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江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A 2.C 3.B 4.D 5.B
6.在牧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骑着枣红马的青年,他穿着蓝色蒙古袍,腰间系着豆绿腰带,身上背着红十字药箱。(5分,不是单句不得分;是单句2分,意思无遗漏2分,语序1分。)
7.一种恰当、适中的(1分)处世方式(1分)或工作状态(1分)。(每点1分,连贯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8.C 9.C
10.参考答案:①徐悲鸿等艺术家都具有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说明已充分体认了传统。 ②他们在创作中融入多种技法,振兴了国画(使传统被激发活力后,留存了下来),说明原创性的作品能够重新塑造艺术传统的形态。③这些艺术家独开新风,自成一家,说明他们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经过时间的检验,形成了新传统、新开端。(意思对即可。共3分,答对一点得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11.“惧怕”指北方人对南方湿漉漉生活环境的不适应。(1分)作用:欲扬先抑,与后
文作者对姑苏之水的赞美形成反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12.① 承载和滋润了苏州的葱茏和繁盛;② 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③ 浸润
出姑苏人温柔、脱俗的气质;④ 带来了 姑苏人灿烂与张扬、执倔刚韧的的精神世界;⑤ 造化出了评弹昆曲、文人墨客等灿烂的吴文化、吴文明(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共4分)
13.(1)运用比喻,(1分)形象生动,暗示苏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1
分)(2)运用比喻(借喻)(1分),具体可见,说明姑苏水具有两种鲜明特点:“碧螺春”喻指姑苏水的温柔,“三白酒”喻指姑苏水的执倔与刚韧(1分)。
14.①欲扬先抑。文章歌颂姑苏水、姑苏人和姑苏文化,是扬,但在开头却说对江南水
有些惧怕,是抑,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对比。开头将南北不同的秋景对比,突出姑苏的妩媚。③拟人。文章赋予姑苏水人的气质和精神,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④借物抒情。借水赞美姑苏人及其创造的文化。(答对3点即可得4分)
15.答案:同意这种说法,(1分)一个地方的地理条件和地理环境,不仅为当地人提
供了所需的生存条件,而且也滋养出人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情趣,并且孕育着本地人的体形、心理、性格、气质和精神,以及特定的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乃至于社会的风气、民俗和习惯。譬如:外形上,北方人身材高大,身体壮实;南方人身材矮小,身体瘦小;饮食上,北方人以面食和肉类为主,口味重,南方人以米和薯类为主,口味淡;性格上,北方人爽朗耿直,爱憎分明,南方人则比较含蓄委婉;……生活方式、文化喜好……等等(2分)(道理说明和举例各2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16.D 17.D 18.C
19.师其言/想见其为人/庶几复见如公者/治新寝于黄堂之北/易其弊陋/重门洞开/尽城之
南北/相望如引绳/名之曰盖公堂(3分)
20.(见“参考译文”)
①“谢” 译为“拒绝、推脱”1分,“嗜” 译为“爱好、特别喜欢”1分,大意1分) ②“安” 译为“怎么、哪里”1分,“足以” 译为“可以、能够”1分,前后两句大意各1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21.运用了今昔盛衰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简要说明”要点。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着写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 旧”“荒”对比,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对照,增强了诗作的表现力,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炼而又自然。(3分)
22.分析要点:① 感慨人事沧桑巨变,盛衰兴废无常。② 寄予“逸豫而亡身”的主题,讽喻统治者不可骄纵、逸乐。分析要结合诗句具体展开。(意思对即可)(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23.例如:较之黯淡苍白的残阳,光芒万丈的太阳能够与山海、黄河等壮丽的意象相谐调,更好地表现诗中乐观向上的精神。(2分)
24.例如:一般以为这两句诗意境苍凉,是说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新的解释则表明正因是黄昏,才有此美景,情感积极乐观。(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申之以孝悌之义 不负戴于道路矣
