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

目录

2014高考语文每日精练:文化经典阅读

字典 |

2013-09-17 10:18

|

推荐访问

高考语文

【 liuxuequn.com - 高考语文 】

 

  留学群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文化经典阅读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人应该知错改错; 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 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 ③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

  二、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②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③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注】伯夷、叔齐:相传是商末孤竹国君的儿子,因相互谦让君位而逃奔周国。后来因周武王出兵,讨伐商朝,他们反对,劝阻无效,便隐居到首阳山,“义不食周粟”而饿死。

  1.孔子提出了哪些“远怨”的方法?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①严于律己,②宽以待人,③不计较过去的仇怨。

  2.在品德修养上,孔、孟都主张“反求诸己”,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反求诸己”,就是自我反省的意思。孔子强调自我反省,他认为多责备自己就可以大大减少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孟子也强调自我反省,他认为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

  一、(浙江省2013届高三第一次五校联合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注】(1)子路问于孔子曰:“鲁大夫练而床,礼邪?”孔子曰:“吾不知也。”

  子路出,谓子贡曰:“吾以夫子为无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子贡曰:“女何问哉?”子路曰:“由问鲁大夫练而床礼邪?夫子曰:‘吾不知也。’”子贡曰:“吾将为女问之。”

  子贡问曰:“练而床,礼邪?”孔子曰:“非礼也。”

  子贡出,谓子路曰:“女谓夫子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无所不知。女问非也。礼,居是邑不非其大夫。”(《荀子·子道》)

  (2)《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

  (3)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注】练:父母死后十一个月举行的祭祀,因祭祀时需披戴白色熟绢而得名。

  1.请引用《论语》中的原句说明材料(1)中孔子回答子路“吾不知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非礼勿言。

  2.结合上面三段文字,对孔子“为尊者讳”的做法进行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孔子编撰《春秋》时“为尊者讳”,是对地位尊贵者的过失取隐瞒回避的态度。

  它和“居是邑不非其大夫”(不非议所住城邑的管辖大夫)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一样,目的都是维护君主的统治和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秩序。当然,“为尊者讳”的做法也有历史局限性,容易强化对居高位者的盲目崇拜,用之不可不慎。

  二、(福建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3-4题。

  【注】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注】畔:通“叛”,违背(君子之道)。

  3.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认为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是一种外在的充实和提高,而“礼”是内在的要求。

  B.孔子认为君子从里到外,从精神到行为,都因为博学而不至于背离君子的正道。

  C.孟子从学习方法的层面,提出了“博学”是达到学习最高境界第一步的见解。

  D.尽管所处的时代不同,孔子和孟子都认识到“博学”对于学习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解析】B。“都因为博学而不至于背离君子的正道”有误,不背离君子的正道不仅靠博学,还要“约之以礼”。

  4.结合文本,分析孔子主张的“约”和孟子主张的“约”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孔子的“约”是“约束”,孟子的“约”是“简约”(把握重点,扼要说明);孔子主张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孟子认为先要博学,进而详说,最后则须“说约”—— 把握重点,扼要说明(说得简约)。



  2014湖北语文文学类阅读汇总

  2014海南语文文学类阅读汇总

2014高考语文文言实词复习汇总


   相关链接:  

  

2013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辽宁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广西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想了解更多高考语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海北高考语文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qun.com/a/1596955.html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
高校搜索
专业分数线
延伸阅读
掌握高考资讯,有助提前准备好考试,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文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07-11
掌握高考资讯,有助提前准备好考试,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文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07-11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了,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图片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卷及
2020-07-11
掌握高考资讯,有助提前准备好考试,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卷及参
2020-07-11
掌握考试考点有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考生,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高考语文答题公式”,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高考语文高频考点
2020-07-01
看看本栏目整理的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音乐文娱,希望对正在紧张备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更多复习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更新。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音乐文娱【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
2018-10-15
你在备考高考吗,看看本栏目整理的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风俗礼仪,想知道更多语文复习资讯,就请继续关注本网站更新。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风俗礼仪【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
2018-10-15
准备高考的同学们看看本栏目整理的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饮食器用,希望能对你们有用。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更新。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饮食器用【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
2018-10-15
做语文阅读理解题目,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小编为大家提供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希望大家能把学到的解题技巧运用到平时中的阅读理解练习中去!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有些同学数学和
2018-12-13
高考语文频道为大家提供高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赶紧仔细阅读一下,掌握答题技巧吧!高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常考考点归纳:解读标题、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理清线索、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