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PH.D全奖申请过程详解。今年的申请算是告一段落,越来越感觉到美国留学PhD申请难度的增加,与此同时,也在亲身经历着美国Ph.D全奖申请过程中一些新的特点,在此与大家分享。
“套磁”反馈率极低
每年美国申请告一段落,我都会总结“套磁”反馈率。闲聊两句,虽然我所学专业很杂(机械制造工学学士、 机电一体化工学硕士、 会计与金融Double Major商科硕士),硕士也拿了好几个,但也许因为骨子里是工科背景出身,我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十分投入。美国留学申请的技术活儿包括各种Essay、PS、RL、CV、等等。但在美国Ph.D全奖申请中,我会毫不犹豫的把“套磁”列为技术性最强的工作。正是在这种“高技术”工作的支持下,才得以使我在每每面对各种“险境”下最终得以“绝处逢生”。
网上流行着各种“套磁”的总结帖,普遍的印象是美国教授不给任何反馈---no reply. 出于对技术的热衷,我对比了过去5年美国PhD全奖申请的“套磁”反馈率,在我的客户中,2013年是目前为止总体反馈率最低的一年。即便我采取了各种技术方法以增加“套磁”信的吸引力和技术含量、并同时想尽办法节省美国教授阅读邮件的时间、以便使美国教授在最短的时间准确了解“套磁”信的含义和客户的申请优势,但绝大多数的“套磁”反馈率依然不足10%。“套磁”反馈率如此之低和很多因素有关:
1、套磁的时机不对:美国大学教授的招生计划是随着Funding的状况而决定,这好比一个公司在雇佣一个员工,如果没有项目可做,教授自然不能确定是否会take 新的PhD,即使你背景非常出色、研究经历非常匹配,也会面临“石沉大海”的境地。因此,准确判断教授的Funding是否持续、招生是否Regular十分重要,这是经验的积累。
2、套磁的主题不明确:我这里指的主题明确并不是很多同学惯用“标题党”的伎俩,而是有能力用简洁的语言在教授未打开邮件时就知道你邮件的用意,当然,如果能突出你的主要特点就更好了。这需要的不仅仅是英语能力,更是你专业的准确把握能力;
3、套磁信重复大量发送:今年我一个PhD全奖客户,南方某大学机械专业大四本科生,现在已经获得OSU ME 全奖资助,曾经经历过一个心理起伏的过程。在长达1个月套磁反馈荒的情况下,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的“套磁”心得,客户打电话向我通报了网友的做法:同样的邮件连续发了4遍,最终得到教授的反馈,I have no openings。这种做法其实是极不可取的,也是造成美国教授越来越不care来自中国大陆学生重复的、大量的、轰炸式的“套磁”信原因之一。坦白的讲,虽然存在lost mail的情况,但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套磁”环境(呵呵,我实在想不起什么更好的词来描述这件事),强烈建议广大客户珍惜资源,不要让本来就不乐观的“套磁”环境更加恶化。与其不停的repeat,不如在“套磁”信的质量上下下功夫,多查查大学的教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