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的专业和学校所以一开始就选择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选择具体专业的时候也是本着不换专业利于考研的方向选择了电路与系统。
开始考研是从2012年的寒假,寒假期间在我妈妈的不懈督促下,我每天至少看书三个小时,那时候就把高数上看了,课后习题也做了,做课后题的时候如果不会很正常,虽然是书本上的课后题但是有些题还蛮难的,而且毕竟很久不看高数了,不会很正常,我当时的方法是一道题十五分钟都想不出来就看答案,不必和自己较真。
开学以后,因为我为了把大四下学期尽量空出来,所以把很多可以选的课都放在了大三下学期,导致我大三下学期乱七八糟的课程比较多,所以总体来说时间也没有很多,周一到周五大致一天有四个小时的空余时间,这也是因为那时候没有学到晚上很晚的缘故(一般十点前我都回宿舍去了)。双休日可能就是六个小时到八个小时吧,周末会休息休息出去玩一下的。所以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基本上每天背一个小时单词,写两篇阅读一篇完型,一篇翻译或者新题型,然后看数学书。这样磨磨蹭蹭的到了七月中要开始上视频班时候,我的高数下、线性代数和概率论都像高数上一样看完了,李永乐也看了高数所有的部分。
暑假除了上暑期的视频班,我报了政治和数学。除了听课就自己看书,因为视频班里数学讲得快,我自己看发的教材也跟不上,所以干脆没有看发的教材,按照自己的流程走。
暑假结束的时候,我的复习全书也终于看完了,这个时候我开始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因为把课挪到了大三上,所以大四的时候基本上一个星期两节课,每天都有很多时间学习。
我的时间分配是,早上先背一个小时的单词,然后剩下的时间看数学,我那时候看完李永乐就看十八讲,然后又看了一次李永乐,期间还看了好几次张伟的线性代数讲义,看了概率论九讲,这些做完几乎只有50天左右了,很明显的也可以看出来,我还没有做过题,所以最后五十天,我买了一本真题,就是那本前面是套题后头是分类的,我当时是先把一整套的题做完,然后把后头的题又全部做了一次,这些做完了以后没几天就要考研了。我没做任何模拟题什么的。本来我的数学也不怎么好,所以我也没打算能考一百三四之类的。
下午我都是看专业课,方法就是买要考的学校用的教材,如果可以尽量买来配套的答案,把课后题做上一到两次,一道不漏。我当时还去西电那里上了他们的考研专业课。我到了大约20天的时候做完了所有课后题,看了书,上了课,开始做真题。做完了就到了考试时间了。
晚上我都是看政治和英语,一直这样子。政治是先看真题,然后看重点,然后做一些题。然后到还有50天左右要背,大量的背。我最后50天基本上每天背三个小时,考前一天只背政治。英语就是一直按最开始的方法,到最后40天我才开始看真题套题(之前做的阅读都不是真题,但是其他都是真题),最后10天左右的时候我把专业课的时间空出来一个小时给英语,也是为了调所谓的生物钟,晚上是每天再背一篇作文。
我每天早上都是八点半左右可以坐在教室里学习,学习到中午十二点。下午一般是两点半到三点半开始(9月10月是三点左右,11月开始都是两点半左右,因为复习越来越紧张了),下午六点结束。晚上都是七点左右开始看书。晚上都是十一点左右回去休息。
学习越到后期越辛苦,学习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每天纯学习时间(抛开上厕所,吃饭,玩手机,休息等等)从九个小时到11个小时。而且身体也变得有点差,我自己本身不喜欢运动,所以每天都是学习,很容易身体变差。生病了的时候压力也会变大,心情烦躁,乱发火。幸好我本身就比较马大哈,所以很快也就能调节过来。
我觉得备考期间,就不要想太多,我自己本身就是那种要么第一天就放弃,要么就不会到了一半放弃,因为觉得一条路走了一半在放弃,之前的努力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考研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虽然开始不是我自己想要考研,是父母的愿望,但是开始以后,这就是自己的事情了,要尽量让自己觉得这是自己想要做的事,这样才能不那么痛苦。我是这么催眠自己的,反正是成功了。
我觉得坚持就是胜利就是亘古名言,坚定走下去就好了。
考研大纲 | 考研经验 | 考研真题 | 考研答案 | 考研院校 | 考研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