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但是,羊肉在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占什么地位?作为食草型畜牧业,养羊业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有多大意义? “种羊”对于羊肉质量和产量有多重要?“种羊”和农民增收有什么关系?“种羊”对农业现代化有什么意义?什么叫国家“基因安全”?见到陈华以前,我对这些概念知之甚少。
那是在天津静海县团泊镇的天津奥群牧业公司超群种羊场,这里离天津市区40公里,周围空旷、寂静,空气中散发着羊臊味。当陈华从她的办公小楼里款款走来时,一时没有精神准备的我,虽然听说过一些她的事情,但还是感觉有些错位:养羊这样的活计,怎么能与这么美丽、文雅,有着多年国外生活经历的女人联系在一起呢?不过另一个念头告诉我:这样的人,肯定有着非同一般的想法。
十年做对两件事:一是选种,二是选育
严格地说,陈华养的不是一般的羊,而是从国外引进优质种羊进行选育和繁殖。她的工作,就是要得到最优良的品种,促进中国的养羊业效益最大化。
陈华对我这个门外汉进行了关于肉羊业的基本扫盲。按中国人的营养标准,每人每日需摄入60克左右的蛋白质,这其中,比较合理的比例是动物性蛋白占40%、植物性蛋白占60%。但是多年来,中国人摄入的动物性蛋白显然不够,而且随着城镇化发展和人口增加,对动物性蛋白的需求还将大幅增长。羊是“草食”家畜,所以羊肉是“节粮型”动物蛋白来源体,也是少数民族地区膳食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发展肉羊产业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和民族地区安定。
问到我国肉羊业发展不快的原因何在?陈华说,归根结底是因为“种业”的发展不理想。国家多年来在种业方面其实也进行了不少投资,但由于体制机制原因,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形成“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恶性循环。陈华在国外挑选种羊时对这点感触特深,很多外国农场主看不起我们,觉得中国人年年都要依赖引种,引种之后又不选育,导致退化而要再引种。从他们的语气里,陈华感觉民族自尊心很受伤,心里不服气。就是这“不服气”,使她决定从“做种子贸易”改成“做种子实业”,而且要做中国最好的种羊场。
陈华的自我评价是:这十年做对两件大事,一是选对了品种,二是坚持了十年的选育。国家畜禽分子遗传育种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杜立新教授的一席话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她的工作的意义。
杜教授说:“选品种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不仅要考虑现在的需要,还要考虑将来一个较长时期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需要用纺织品换取外汇,所以那时大力发展细毛羊和半细毛羊。70年代后期由于新型纺织原料的兴起,羊毛价格开始走下坡路,世界养羊趋势从以毛为主向‘肉主毛从’方向发展。到了21世纪,出于全球粮食安全的考虑,发展专门化的肉羊已经成为主流”。说到我国肉羊品种的落后情况,杜教授给我举了一个例子:“国内本地绵羊8月龄屠宰胴体重约14公斤左右,但国外8月龄胴体重在22公斤左右,相差8公斤。中国80%的本地绵羊出肉率低、生长速度慢,品种落后不仅加大了羊肉的缺口,而且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而陈华引进的杜泊绵羊生长速度快,肉用体型好,出肉率高,而且板皮质量好,是国际上公认的优良肉用绵羊品种,符合最低投入、最高产出的选种原则,以往引进的肉羊品种还没有像杜泊绵羊这样好的。”
在中国搞育种,谈何容易!陈华说:“最重要是能沉得下心。”此话怎讲?她讲了几重原因:一是做种业不同于一般行业,门槛相对较高,因为选育本身技术含量高;二是因为选育不是速成行业,需要一茬一茬持续多年地“选”和“育”,才能使引进的良种不仅不退化而且更加优化;三是中国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的观念和品种的过程比较长;四是中国种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国外是根据消费市场的需求选种育种,这一点在中国比较滞后。
客户是农民,市场不完善,资金需求大,过程又漫长,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陈华的道路必定坎坷而寂寞。耐人寻味的,还不是她做了什么,而是陈华在没有国家太多支持的情况下,独自将种羊选育坚持了这么多年!
