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偏义复词: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Ⅳ综合小练习:区别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承接连词。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⑤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常:不寻常,意外,现指很、极,程度副词。
⑥属余作文以记之 作文:写文章,现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偏义复词
班级: 姓名: 座号: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指出所取意义。
1.所以遣兵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偏义复词: 取义:
2.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
偏义复词: 取义:
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偏义复词: 取义:
4、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偏义复词: 取义:
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偏义复词: 取义:
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偏义复词: 取义:
7、逼迫有弟兄《孔雀东南飞》
偏义复词: 取义:
8、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偏义复词: 取义:
9、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 冀缓急或可救助 。《谭嗣同》
偏义复词: 取义:
10、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 《琵琶行》
偏义复词: 取义:
11、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曹操:《却东西门行》)
偏义复词: 取义:
12、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 杨朱》
偏义复词: 取义:
13、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德,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偏义复词: 取义:
14、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史记·游侠列传》)
偏义复词: 取义:
15、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诗经·邶风·绿衣》) 偏义复词: 取义:
16、韩之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多人。多人不能不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史记·刺客列传》)
偏义复词: 取义:
17、询谋得失,深遂夙愿。(王冰:《内经素向经序》)
偏义复词: 取义:
18、余刻此图,并非独出己见,评论古人之短长。(《脏腑记叙》)
偏义复词: 取义:
19、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偏义复词: 取义:
20、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偏义复词: 取义:
21、所向天空阔,真堪托死生。(《杜甫:《房兵曹胡马行》)
偏义复词: 取义:
22、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偏义复词: 取义:
23、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韩非子·初见秦》)
偏义复词: 取义:
24、爪牙不足以供耆(嗜)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汉书·刑法志》) 偏义复词: 取义:
25、齐桓用其仇,有益于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汉书·梅福传》) 偏义复词: 取义:
26、江陵三千三,何足持作远;书疏数知闻,莫令信使断。(北朝民歌《那呵滩》) 偏义复词: 取义:
27、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死生者姓命之区域。(陆机:《吊魏武帝文》) 偏义复词: 取义:
28、沐猴而冠带,智小而谋强。(曹操:《薤露行》)
偏义复词: 取义:
29、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贾谊:《论积贮疏》)
偏义复词: 取义:
30、昔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辨,不能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偏义复词: 取义: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偏义复词(答案)
班级: 姓名: 座号:
1. “出入”,偏指“入”,“出”无义。
2. “得失”,偏指“失”。
3、 “远近”,偏指“远”。
4、 “浅深”,偏指“深”。
5、 “异同”,偏指“异”。奖赏好的,惩罚坏的,不应该不相同。
6、 “公姥”,偏指“姥”,“公”无义。
7、 “弟兄”,偏指“兄”,“弟”无义。
8、 “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9、 “缓急”,偏指“急”,“缓”无义。
10、 “去来”,偏指“去”,“来”无义。
11、 “行止”,谓飞行和栖止。雁只在飞行时列成队形,止宿时则聚在一起。可见“行止”当偏在“行”义
12、“寒暑”义偏于“寒”,“暑”字陪衬
13、“国家”偏指“国”指晋国,“家”无义只起陪衬作用。
14、 “缓急”偏指“急”就是急难的意思,“缓”无义起陪衬作用。
15“衣裳”联系下文“采采衣服”偏指“衣”即“衣服”,“裳”无义起陪衬作用。
16、“得失”根据上下文意偏指“失”即差错,弊端。
17、“得失”偏在“得”义,意思是“收获”,“失”无义。
18、 “短长”只偏指“短”即短处缺点,“长”无义
19、“短长”偏指“长”,“以为殊无短长”即认为很没有能耐。“短”无义
20、 “出入”偏在“出”,“入”无义
21、“死生”只偏向“生”义,“死”无义
22、“死生”偏在“死”义,“生”无义
23、 “利害”偏用“利”义,“害”无义
24、“利害”偏用“害”义,“利”无义
25、“仇”,指管仲,齐桓公重用原来反对自己的管仲为相,“仇”与“逆”互相照应,可见“逆顺”只偏指“逆”,“顺”无义起陪衬作用。
26、 “疏”,一种分条陈述的文体。“书”,信。“疏”和下文“信使”不相照应,“书疏”显然偏指“书”,而“书”正与“信使”互相照应,这样“疏”无义起陪衬作用。
27、 “始”和“归”意义上不相照应,而“终”与“归”正好照应,可见“始终”当偏指“终”,“始”无义起陪衬作用。
28、 “沐猴而冠带”显系化用《史记〃项羽本纪》一文中“沐猴而冠”一语,可见“冠带”之“带”仅为凑音节需要而连带提及。
29、 “饥”,灾年;“穰”,丰年。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穰”无义起陪衬作用。
30、孔子因谗被逐,墨翟因谗被囚,故“谗谀”偏指“谗”,统承前文“季孙之说”、“子冉之计”而言。
2014试题库汇总 | ||
---|---|---|
5年高考3年模拟汇总 | 每日一练(72套含答案) | 2014高考语言运用汇总 |
2014近义词汇总 | 2013高考阅读理解练习汇总 | 2013语文试题分类汇总 |
2014阅读测试汇总(含答案) | 2014语文限时训练汇总 | 2014语文古文汇总 |
2014成语测试汇总 |
2014语文名句默写汇总 | 2014诗歌鉴赏解题方法汇总 |
留学群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