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在演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可以理清思路,确定内容.还可以安定和调整情绪.它是底稿和依据,这样能使演讲人感到心安从而提高自信,从而一场好的演讲稿就诞生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有关演讲稿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欢迎关注留学群更多相关信息www.liuxuequn.com/yanjianggao/ (本文为你提供演讲稿范本两篇。)
篇一:
“作为《奥林匹克宣言》的第一中文译者,我能够为奥运精神的传播献上一份力量,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这是北京大学教授董强在1月1日的《奥林匹克宣言》中英法三种文字版本全球首发庆典上朗诵宣言后,在朗诵文本背面留下的一段寄语。
获翻译授权历经五年考察
2002年,巴黎法中友协副主席、《奥林匹克宣言》传播权利人达马侯爵的代表郭凝女士,第一次看到《奥林匹克宣言》。
郭凝告诉达马,2008年北京奥运提出“人文奥运”的理念,希望他把全球传播《奥林匹克宣言》的重任交给中国。郭凝对达马说:“中国人民能够最广泛地传播奥运宣言,中国人民能够最深刻地理解《奥林匹克宣言》。”达马经过再三考虑,同意了这个提议,赞成《奥林匹克宣言》从北京传向世界。这一工作在去年终于得以实现。
要传播《奥林匹克宣言》,中文翻译是一项责任重大、极为艰巨的工作。郭凝和达马认为,译者必须精通法语、深刻了解法国人文历史与文化。这时,郭凝向达马推荐了董强,并邀请了资深出版编辑邓壮。郭董邓3人组成翻译小组。由董强翻译手稿,他们二人修改。郭凝曾对记者说过,在很多法国专家眼里,曾经在法国留学多年的董强,法语比许多法国人还好。2005年6月28日,达马收到董强的一封法文信,对他的法语文采更加放心了。达马在慎重考察了5年后,2007年5月11日正式授权翻译宣言中文。
法语专家翻译宣言不轻松
董强回忆道:“记得见到手稿的第一刻——当时我在传真机边守着,等待郭凝从法国发来的手稿。手稿一共14页,很长,从传真机里出来时就跟一条小地毯似的。那一刻,突然感觉自己跟历史接上轨了。那种感觉很让人激动。透过潦草的法文字迹,我感受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是的,从手稿的翻译,到它能够开始在中国传播,其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周折与困难。董强说,这次的翻译持续了很长时间。因为是从手稿翻译,辨认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将19世纪法国贵族青年顾拜旦博学多才的演讲稿,转变成21世纪中国青年朗朗上口的中文译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董强说,整个翻译过程-真是一个激-情澎湃的过程。但翻译不是轻松的差事,尤其是翻译《奥利匹克宣言》这样伟大的作品。激-情归激-情,翻译工作要求相当的严谨。记得郭凝收到我的译稿后立即发来祝贺,她对我说:“我了解你付出的是什么。”
第一译稿完成之后,进入集体修改程序。5人译文专家组成员接到任务都深知肩负责任的意义,在熟悉原文的基础上逐字逐句、一遍一遍反复讨论、反复推敲,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和集体智慧。在长达半年多的翻译过程中,专家组成员没有停止过修改,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译文的权威性与严谨性,真可谓十几易其稿,希望能奉献出一个最满意的中文版本。
字里行间感受激-情顾拜旦
作为一个对法国文化十分了解的法语专家,董强知道宣言的分量和感染力。董强说,翻译过程中,我的激-情与顾拜旦融为一体,我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当年顾拜旦演讲时热血沸腾,理解这位天才伟人发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倡议的坚定信心。
在文章结尾处的关键地方,顾拜旦删去了一些例行公事的客套话,从内心发出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强烈声音,让人感到非常震撼。这是一个天才的想法。顾拜旦当时作为法国田径联盟秘书长在进行汇报演讲,但到了最后,可以说是突然灵感迸发,向大家发出倡议,提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
董强说,他仿佛看到,顾拜旦在略加思索之后,奋笔写下关于田径运动新走向的高度概括:大众化与国际化。对和平的热爱,使他看到了田径运动在未来的力量。同时,一个更为宏大的、属于第二阶段的目标清晰地呈现出来,他终于发出了深刻影响整个20世纪文明历程的强烈呼吁:“实现一个以现代条件为基储伟大而有益的事业:复兴奥林匹克运动。”和平,这个词确实是贯穿整个宣言的关键词。从反对德国-军国主义体操,到担心美国的华盛顿政府“会是一个轻易开炮的政府”,顾拜旦的真正天才,是将“奥林匹克精神”与“奥林匹克休战”的伟大传统融合在了一起。
董强被感染了,而1月1日在北京体育大学诵读《奥林匹克宣言》的145位各界人士也被感动了。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的副会长刘晓光朗诵完之后对董强说:“翻译得真好!是你们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顾拜旦的才华和不屈的奥运精神。”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演讲稿范文 | 演讲稿格式 | 演讲技巧 | 演讲稿开场白 | 演讲稿怎么写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