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研创新在行动2 强中选强
广东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形式如此之新,每个团队的支持力度如此之大,在全国以及全球引起很大反响。两批的审报团队达到211个,最后共31个入选者可以说是强中强。
那么,引方——— 政府推出的这个计划是如何运作的?这胜出的31个团队有什么最硬的条件?为什么有两个市能各中9个“大奖”?而海内外的顶尖人才又是最看中什么而来的呢?
引方之1
言过其辞过不了评审关
这一计划要求团队的技术和成果要属于国际先进水平,参选者包括诺奖得主本人也要参加PK,现场做答辩。然而,如何和由谁来评判哪个团队是与之相符的呢?这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广东走这一步是全国第一,评选机制的探索考验着广东。这有关的操作文件,由省委组织部和省科技厅研究了一年,包括评审标准、机制和模式,还走访了国家多个部委和省份。
广东最后定出的专家评审的范围和方式都与众不同。首先,省科技厅将各个研发方向的目标交给国家科技部,由其来邀请评审过863、973项目的权威专家,两批一共有31位院士参与。由于这一计划强调要引领我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在评审过程中对产业化的权重分明显。尤其在第二批团队,评审人员中还有来自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协会的专家,他们拥有很强的产业发展把握能力。
专家们各自独立评审打分,省委组织部和省科技厅按照分数的排列,自动得出参加答辩的团队。
团队进入现场答辩后,评审人员还增加了省直职能部门领导。因为团队项目要能够符合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解决如产业“发动机”一般核心的关键技术问题,那么这些厅局领导对我省实际情况较为了解。
连续两届担任评审的王越院士说,高科技项目实施起来,未来效益和前期风险都很高。有的团队所设计的目标定位过高,言过其辞。但专家们可以察觉其执行起来成功率不高,在严格评审中就过不了关。
引方之2
深圳和东莞水到渠成拔头筹
在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各地市,这一计划响应者颇众。然而,在两批的引进竞争中,一些高科技产业发达的地区和一些有着较强科研院校基础的地区却显示出这样那样的不足,以至最后入选者寥寥甚至为零。而深圳和东莞却分别入选9个。这争得头彩的双城为什么那么幸运,它们有着怎样的诀窍?
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认为“它们不是幸运,而是求贤若渴,有备而战,水到渠成。”首先,这两地对引进团队促进转型升级有着特别的迫切性,把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定在科技创新,而创新的关键环节又定在重用人才。因此,深圳市启动了引进人才的“孔雀计划”,对团队引进予以和省里资助1:1的配套支持;而东莞实施“科技东莞”工程,每年投入20亿元的科技经费,其中包括了人才引进的配套资金。
追人才的迫切性具体体现在这些主管部门的领导身上。
2009年,当时年仅26岁的刘若鹏,从美国回中国来推荐一种超材料发展计划时,听得懂或者接受得了的人不多。而他到了中国最热的人才和科技市场———深圳高交会,曾经是中科院科研人员的深圳市科工贸信委主任王学为被打动了。他不仅积极向省科技厅和风险投资机构推荐这个“梦想”,而且马上批出200多平方米办公室供其作为创业基地,并指导这群“创新小子”注册民办研究院。那群科研天才并不会做预算,科工贸信委就帮着做。王学为说“动作要快,国际上的对手没闲着。”
相对以外省院校和海归组成科研强队见长的深圳,东莞则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主的科研主力军后来居上。该市近几年招科引智促转型升级的大环境,引得民营企业纷纷将资本投向高科技。
该市科技局副局长严济荣自豪地说“东莞越来越多企业成为创新大舞台,如东阳光药业就引进了包括25个外籍人士在内的500个人才队伍。所以,我们入选的这9个项目不是向省里申报才找的,而是本来就有在这里萌芽的基础,是已经在筹备上马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