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社区

目录

2015泉州高三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字典 |

2015-03-27 15:32

|

【 liuxuequn.com - 高考试题 】

  留学群高考频道为您提供最及时的资讯,下面的2015泉州高三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注意:文章底部有word版下载

泉州市2015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  文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填写所选题目的序号。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总角之宴,              。(《诗经•氓》)
(2)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4)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5)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薄暮冥冥,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胡玉吕传
[清]黄宗羲
距余居数里,有双瀑之胜。荒山穷谷,鲜游人之迹。余幼时见有《游双瀑诗》题于古庙者,其姓氏“胡廷试”,初不知为何许人也。长而习场屋之文①,累见先生《易义》,始知其为名士。丙午岁,陆冰修泛论里中人物,言张元岵有老友胡玉吕者,奇士也,殁时曾以其集授之元岵。因诵其集中一、二奇崛语。问其名,则先生也。丙辰,过海昌,元岵之孙张讱来见,余问先生之集,乱中失去。别出数卷,则自张天生传写之者。讱因请为其传。
先生名廷试,字玉吕,别号敬所。世家余姚,迁而之武林。父贞,字云龙,以《易》名家。先生传其学,为《易》大师。经其指授者,制义即有师法,往往登第去。而先生九入贡院,犹为诸生。一日,学使者第其文,置二等。故事:一等至二等,赏格有差。给赏及先生,先生掷之于地。使者大怒,郡之士大夫为解之,乃已。弇洲②闻其名,聘之为子师。弇洲宾客隐赈③,然每夕必手一卷,与先生对饮。已,又走京师,馆于其族龙山家。胡龙山者,天下之大贾也,入其门者莫不出为富人。先生自束修④以外,不取纤介。同邑许光祚,以字名,尝求先生书法,先生曰:“吾书甚拙,君焉用之?”光祚曰:“字以人重,工拙其次也。”先生曰:“吾之所重者,不欲以只字落人间耳。”光祚一笑而去。其倔强自好,大抵类此。临卒,令家人放炮,终夜不彻,始瞑。
阳刚之气为重阴所锢,郁结不解,则必决裂震动以出之,故为雷电,为怒涛,而炮其小小者也。先生挟其所有,不见知于世,其为郁结也多矣。苟非炮以泄之,则死必啸于梁、触于人,而为物怪。虽然,先生不过场屋之块磊⑤,亦其小小者尔。昔刘元城死时,风雷轰于正寝,又岂假外物以泄其怒哉!
(节选自《南雷集》)
[注]①场屋之文:指八股文,与后文“制义”意同。②弇洲:明代文人王世贞,号“弇洲山人”。③隐赈:众多。④束修:指任教的酬金。⑤块磊:比喻心中郁结不平。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见先生《易义》          累:屡次。
B.迁而之武林                迁:迁移。
C.工拙其次也                工:擅长。
D.又岂假外物以泄其怒哉      假:借助。
3.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胡玉吕“自好”的一组是(3分)
①先生传其学,为《易》大师
②给赏及先生,先生掷之于地
③又走京师,馆于其族龙山家
④先生自束修以外,不取纤介
⑤吾之所重者,不欲以只字落人间耳
⑥郁结不解,则必决裂震动以出之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见其诗,到读其文,再到问询他人,作者逐步了解了胡玉吕这位名士,后来应张讱之请写了这篇传。
B.经胡玉吕指点的人,八股文大都有了章法而应试得中,但胡玉吕九次科考的文章,最高只被评为二等。
C.作者认为胡玉吕临终时让家人彻夜燃放鞭炮,是他的一种情感宣泄,以表达自己对科场失意的不平。
D.本文善用侧面描写刻画胡玉吕形象,如借助陆冰修的评价和王世贞的举动分别突出他的“奇”和“名”。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书甚拙,君焉用之?(3分)
译:                                                                    
                                                                            
(2)先生挟其所有,不见知于世,其为郁结也多矣。(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渔父乐
[宋]徐  积
水曲山隈①四五家。夕阳烟火隔芦花。渔唱歇,醉眠斜。纶竿蓑笠是生涯。
(选自《词综》)
[注]①山隈:山的弯曲处。
(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渔者形象?请简要概括。(2分)
答:                                                                    
                                                                            
(2)作者是如何借“夕阳烟火隔芦花”之景来抒情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周瑜死后,诸葛亮亲自到柴桑口吊丧,并在灵堂上以悲切的痛哭感动了东吴诸将,不但安全脱身,而且将不被孙权重用的庞统带回荆州。(《三国演义》)
B.探春给宝玉等人送去花笺,提议组织一个诗社,得到宝玉等人的赞同。经商议,李纨担任社长,并以“咏白海棠”为题开展了第一次活动。(《红楼梦》)
C.吴荪甫不满意范博文肤浅的议论,便郑重告诉林佩瑶,范博文气魄不大,不适合林佩珊。但林佩瑶对他的意见不置可否,心里另有打算。(《子夜》)
D.觉慧为《黎明周报》写了一篇驳斥《警察厅禁止女子剪发的布告》的文章,借机发泄满腹的牢骚,《黎明周报》也因此很快被警察厅查封。(《家》)
E.克罗旭告诉葛朗台,人们都在传言葛朗台从巴黎招来了一个女婿,葛朗台没有否认。克罗旭看到巴黎葛朗台自尽的报道后,全明白了。(《欧也妮•葛朗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①,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
[注]①《武成》:《尚书》篇名,所叙大概是周武王伐纣时的事。
(1)应该如何对待学习内容,孔子和孟子有何相同的主张?请简要概括。(2分)
答:                                                                    
                                                                            
