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化学动力学基础
明了化学反应速率、速率常数、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及反应级数等概念,掌握通过实验建立速率方程的方法;掌握一级和二级反应速率方程及特征;理解对峙反应、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掌握由反应机理建立速率方程的近似方法(稳定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了解链反应机理的特点及支链反应与爆炸的关系。
掌握Arrhennius方程及应用,明了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物理意义;了解简单碰撞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果,理解经典过渡状态理论的基本思想、基本公式及有关概念。
理解催化作用;了解多相反应的步骤;了解光化学反应和溶液中反应的特征。
5、胶体化学
了解胶体的制备方法。掌握胶体的若干重要性质(Tyndall效应、Brown运动、沉降平衡、电泳和电渗)。理解胶团的结构和扩散双电层概念。
了解憎液溶胶的DLVO理论。理解电解质对溶胶和高分子溶液稳定性的作用。了解乳胶液的类型及稳定和破坏的方法。
三、分析化学考试大纲
(一)参考教材
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二)考试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分析化学概论
熟悉分析化学的任务和在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化学的研究范畴和分析方法的分类等宏观知识。掌握分析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灵敏度、选择性、准确度、精密度、有效数字,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计量单位、浓度与定量分析结果表示及换算等。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掌握分析化学中各种试样的采集、制备及分解方法,以及了解分析测定前试样的预处理。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掌握标准偏差与随机误差及有限少量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显著性检验,可疑值取舍,回归分析法;掌握提高测定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四章: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了解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知道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了解不确定度和溯源性,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及审查认可。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
明了酸碱反应实质、活度与浓度、酸的浓度与酸度;掌握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及酸碱平衡中各组分的计算和对数图解法;熟练计算各种平衡下的[H+](一元弱酸碱,多元酸碱和两性物质等);熟练掌握缓冲溶液及其配制、酸碱滴定法原理、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方式和滴定终点误差;应用酸碱滴定法于实际。了解非水滴定。
第六章:络合滴定法
掌握络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和各级络合物的分布,络合剂的副反应系数、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掌握络合滴定法基本原理和金属指示剂;熟练掌握准确滴定判别式和滴定误差;掌握络合滴定选择性和络合滴定方式及应用。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掌握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熟练掌握能斯特公式、条件电位和氧化还原平衡常数;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和氧化还原指示剂;掌握氧化还原滴定结果计算和滴定终点误差;几种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KMnO4法、K2Cr2O7法、碘量法、硫酸铈法、溴酸钾法、亚胂酸钠法和亚硝酸钠法等)。 第八章: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掌握几种沉淀滴定法(摩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等);滴定分析法小节,掌握容量分析方法的共性及影响因素:体积变化,指示剂指示终点,突跃和终点误差。
第九章:重量分析法
掌握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和溶度积;掌握沉淀的形成过程和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掌握沉淀剂及其种类、沉淀条件和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掌握重量分析结果计算。
第十章:吸光光度法
掌握吸收光谱和分子光谱分析法;熟练掌握吸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光度法灵敏度表示方法(摩尔吸光系数、桑德尔灵敏度及其关系);掌握引起朗伯比尔定律失效的因素和光度分析法测量误差与测量条件选择;知道分光光度计构成及其作用;知道新吸光光度法的建立及条件优化;吸光光度法应用。
第十一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掌握沉淀分离法,液液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经典色谱分离法-纸色谱、薄层色谱与萃取色谱。了解其它分离法。
考研网推荐链接:
考研大纲汇总 | 考研英语大纲 | 考研政治大纲 | 考研数学大纲 | 考研专业课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