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2014考研时政热点专题:各重大时事》由留学群考研政治频道为您精心提供,欢迎大家参考。
1、神舟十号的科技运用
6月10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定于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10日下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已开始加注推进剂。
神舟十号的科技运用:
开创我国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先河,神十将在轨飞行15天;
执行任务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组成;
首次开展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并与地面师生双向互动交流;
神十与天宫一号对接需两天,后续将开展快速对接技术研究 ;
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有四项:
一是发射神舟十号飞船,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技术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
二是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和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航天器在轨维修等试验;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媒体将全程直播这次活动;
四是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
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的试验性飞行不同的是,神舟十号将开创中国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的先河。“所谓应用性飞行,是相对以验证技术为主要目的的试验性飞行而言的。”武平解释,这次任务将为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服务。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
6月20日上午,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为全国青少年演示讲解失重环境下的基础物理实验。
此次太空授课由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聂海胜辅助授课,张晓光担任摄像师。10时04分,设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地面课堂开始上课,师生们共同观看了讲述航天员太空生活的电视短片《航天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
10时11分,地面课堂建立与天宫一号的双向通信链路,太空授课正式开始,航天员们分别进行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水膜和水球等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有关专家称,太空授课活动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开展的教育类应用任务,体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直接为国民教育服务的理念,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航天、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相关报道见第九版)
习近平会见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7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神舟十号任务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任务的航天员和广大参研参试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同代表们热情握手,同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亲切交谈。习近平等高兴地同大家合影留念。
随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在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1个月后,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我们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来看望大家,既是同广大航天人共同庆祝任务的全面胜利,也是完成同3名航天员的约定,感到格外高兴。
习近平指出,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完美收官。这是载人航天战线经历21年艰苦奋战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胜利,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历史性成就。
神舟十号飞船6月11日发射升空,6月26日返回舱着陆,在轨运行期间先后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进行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起航奔赴南海及北太平洋作业海区
“向阳红09”船于6月10日载“蛟龙号”驶向南海及北太平洋,执行今年首个实验性应用航次,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等科考研究
“蛟龙号”去年6月成功下潜至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深处,创下新的载人深潜世界纪录。此次和之前的海试不同,这次作业的看点不是下潜深度,而是其试验性应用
此次作业将分为三个航段进行。第一是南海进行长基线定位系统的功能试验;第二是在东北太平洋开展近底生物调查、地质取样等;第三是在西太平洋,利用照相、摄影、声学地形测量等手段进行近底测量和取样,获取海山区环境参数。“蛟龙号”让中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作业的能力。
3、中国“天河二号”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4、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习近平主持大会,李克强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授予郑哲敏(应用力学和技术科学的开拓者和领路人)院士、王小谟(国产预警机事业开创者、奠基人)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2000年开始颁发该奖项13年来,首次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军工装备专家。
5、中共中央政治局参观中关村
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中关村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这是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参观中关村科技创新企业
习近平就此提出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领域要积极作为,加强支持和协调,总体确定技术方向和路线,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等抓手,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二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当务之急是要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政策环境,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三是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要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制定更加积极的国际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更多海外创新人才到我国工作。四是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要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加大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五是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并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应有贡献。
10月1日,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行来到广场中央,出席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
今年,从党的十八大这一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群众路线,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为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前行。
考研政治频道栏目推荐链接:
2014考研政治毛中特重要考点考研大纲 | 考研经验 | 考研真题 | 考研答案 | 考研院校 | 考研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