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盖公堂记
苏轼
始吾居乡,有病寒而咳者,问诸医,医以为虫,不治且杀人。取其百金而治之,饮以虫药,攻伐其肾肠,烧灼其体肤,禁切其饮食之美者。期月而百疾作,内热恶寒,而咳不止,累然真虫者也。又求于医,医以为热,授之以寒药,且朝吐之,暮夜下之,于是始不能食。惧而反之,则钟乳、乌喙杂然并进,而漂疽痈疥眩瞀之状,无所不至。三易医而疾愈甚。里老父教之曰:“是医之罪,药之过也。子何疾之有!人之生也,以气为主,食为辅。今子终日药不离口,臭味乱于外,而百毒战于内,劳其主,隔其辅,是以病也。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而进所嗜,气完而食美矣,则夫药之良者,可以一饮而效。”从之,期月而病良已。
昔之为国者亦然。吾观夫秦自孝公以来,至于始皇,立法更制,以镌磨锻炼其民,可谓极矣。萧何、曹参亲见其斫丧之祸,而收其民于百战之余,知其厌苦憔悴无聊,而不可与有为也,是以一切与之休息,而天下安。始参为齐相,召长老诸先生问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请之。盖公为言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而舍盖公,用其言而齐大治。其后以其所以治齐者治天下,天下至今称贤焉。
吾为胶西守,知公为邦人也,求其坟墓、子孙而不可得,慨然怀之。师其言,想见其为人,庶几复见如公者。治新寝于黄堂之北,易其弊陋,重门洞开,尽城之南北,相望如引绳,名之曰盖公堂。时从宾客僚吏游息其间,而不敢居,以待如公者焉。
夫曹参为汉宗臣,而盖公为之师,可谓盛矣。而史不记其所终,岂非古之至人得道而不死者欤?胶西东并海,南放于九仙,北属之牢山,其中多隐君子,可闻而不可见,可见而不可致,安知盖公不往来其间乎?吾何足以见之!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惧而反之 反:同“返”,回来
期月而百疾作 期月:约定一个月的期限
B.三易医而疾愈甚 甚:严重,厉害
里老父教之曰 老父:年老的父亲
C.立法更制 更:改变
臭味乱于外 臭味:恶臭的气味
D.可见而不可致 致:招来
庶几复见如公者 庶几:几乎,差不多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治且杀人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B.三易医而疾愈甚 若无罪而就死地
C.立法更制,以镌磨锻炼其民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D.召长老诸先生问所以安集百姓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处讲了一个庸医误人的故事,医生不能辨症施治,致使小病成了大病,病
人深受其害,这个故事带有寓言的性质。
B.“昔之为国者亦然”是全文立意的关键。指出苛政、繁政扰民,则民不堪重负;与
民休息,则天下安定:这正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C.作者在胶西做地方官,没有找到盖公的子孙、坟墓,就新建盖公堂,并且和自己的
属下在那里游玩、居留,来表达对盖公的敬仰和追怀。
D.由史书没有记载盖公的逝世,作者想到得道的人可以不死,进而甚至希望自己也能
一睹盖公的风采。其事未免虚无,但其情则殷殷可鉴。
19.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师 其 言 想 见 其 为 人 庶 几 复 见 如 公 者 治 新 寝 于 黄 堂 之 北 易 其弊 陋 重 门 洞 开 尽 城 之 南 北 相 望 如 引 绳 名 之 曰 盖 公 堂
20.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而进所嗜。(3分)
答:
②安知盖公不往来其间乎?吾何足以见之!(4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21.诗歌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答:
22.简析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人们对古典诗歌的感悟,往往因为对某个词语理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不超过60字)
2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一词,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解释为“辉煌灿烂的阳光”比“黯淡苍白的阳光”更好,你觉得他这样理解的依据是什么?(2分)
2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只是”一词,有人理解为“正是”,你觉得这样的解释给诗歌的意蕴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 。(孟子《寡人之于
国也》)
(2)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王勃《滕
王阁序》)
(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孟
子《寡人之于国也》)
(4) ,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
白《蜀道难》)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四、作文:共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渤海口有一条鱼逆流而上,它越过浅滩,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躲过无数水鸟的追逐,飞上湍急的壶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终于游上高原。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发现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一位老者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地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语文真题 | 高考数学真题 | 高考英语真题 | 高考文综真题 | 高考理综真题 |
高考语文答案 | 高考数学答案 | 高考英语答案 | 高考文综答案 | 高考理综答案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