实高中越好加分越多,差学校的学生去哪找加分呀,本身学习就一般。”小李觉得,上文提到的“加分现象”,更是如许多网友所言,是“给肥猪贴膘”。
小李举例说,加分政策里提到的,“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的应届毕业生”一条,“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这种肯定是学习特好才能得。”小李肯定地说。
河北人小王也验证了这样的说法。她上高中的时候,班主任告诫她“一定要当班干部”,因为“班干部可以获得加分”。那时她百思不得其解,认为做班干部耽误时间,就没答应。
后来她终于理解了班主任的意图:给好学生加分,好学生的分数就会更高。而当这个学生的成绩非常接近“清华北大”之类的名校时,加个5分、10分就变得十分有用了。
“一个班要是出一个状元或者上清华、北大的,那相当了不起,其他人的成绩都可以忽略不计。班主任脸上有光,连下一届招生都变得容易。”小王第一次觉得,在她眼里一贯平等的“教书育人”彻底变了味。毕竟,那些“名校”的招生名额对于她所在的这个地方中等城市而言,非常珍贵、稀缺。
“(这种情况是)因为上清华北大的比例,关乎着学校在市里县里的排名。”小李评论说。
加分历史:本来为了平等
据《中国民航报》报道,在高涨的质疑声中,也许很少有人会想到,设立高考加分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公平。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罗立祝介绍,现行高考加分政策与1977年建立的考试优先的高考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1977年恢复高考后,高考加分制度不再对工农成分学生及革命干部进行照顾,而是对三好学生、学科竞赛获奖者、体育艺术特长生等实行高考分数优惠政策。;1987年4月,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其中规定了加分政策优惠的项目和幅度。
之后的20年间,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科竞赛获奖者、华侨、港澳台学生、烈士子女、荣立二等功以上的退役军人、报考农林等特殊院校者,乃至“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青年及有特殊贡献的公民”,都开始享受降分投档、高校审查录取的政策优惠。
加分现象“三宗罪”:破坏平等
另据《中国民航报》报道,有媒体调查发现,教育部规定的高考加分项目只有14种,而各地实际执行的却多达200余种。五花八门的所谓特长生加分,催生了千奇百怪的造假,甚至形成了一条黑色利益链。
《河南日报》据此总结了高考加分政策的“三宗罪”:忽视国情,助长“拼爹”之风;意在纠应试教育之偏,却异化为另一种应试教育;对所谓“素质教育”的限制对农村考生、尤其是贫困地区考生构成歧视。
长江网则对此发表评论称:“获了这奖要加分,获了那奖要加分,平时表现要加分,校长推荐要加分....。。在中国式加分里孕育着多少见不得人的无奈。自“高考加分”制度实施以来,就广受质疑,试问每一项都是合理的吗?每一个都是必须的吗?谁来监督加分项目里的水分? ”
(部分资料来自《中国民航报》、《河南日报》、长江网)
评论:(原创)我们的高考为何不再“最公平”?
你是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如果告诉你,有一天我们将会取消高考,会怎么样呢?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起身反对,常识和本能都告诉我们,高考这种“纯凭分数”的考试是“最公平”的上升渠道。但其实,它也是各种偏见、暗疮滋生的土壤。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有媒体报道,“异地孩子”张图因为不能在北京高考准备出国留学,但由于孩子的母亲可以给孩子办理美国国籍,孩子拥有侨民身份,反而可以在北京参加“异地高考”,另有消息称,侨民身份还能获得加分。张图的吊诡境遇,让这则新闻在网络上获得了大量转发评论。
故事的最后,以教育部门通过媒体辟谣称“来华留学申请人必须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之内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才可申请高考而告终。但这并不能动摇整个故事的内核,它被冠以“一个异地高考生的逆袭”,成为大时代里的一则黑色幽默。
而另外一个故事也是意味深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孩子往往被外地考生视为“天之骄子”,但在高考这件事儿上,他们也有不为人知的苦衷。杨天就读于北京市一所知名的示范中学,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如果发挥正常,根据往年分数线,他的父亲认为儿子有实力冲刺北大、清华。但杨天却说,“我不敢报。”他称自己是“裸考”。因为他不享受任何加分政策,于是他填报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市高考考生总体照顾率超过了18%,几乎每5名考生中就有一人享受照顾,平均每8名考生中就有一名享受直接加分。
无论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天之骄子”还是自视为“弱势群体”的“外地考生”,这些“不公平”的客观存在,都让每一个考生心焦。
“加分”“照顾”““招录不公”....。。还有本就被大量讨论的异地高考问题,政策的出台,原本是为了纠正应试教育中的过度现象,以及为了对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形成补充、调整。但时至今日,高考已经被加诸了太多本不属于它的含义。它成为争夺本就分配不均衡的教育资源的一种手段,甚至被极端人士认为是“寒门人士”的最后一根上升稻草。
而如上所述的那些看得见、看不见的“壁垒”“潜规则”,又在进一步加剧着人们的焦虑心理。“最公平”的高考已经渐渐演变向“不公平”。
有人反驳说,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如此指责“最公平”高考会不会太过苛责?话虽没错,但我们关注的,就是那些可能发生,甚至已经导致了“不公平”的政策,它阻碍着人们仅凭个人实力往更好的方向爬升。客观的“不公平”或许难以避免,政策上的歧视却有可能消除。
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哪里?正如学者熊丙奇所言,“我们教育部门应该真正的、认真的反思。”“只有真正改革我们的高考制度,才能够让这些问题、这些体制消失。”
如今的高考承载了太多的现实功能,但它与教育又紧密相连,这样的矛盾,让高考变味儿,教育走形。于是,孩子们在人生本该最精彩最美好的阶段,必须承受极大的压力和痛苦,忍痛抛弃那些有助于成长的教育方式和应该获得的知识,努力使自己变得“唯分数是从”。解决之路,唯有把这些问题分解分化,逐步厘清高考应有的功能,让两者不至于“互相干预”,互相打扰。
而我们的教育制度所真正追求的,不过是让每一个孩子,不管来自任何家庭,都有可能凭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为自己的未来铺路。我们呼吁解除一切的“不公平”,也是为了能让孩子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得到真正的教育。
北京高考语文试题 | 北京高考数学试题 | 北京高考英语试题 | 北京高考理综试题 | 北京高考文综试题 |
北京高考语文答案 | 北京高考数学答案 | 北京高考英语答案 | 北京高考理综答案 | 北京高考文综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