陈华20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90年代从澳大利亚回国后开始从事进出口贸易,从替别人进口种羊而开始了养羊。10年前,陈华经过对国外养羊趋势的大量考察,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投入巨资从国外引进杜泊绵羊!可是当时,就连许多专家都不看好她的引种举动,但陈华相信这其中的商机和未来前途。2001年,她以600万元购进了300多头纯种杜泊绵羊,在山东东营建立了超群种羊场,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鄂温克旗开始了杂交实验。
鄂温克旗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引进过很多肉羊品种与当地绵羊杂交,因为引进的都是半细毛型的羊,无法适应草原的恶劣环境,所以经济效益并不理想。但是用陈华的杜泊羊与当地绵羊杂交后,生长速度以及板皮质量等,都大大优于先前的品种,屠宰时活重提高了10公斤以上。色音图旗长反馈的消息说:“4月份,呼伦贝尔白雪皑皑,由于杜泊羊是粗毛型羊,在我们雪地上接羔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我们的牧民都觉得这个羊太适合我们这个地方了。现在牧民养50只羊和原先100只羊的效益是一样的,增加了效益,又保护了草原生态。”
2003年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刚刚出台,新疆建设兵团农八师率先提出规模化、标准化的“大农业”建设思路。2004年初,承担这一任务的新疆西部牧业公司的董事长徐义民一行,行程万里考察肉羊品种,最终看上了陈华的杜泊绵羊,花300万元从陈华的种羊场引进100多只杜泊公羊,利用杜泊公羊和农八师规模引进的上万只小尾寒羊和湖羊母羊进行杂交。正是这一“壮举”,才有了西部牧业后来成功在“创业板”的上市。
杜泊绵羊走向规模化杂交生产,实现了陈华肉羊产业梦想的第一步。接着让陈华欣慰的是,这个品种不仅受到养殖户的欢迎,杜泊羊杂交肉的风味和口感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走上了百年老店“东来顺”的日常消费餐桌,并且价钱是东来顺一直卖的内蒙古羊肉的3倍,杜泊羊的上脑更是卖到了每斤300元的“天价”。
十年坚守成大事:咬紧牙关,破釜沉舟
选对了品种,下一步就是扩大种群进行选育,这就是陈华所谓的第二件大事——坚持了十年的选育。
2003年,正当陈华增加投入上千万元在山东东营和安徽建了两个新场,先后引进了波尔山羊、杜泊绵羊,又与国外专家合作,把最好的公羊和母羊做供体产出的胚胎移植到当地绵羊身体中,借腹怀胎,成规模地复制最好的基因,事业蒸蒸日上时,非典袭来,老百姓开始宰羊,种羊无人问津,价格应声落地,同行陆续倒闭、纷纷转行。因为难以舍弃“做中国最好的种羊场”的人生梦想,陈华左右思量,冒险选择了坚持。或许当时,她并不知道作出这个选择之后将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她低估了这个低谷期之漫长。就算你再坚强,明年、后年、大后年……五六千只种羊,每天光饲料就得近万元。企业的坚持,可不是咬咬牙就能过去的。很快,陈华不仅赔光了多年的积蓄,还欠下了巨额外债。前后投资3000万元的种羊场,使陈华转眼之间由“富姐”成为负债的“负姐”。为了维持日常开支,她做出第二个选择:宰杀天价种羊当肉羊卖来养活其他种羊。
回首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陈华说:“2005年底我们关闭了一个种羊场,2006年又继续宰羊,关闭了另一个种羊场,能卖的东西都卖了,为的是尽可能延长生命线,保留最好的种羊。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做了所有努力,还是要破产,那我就认了。”
无论是出于对事业的情感还是出于对未来的信念,甚至是出于无奈,总之,陈华终于在与时间、与强大的外力的抗衡中,成了最后的坚守者。“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三年,我们挺了十年。”
一个“挺”字,道出十年艰辛。对于陈华的不易,外行人只可想见其一其二,而对于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杨振海来说,才深知其难。他在调研天津奥群牧业公司的种羊场后说了一番感人的话:“我从事畜牧业也20多年了,见的种羊场也比较多,但是像你这样全身心地把育种做起来的不多。‘种业’方面,按理说应该是国家主导的事,一个民营企业,把选种育种坚持不懈地做了10年,而且有相当规模,确实不容易,你为国家做了一件好事。”
2010年12月,一封信,从中国驻澳使馆,辗转到中国商务代表团,又最终放在了农业部领导的办公桌上。
