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了不争的事实。如果简单地将就业难归咎于人才市场“供大于求”、人才市场管理尚不成熟及求职信息不够畅通等,就未免过于偏激。不可否认这些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同时我们更应看到在就业过程中大学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毕业生去找工作前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是否具有成熟与理性的就业心态对能否顺利找到工作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笔者发现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
观念决定行动,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将直接决定其择业行为及结果。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中,地处大中城市的高校学生自然也感受到经济现代化的强烈冲击,因此,“只留大城市,不到小城镇;只到东部和南方去,不到西部去;只到大的国企、外企、私企去,不到小企业去;只到工资待遇高的单位去,不到工资待遇低的单位去;只想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去,不到厂矿企业去”的就业观念在大学生中颇有市场,形成“等”、“靠”、“要”的就业心态。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我们的毕业生应从“洗脑”和 “洗脚”做起。第一是“洗脑”,即转变观念,在由传统的分配方式向现代化就业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树立起市场经济下自主就业和多元就业的意识。无论用人单位是何种所有制,只要找到经营合法的、收入相对稳定的、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职业,就应该去;第二是“洗脚”,即大学生自身应由懒变勤,由坐等观望变主动出击,多跑,多找,多动脑筋,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线希望。
二.缺乏明确的目标
没有目标的行动,就是盲目的行动。在人才竞争和双向选择的大潮中,很多毕业生十分盲目,缺乏明确的目标,导致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哪来希望。有的毕业生去人才市场上投放简历时全无明确方向,对用人单位的情况缺乏应有的了解。更大的问题则在于不能正视自己、了解自己,他们往往不知自己适合做哪些工作,或哪些工作适合自己。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评价,就容易产生两个错误的估计,一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目标定得很高,眼高手低,目中无人;二是过低估计了自己,在几次碰壁后又怀疑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萎靡不振,难有作为。因此,建议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特长等有个全面的了解,定一个符合实际的目标。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缺乏信心和竞争意识
拥有自信是积极参与竞争并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在准备就业的毕业生中,毕竟大多数并非来自名牌高校。来自什么样的学校本非决定因素,但很多人却因此丧失信心,缺乏竞争的勇气。曾有一家大公司在武汉只招11名大学生,经初选还有近500人,其中有我校的一名学生。复试结束时,主考官问他是否就读于“211工程”学校,身为第二批普通高校学生的他回答说:“如果是挑学校,我不是。如果是选人才,我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重点大学学生同样的知识和能力”。在通过了几轮的筛选后,最后他被录用了。由此可见信心和勇气是多么重要。有的毕业生看到那些好的单位,或看到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与自己竞争,就连投一份简历的勇气都没有,甘于平庸、得过且过,对自己、对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缺乏雄心壮志。朱子曰:“书不熟,熟读可记,义与精,细思可精。惟志不立,天下无可为之事。”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人才竞争市场,要有信心“推销自己”。捕捉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机会,充分利用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在这场特殊的考试中取得高分。其实,人最大的天敌是自己,被他人打败是技不如人,被自己打败是心不如人。当然,拥有信心并非盲目自信,自信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
四. 缺乏诚信
“人无信,则不立”,这句处世警言说明了诚信在做人中的重要意义。但是在毕业生的求职过程中,总有一些人忽视了这种作用,耍些小聪明,如在做简历时涂改考试成绩;伪造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或荣誉证书,甚至更高层次的假文凭;不是学生干部的假称是干部,或将普通学生干部说成“高级干部”如主席、部长等。然而假的终归是假的,造假行为迟早会被识破,一旦被发现造假,给其本人带来的将不仅仅是工作机会的失去,更大的影响将是对其诚信度的怀疑。在深受儒家传统教育的中国人眼中,诚信被视为做人的根本,任何用人单位都会宁可要一个成绩一般、没有担任过干部的学生,也不愿要一个不讲诚信,缺乏道德修养的人。建议大学生对自己设计的推荐表内容要做到真实客观,在与用人单位交谈中要坦诚、实事求是,以免因小失大。
五.缺乏受挫折的能力
求职应聘往往不是一个就业信息或是一次人才招聘会就能成功的,有的人甚至可能会一次又一次失败。有的人能在失败中总结教训,重新振作,继续前行;而有的人却消极悲观,丧失斗志,一蹶不振,或坐等观望,把希望寄托在不可能出现“幸运”上。然而,“机遇”是在行动中发现并把握的。所以在求职中要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落聘只是求职过程中的一个插曲,一次波折,是对意志的一次磨练。同时也要坚信成功终会到来,人生贵在坚持,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吃苦耐劳的品质,没有一股勇往直前、破釜成舟的精神,就不可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所以在找工作时,虽历尽千辛万苦也不要轻言放弃。
六.缺乏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就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就业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还取决于了解就业信息的多少和能否掌握科学、准确的就业信息。建议通过以下几种渠道广泛获取就业信息:一是各种人才市场招聘会;二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三是互联网;四是各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五是通过亲戚,朋友,同学,邻居,师长,校友,老乡;六是充分利用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在信息时代,谁掌握了最多、最快、最准确可靠的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七.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
目前,相当多的学校还没有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中心,现有的就业指导中心也往往是办公条件差,经费不足,人员短缺,尤其是缺乏拥有专业知识的就业指导人员,无法对日益增长的毕业生群体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指导。同时,当今大学生个性鲜明,性格千差万别,兴趣爱好多种多样,所学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这一切都给就业指导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除了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外,还具备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生工作的实际能力,真正成为毕业生的“智囊团”。成功的人生首先是成功的选择,虽然择业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但正确的选择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做好指导工作对毕业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就业问题的完好解决并非朝夕之事,就业难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竞争的一个常态,暂时的就业难也是必然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不断完善,这一难题会逐步得到解决。但是,作为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无论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如何困难,都应以马克思所说的“在选择就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为指导思想。
小编精心推荐
读书活动总结 | 第二课堂活动总结 | 社团活动总结 | 心理活动总结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