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下,这个问题要分为两个阶段来回答:一个是申请当年前3年以内,一个是申请当年。前者长期,重在观念、重在培养塑形,类似矫正牙齿,类似整容;后者短期,重在技术、重在包装美化,类似牙齿漂白,类似化妆。从真正的效果来讲,长期的规划准备能够决定80%的结果,而短期的美化虽然也有效果,但毕竟有限,不能改变根本。
------------------------------
这篇文章先说前者,即申请当年前3年内的事情。关于这段时间内该做什么的文章和书籍有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但其实所有该做的事情都是以“三个认识”为基本出发点的,中国家长和学生的误区也往往都是因为没有这“三个认识”而导致的。换句话说,对这三点认识中任何一点认识的偏差,都会最终导致在留学准备阶段的偏差或徒劳无功。
三个核心认识需要家长注意:
1、综合录取
请记住,不管我们平时听到多少“美国高考”、“洋高考”之类有误导性的说法,美国的录取体制都不会因为中国家长的观念而转移,毕竟那是人家的学校。
美国的录取体制是学术能力、以领导能力为代表的综合品质和思维模式特质三者的平衡和综合,我们所谓的“高考”这样的“一个指标定天下”的事情在综合体制里是不可能出现的。所谓的“美国高考”,也只是综合录取下的三大因素之一(学术能力)中间的一环,连学术能力这个因素也还包含很多“美国高考”之外的其他考察因素。
忽视这点的结果就是:忽视这个事实的家长和学生,很容易想当然地用高考方式去套,把一个3-4年综合录取的准备期搞成3-4年的语言考试培训刷分。更有自以为是的家长和老师认为“综合录取我们知道。但说白了,除了分数以外的东西都是虚的,锦上添花而已,美国人自己也只是说说。等分数考出来,包装一下就好了。”这里我想再重复一遍,综合录取是认真严肃的综合录取,并不会因为自以为是的中国家长和老师的想法而转移。毕竟,中国生源在美国学校里所占比例也不过2-5%,不管我们自己的老师和家长认为自己对录取的理解有多牛逼和正确,美国学校的录取政策也不会因为我们自认为的牛逼而转移。
解决办法:平等重视综合录取中的各项因素。
2、需要长期一贯或增长的表现
不管是学术能力也好,还是以领导力为代表的综合品质也好,还是思维模式特质也好,美国学校希望看到的都是申请者在3-4年内的长期一贯优秀的表现,或者虽然起步较低但持续增长的表现,因为学校认为,长期一贯或增长的表现比一次考试的高分或短期的爆发更能说明学生的潜力、坚持和内心动力。换句话说,高考的一次性爆发、拼人品外加运气的做法,在美国体制下会大打折扣。美国体制下没有一飞冲天,只有持续进步后的振翅高飞。直白点说,短期伪装不难,但长期伪装不容易。
忽视这点的结果就是:表现一,平时在学校不努力,到了申请年猛培训和刷分,期望着一飞冲天;表现二,所有精力都花在刷分上,到申请年的时候匆忙动用各种资源临时添加各种“课外活动“;表现三,虽然早有意识,但平时和假期都以刷分为主,中间只舍得花一些零星短期的时间做一堆“速成”的活动,东一榔头西一棒。
解决办法:留学准备需要总体设计和长期规划,中间还要有实时的监控和调整,确保并维持长期一贯和增长的表现。
3、准备工作并行而非串行
综合录取下的三项大工作都是应该齐头并进的,因为时间不可逆。如果先要做完一个才做另一个,那么要维持长期一贯或增长的表现,所需要的时间则不可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