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导入:
“幸福”这个词是当下社会普遍话题,也是个热门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得不断丰富,精神需求成为时下人们一个新的话题。从201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到莫言的“不知道自己幸不幸福”。从农民工口中的那些诙谐幽默的答案到唐山版《你幸福吗》的高度点击量,都无不展示了了中国社会当下的许多问题。幸福本是美好的字眼,但现在却成了雷区。白领不幸福、农民工不幸福、学生不幸福、收破烂的大爷大妈不幸福,甚至连很多身上布满光环的名人也不幸福。那幸福到哪里去了?
问题链接:
链接一:
最新的一项白领健康调查显示,2/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处于亚健康。如今,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亡的人数达60万人。据媒体报道,中国职场人仅三成能享受带薪休假,全世界最短。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存在员工经常加班的现象。
链接二:
2012年,农民工黄庆红写给铁道部的一封信引起巨大的讨论。信中提及“每年春运,排队买票,对我们农民工是折磨”,说出了农民工回家的辛酸。网络购票似乎为农民工打开了大门,但由于技术等方面原因,他们还是那群孤独者。无独有偶,一则“春运站票旅客九成为农民工”的报道引发了更为深层的思考,其中“60人中仅1人曾被让座”的调查更让农民工们伤不起。
链接三:
诸多问卷调查显示,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中国的学生普遍幸福感不强,甚至有个别小学生觉得“人活着没什么意义”。而学生不同阶段的幸福感都跟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因分析:
幸福感源于一种感觉。而感觉一方面自然源于物质,另一方面则来源于精神。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很高,但由于社会管理等各方面问题的出现导致老百姓在鼓足了钱包的同时幸福感严重下降。白领阶层由于工作压力大、个别公司不遵守劳动合同法、随意增加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大等原因不幸福;农民工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等问题无法得到公平的权利而不幸福;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升学工作等方面问题也不幸福。
对策解决: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社会设施管理,为百姓幸福提供硬件准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作为最高标准一以贯之。一方面从民出发,做好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居住空间、出行环境的建设规划工作,为百姓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执行要落到实处,制度的调整保证人民切身利益不受侵犯,应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使社会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意。同时,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建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以惠民、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建立健全民生服务站、社情民意收集室、劳动保障服务站、卫生服务中心等服务阵地,把矛盾调解、治安联防、社区公共服务等机制引入社区,精心设置了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养老助残、人口计生等一系列贴近群众需求的公共服务项目。
其次,政府从软件上着手,通过广播、媒体、网络等方式宣传幸福感的真实内涵,使幸福的概念深入人心。在社会上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号召广大社会人员积极参与。对于社会未就业人员(包括农民工)进行弱势群体就业培训,提高困难家庭人员的就业应聘能力;组织各类招聘会,优先困难群众;开展党员干部与困难家庭结对帮扶,通过就业信息、技术和资金,帮助困难家庭实现创业就业。同时,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从而做到从各个方面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公务员面试栏目推荐:
公务员面试名单 | 公务员面试时间 | 公务员面试真题 | 公务员面试技巧 | 公务员面试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