(2)老当益壮 不坠青云之志]
(3)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4)尔来四万八千岁 可以横绝峨眉颠
(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四、作文:共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写作提示】这是一则寓言性质的新材料作文。材料本身分为两部分:首段生动形象地叙述了这条鱼逆流而上的经过;第二部分表面写年轻人与老者的言行,实则是两人对此事不同的认知与情感态度。据此,我们可以直接去把握第二部分的议论和关键词。年轻人对鱼的“感叹”寄寓着无限的赞美,其观点是“勇敢”到达“目的地,虽死无憾”。老者的“叹息”发出的显然是声声无奈,而其认为鱼“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也就只能面临死亡了。进一步概括,两人其实都是在谈“勇敢精神”与“理想目标”的问题。抓住这一关键点,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与立意了。
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看,可以支持其赞美的勇敢追求精神,因为理想栖息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也可以对其进行矫正或批评,因为在年轻的战场上,年轻却不应也不能轻狂。若从老者的角度思考,可以赞同老者既要有精神也要有目标的观点,因为一个人总是要仰望点什么,有目标才有方向,有目标才有动力,才能更坚强更执著,有目标也才可能有成功,才会走得更长更远。一个民族亦是如此,要学会仰望星空,才会有未来。再深入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都有勇往直前的勇气,有时只是由于灵魂迷失,才失去了自我,从而导致最后的极端与失败。当然,我们还可以对老者缺少的献身精神进行分析与讨论等。
最后,还要注意文体不能写成四不像,标题要符合文体特点并独特新颖等一系列要求。
【文言文参考译文】
从前我在家乡居住的时候,有人患寒病而咳嗽,去问医生,医生认为是腹中有毒虫,如不医治会死人。收取了病人百金而替他治病,喝杀蛊虫的药,肾肠就像受到攻击和讨伐,皮肤身体也像遭到烧灼一样,并禁止吃好的食物。到了一个月的时候百病都产生了,发热怕冷,咳嗽不停。这一切症状倒真的像腹中有虫了。又去请医生诊断,医生认为是热病,给吃凉药,早上呕吐,晚上腹泻,于是开始不能饮食了。病人很恐惧,便又回头去找原来认为是蛊病的医生医治,便连石钟乳、乌头之类乱七杂八的药都吃,然而,病未见好,却又恶性脓疮和奇痒的疥疮,以及眼睛昏花等多种毛病都一齐发作。换了三次医生而病情更加严重,乡里的老人才教导他,说:“这是医生的罪,药物的错。你有什么病!人活着,以气为主,食物为辅。现在你成天药不离口,药臭在外面扰乱,而各种药的毒性在你内脏里互相侵袭,劳损你的气,隔断你的正常饮食,因此才发病。你回到家里好好休息,谢绝医生和药物而吃你所喜欢的食物,气充实了,吃好了,则对症下药,一剂药即可见效。”病人听从了老人的劝告,到满一个月的时候,病即完全好了。
过去治理国家也是这个道理。我看到秦国从孝公到秦始皇,都在进行变法和制度改革,用很细密的办法来锻炼人民,其严格苛刻的程度可以说到了极点。汉代的萧何、曹参亲眼看见了人民在秦朝严刑峻法统治下所遭受的摧残,而现在的人民都是秦末战乱后的幸存者,不能再驱使他们去干这干那,因此一切政策都是让人民得到休息,而天下也就安定了。起初,曹参作齐王相国时,曾召集长老和一些儒生,征求他们对安定、聚集百姓的办法,齐地过去的儒生数以百计,每个人说的意见都不一样,曹参举措不定。听说胶西郡有叫盖公的人,精通道家的学说,于是,曹参派人把盖公请来。盖公给曹参讲治国之术在于重视清净,这样,人民自然会安定,并以此类推具体而言之,曹参于是让出正堂来款待盖公,用他说的办法来治理齐,使齐得到了大治。以后,曹参接替萧何作了汉王朝的丞相,便用同样的办法来治理天下,到现在,人们还在称赞他的贤能。
我作密州知州,知道盖公是齐地人,寻求他的坟墓和子孙后代而没有结果,我深深感慨而怀念盖公。师法他的言论,想像他的为人,几乎处处像再见到盖公那样的人。于是在知州办事堂之北整治新的寝室,改变原来的凋弊破陋,开通原来堵塞遮蔽之处,一重一重的门也大开,从城之南北两端,相望像牵线一样笔直,取名叫“盖公堂”。随时和宾客同僚吏员们一起,到这里来游乐休息,但不敢住在这里,是为了等待如盖公那样的人来住。
曹参为汉朝的宗臣,而盖公作了他的老师,可以说是一件盛事,但历史没有记载盖公的结局,岂不是古代道德修养很高的人得道成仙而没有死吗?胶西东面有大海屏蔽,南面依傍九仙山,北面隶属于崂山,这些地方有不少隐士,但只听传闻而见不着人,即使可以看见人,也不可招致,谁又知道盖公不往来在这些隐士之间呢?我怎样才可以见到他呢!
留学群高考频道为您整理史上高考复习资料大全!让您的高考成绩稳步上升!
高考语文考点 | 高考数学考点 | 高考英语考点 | 高考理综考点 | 高考文综考点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语文历年真题 | 高考数学历年真题 | 高考英语历年真题 | 高考理综历年真题 | 高考文综历年真题 |
高考备考辅导;高考食谱大全;高考前必须做的事 |
高考语文真题 | 高考数学真题 | 高考英语真题 | 高考文综真题 | 高考理综真题 |
高考语文答案 | 高考数学答案 | 高考英语答案 | 高考文综答案 | 高考理综答案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