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类型: 普通本科 所在地: 甘肃 性质类别:师范类
通讯地址: 甘肃省合作市人民街397-3#
联系电话: 0941-8252007
E―mail : [email protected]
网 址:http://www.gnun.edu.cn/
更多高校录取分数线:https://www.liuxuequn.com/gaokao/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在甘肃地区文科录取分数线
理科录取分数线 | ||||||
甘肃- 文科 | 最低分 | 最高分 | 平均分 | 录取批次 | 录取线差 ? | |
2012年 | -- | 590 | 526 | 第二批 | 41 | |
2011年 | -- | 493 | 471 | 第二批 | 13 | |
2010年 | -- | 489 | 479 | 第二批 | 12 | |
2009年 | -- | 473 | 471 | 第二批 | 0 |
查看:2013甘肃高考分数线 甘肃高考分数线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
liuxuequn.com专题:全国历年高考理科分数线汇总
全国历年高考文科分数线汇总
平均分是指所有被录取考生的平均分数。平均分,是考生当年进入高校所平均水平的体现。比较几年的平均分,如果考生都能够处于这个位置,那该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在不发生特别意外的情况下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使用好平均分就能很好避免“大小年”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分数线时,应将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结合使用,并特别重视平均分的意义。
相对于平均分,录取线差更具参考价值,而且是高考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依据,所谓录取线差是该院校当年平均录取分数与其在所在招生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中国教育在线建议考生用“录取线差”来分析。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试卷难度有别,造成各个院校各年度的录取分数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通过大量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对多数院校来说,尽管录取分数波动较大,但其录取线差一般波动不会太大。所以应该逐年计算目标院校往年的录取线差:
某年录取线差=当年平均录取分数-当年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
下面以某重点大学在北京招生情况为例,计算录取线差如下:
例:某重点大学(理工类)在北京2003——2008年录取情况简单线差法分析示例:
平均录取线差=(62+70+69+69+64+58)/6=65
很显然,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报考此大学平均需要65分的线差,最高的年份需要70分的线差。为保险起见,2009年报考该校还必须根据录取分数区间大小、录取人数在各分数段分布情况留出足够的保险空间,建议考生至少要留10分以上的余地。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介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我省唯一一所民族师范高等院校。主要面向甘肃民族地区及周边川、青、藏、滇等民族地区招生、服务。时任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建校23年来,全校广大教职工高举改革与发展旗帜,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缺志气”的优良传统,打造“大爱无华、昂扬向上、追求和合、自强不息”的阳光品质,构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校园,艰苦奋斗,深化改革,锐意创新,走过了及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现已建成以教师教育为主体,民族学科为特色,覆盖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等3个主要学科门类的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人数学校现有普通专科学生近7300人,成人教育学员2057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0%。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490人,其中专任教师350人,师生比为1:15.8;专任教师中教授18名;副高以上职务教师121名。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学历)以上研究生120人,占教师总数的34.3%。另外有外聘兼职教授50名,外籍教师2人。已初步形成一支业务较强,敬业爱岗,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基础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840亩,校舍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有化学、物理、计算机等58个实验室,专业技能实训室44个,教学计算机955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3037万元;图书资料95万册(含电子图书);有校外实训、实习基地79个;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校园百兆网的开通,初步形成了数字化校园环境;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报告厅和语音室等教学实践场所20余处。学校还设立了普通话测试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点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点等4个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极大地方便了双师型人才的考试认证工作。
学科与专业 设有专业33个,其中师范类专业18个,非师范类专业15个。现有14个教学系,设有汉语、藏语、数学、政法与经济、体育、外语、计算机科学、教育科学、物理与水电工程、化学与生物科学、藏语理科、历史文化、音乐舞蹈、美术等。成人教育有自学考试本科专业13个,函授专科专业12个。
特色专业建设 学校立足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快藏语系、藏理科系等特色专业的建设步伐,形成了加强“双语”教学、培养“双语”师资的人才培养理念。
学术研究 设有10个科研机构。近年来,先后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0多项,其中厅、部级以上科研课题79项(国家级项目2项),发表论文1370多篇,出版专(译)著、主编教材119部,获得厅、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34项。承担了国家社会基金项目《藏族历代文献精选电子资料库建设及其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办学模式研究》等任务;学校加强藏学研究和民族教育研究,涌现出了以赛仓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一批藏学学者,取得了一大批藏学研究成果,使学校藏学研究在西北地区有较大的影响。
深化教学改革 2007年以来,学校推行三学期制、学分制,实行分级、分层、分类教学;加强“双语”教学、通识教育、实践环节教学及预备教育,推行模块化课程结构,强化课堂教学向课后延伸,实行单休日制等13项举措。
“升本”改建2006年学校启动了“升本”改建工作,初步确定了“升本”后的校名、办学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办学特色、发展规划。学校主要办学指标已具备本科院校设置条件。2006年8月,在教育部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了“优秀”评价。
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坚持以阳光品质办阳光大学的办学理念,立足甘肃民族地区,面向全省及周边藏族地区;以师范教育为主,兼顾非师范教育,努力培养扎根、服务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适切性人才;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专科教育;把学校建成本地区维护社会稳定、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及传播现代文明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