写信的人,是澳大利亚种畜育种专家艾伦·拜伦。当他来到陈华的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时,意外地发现,这个拥有3000只杜泊种羊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种羊企业,经过不断选育,使得杜泊绵羊的遗传表现力非常突出。他完全没有想到,过去总是不断“引种”的中国人,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做得和他们一样好,而且拥有了中国非常缺少的高质量种羊基因库。他认定:“能够将种畜选育到如此高层面的种用价值,即使在发达国家都很少见,这对中国实现畜牧养殖现代化、增加蛋白质产量至关重要,应确保此项宝贵资源能够充分利用,造福于现代中国农业。”他希望,这个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应该再由一个弱女子孤军奋战。在信中,他向中国有关方面领导建议:陈华的育种企业,应该得到国家的支持。
风雨过后见彩虹:与中国种业共发展
陈华再一次起步之际,正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种业将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中国养羊业正在从粗放散养的生产模式转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杜泊绵羊种羊成了最受关注和欢迎的香饽饽。
专家告诉我:从消费环节看,我国的肉食结构如果将猪、鸡、蛋这类耗粮型畜牧业的比例减少5%,而将食草动物牛羊肉的比例提高5%,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是大有益处的;从国家“基因安全”考虑,目前只有水稻基因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畜牧方面,猪、鸡行业发展比较早,但是配套系种畜禽基本被国外育种企业垄断。所以,种质资源——基因,已成为21世纪国际竞争点之一。
再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由于生态保护、退耕还草等原因,这几年肉羊的存栏数有所下降,但消费需求却在增长,2010年国家进口羊肉2000万吨。羊肉缺口大,价格自然涨,对以吃牛羊肉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肉羊产业已经上升到社会稳定的高度。西部牧业董事长徐义民告诉我:2011年国家落实到新疆的民生政策,就是“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定居兴牧,离不开好的肉羊品种,这是肉羊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好像一下子,“老百姓的菜篮子”、“国家基因安全、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生态平衡”、“向国人提供更多的优质蛋白”、“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等等等等,这些关乎国家发展的大问题,都和陈华的事业联系起来了。
其实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都说“风雨过后见彩虹”,我为陈华好事连连而庆幸。最近她几次高兴地打电话告诉我,国家加大了对发展草食家畜的政策扶持,尤其是对种业的支持,鼓励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商业化育种,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企业;杜泊绵羊已成为2011年农业部羊品种推荐中的首推品种;天津奥群公司成为全国第一个拿到杜泊绵羊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业企业;天津奥群公司斥巨资获得了另一粗毛型肉羊品种“澳洲白”的10年中国独家引进、经营权和相关的核心技术;“澳洲白”品种知识产权的独家拥有,加上此前10年间引进品种选育提高的技术和手段,使陈华的天津奥群牧业公司,从品种源头上占领了中国种畜资源的高端,成为首家能够提供肉羊配套系种羊和最佳品种解决方案的专业种子公司,在中国肉羊产业的发展中一枝独秀。
是啊,这些好消息,对于经历炼狱般的坚守之后的陈华,难道不应该自豪吗?
在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三楼的办公室兼会客室里,我和陈华对面而坐。角落里传来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音乐,那是《英雄》交响曲。眼前这个看上去并不具有英雄气概甚至过于柔弱的女子,又一次证实了我多年的一个想法:坚强,来自人的内心,而不是外在的体魄!
远离浮名浮华浮躁,陈华,一个海归女羊倌和她的肉羊产业梦想的实现,绝非偶然。远见与坚守,这两种与众不同的品质,成就了陈华和她的奥群种畜。(留学群 liuxueq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