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能为世界大学排名?它们的数量之多,它们的差异之大,以及它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国家与文化的范围之广,都表明这项任务十分艰巨。
不过我们也知道,大学是最早的全球性产业。几个世纪以来它们一直互换学者、学生和思想。现在这项活动已成长为一项重大的世界产业。这意味着,全球的大学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为QS世界大学排名提供了起点。
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学者们知道哪儿进行的学术工作最棒。所以我们向他们请教,方式为进行经仔细设计的调查,其中大学里经指定和认可的个人被要求写出他们各自领域内的前三十名大学。他们不允许选择自己的院校。
今年共有15050人参加,包括一些2009年和2008年的人,但他们在前一年中没有投票。今年的有效票数为170582张。这是目前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意见调查。
我们也知道,雇佣毕业生的人对大学有着精明的观察,所以我们在他们中间进行调查,问他们喜欢招聘哪儿的学生。今年(同样计入了2008年和2009年的独特结果),5007人参加了我们的雇主调查。他们共投了15087张有效票。
查看我们雇主和学者调查中的代表国家可以发现,美国对我们的学者调查贡献最多,而对我们雇主调查贡献最多的则是印度。我们的学者调查对象中有1.8%来自中国大陆,雇主调查中则有1%。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为此做出了更重要的贡献。
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上述两个因素占到了大学得分的一半:学者意见为40%,雇主观点为10%。还有20%来自学术期刊引文,这是衡量学术研究影响力的经典指标。
我们使用的是来自Scopus数据库的数据,它属于爱思维尔出版集团(Elsevier publishing group),囊括了最近五年的1800种期刊;并且还利用了关于每所大学的学术职员数量的数据,以计算出人均被引用次数。这样的算法减少了对引用频率较高的科目的偏向,比如医学;相反它衡量了每所院校中高质量研究的含量。
大学得分的另外20%来自其教职员与学生的比例,我们试图从中看到大学对教学的投入程度。这是一项间接指标,我们承认它有不完善之处。不过使用这个指标的一个好处是,一个为以提高其人均被引用次数而将教职员数量报告地太低以至于令人生疑的大学,在这项指标上的得分会变低,反之亦然。
最后我们将5%的得分分配给两项全球化指标,即每所大学内国际教职员和国际学生所占的比例。这会告诉我们,大学是否认真对待自身的国际化。更重要地是,它可以告诉我们,人们是否愿意穿过边界去读那所大学。我们限制了这些指标的规模,这样,在这项指标上得分较低的大学就无法通过拉入无关的外籍员工和学生来提高排名。这个过程使用了关于学生和教职员数量以及国际教职员和学生数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从大学以及使用通用定义的国家机构处收集而来。QS也对它们进行了审查和核实。
我们通过生成各项评判结果来创建排名,并根据它们的Z值来检验误差,这实质上是一项衡量它们与平均分之间差距的对数指标。这样做可以去除异常值产生的严重影响。我们在每一栏排名中都将最高院校的分数标准化至100,并在最后一栏算出所有六项得分的总和,以得出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