(2)如何行动让学习有所收获,孔子和孟子有何不同的主张?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公共文明建设需要新思维
孙抱弘
说起公共文明建设,我们往往会想到大规模的城乡开发建设,也会想到种种富有广度和力度的文明礼仪活动。然而,这些年来,国人有违公共文明的行为屡屡发生,令人咋舌扼腕。公共文明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何以出现反差?国人公共文明的素养何以裹足不前?面对问题,今日的公共文明建设,似乎应有一种新的思考、新的突破和新的拓展。
何谓文明?德国学者诺贝特•埃利亚斯在其经典著作《文明的进步》中提出:文明是一种结构,也是一个过程。毫无疑问,公共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特定环节,公共文明的建设,是由其诸多结构要素相互影响发展的过程。整合多种研究观点,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个结构立体化为两个层次:浅层次与深层次,
公共文明建设的过程要求浅层次与深层次的要素同步向着一个方向进行整体性的“转身”。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浅层次的“器物建设”和人的表面化的文明礼仪规训的时候,深层次的要素也应同步跟进。具体地说,一方面,要使处于结构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实现从“自我中心”的生存文化向“承认他者”的公共文化转身;另一方面,作为结构又一深层次要素的人的理性,则实现从“竞争生存理性”向“和谐合作”的共生理性转身。公共文明的建设正是这种整体的、渐进的过程,这种过程是自然而缓慢的过程,革命式、运动式的方法似乎并不适合这一类建设。“百年树人”的箴言似乎更切合解释这一建设特点。
当我们大致了解了文明建设的一些特点后,对于本文开头提出的两个问题就比较容易作出回答了,这是因为我们比较习惯以传统的、平面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公共文明建设问题,以至于止步于浅层次的文明建设要素,而未认识到更深层次的建设要素。以现代的、立体的、过程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公共文明建设,那么,新的目标、新的拓展点就隐约可见了。当然,实现目标的路径选择也十分重要,这里也有一个转变习惯思维方式的问题。实际上,公共文化的建构与人的公共理性的养成,仍然是一种结构性的进程,唯有诸如社会经济发展、制度导向、教育方式、文化传播乃至人的心理状态等要素,形成一种良性的同步互动机制,文化建构与理性提升才有可能避免“单兵”突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今天,社会物质财富充分积累,国人“转身”意识日渐强烈,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在公共文明建设的“深水区”,实现新突破、新拓展。
公共文明建设并非仅是某个国家、某个民族内部的问题,是整个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人类终将掌握自己的命运,“地球村”的公共文明建设终将或正在迎来“进行时”。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开展富有广度和力度的文明礼仪活动,未必能提升国人的公共文明素养。
B.公共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其建设应跨越国界民族实行统一发展。
C.公共文明建设,是由浅层次与深层次诸多结构要素相互影响发展的过程。
D.物质财富充分积累,国人意识转变,有利于实现公共文明建设的新拓展。
10.应该如何转变思维方式,以促进公共文明建设的突破?请简要说明。(3分)
答:                                                                    
                                                                            
                                                                            
11.为什么说“‘百年树人’的箴言似乎更切合解释这一建设特点”?请简要分析其理由。(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题目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没有春天
张抗抗
①在北方生活了二十几年,总觉得每年都找不到春天。就连北方人也说:北方没有春天。
②冬末时节,早早地盼着天气转暖。眼看着天长了、风柔了,青草躲在墙角悄悄绿了,阳光也一日日燥热起来,心里便喜滋滋将厚重的冬装收起,换上了开春的毛毯和风衣。却突然袭来一场雨雪或是寒流,气温井绳般地直直落下去,弄得你好一阵手忙脚乱,只得乖乖地重新回去过冬。暖气刚停的日子,瞧着外面的阳光可人,屋里却阴湿冰冷的,外出脱衣,进门穿衣,室内室外全然两个季节。更衣感当然又把人带回冬季,不过反向而已。还有一早一晚大幅度的温差,任是白天如何的温暖和煦,夜半依旧寒意逼人。那冬老人的棉袍就像是笋壳做的,脱了一层一层还有一层。
③北方的冬天,可不是过也过不完嘛。
④等到猛烈的春风热辣辣刮起来的时候,满心期待着大风也许能有所作为。北方的大风倒是每年都来势凶猛,整个城市都在风中摇撼、瑟瑟颤抖。大风有时能一口气刮上三天,稍事歇息,去西伯利亚蒙古一带转个圈回头又来。春风如磨盘似的,不用驴拉,来来回回使劲地碾着北方的土地,却是螺旋式的,转着转着,偏偏就与春天擦肩而过。等到风停风消,睁眼定神看看,树绿了,草已高,缤纷的鲜花谢了,凋零的花瓣掉了一地;时鲜的蔬菜已琳琅满目,大街上已是裙装翻飞——春风终于向更远的北方撤退时,这里已是骄阳当空的夏天。
⑤北方的天气是个跳远的高手,用大风做跳板,能一家伙直接从冬蹦到夏。
⑥所以北方没有春天。
⑦时而会有一种让风雨和天空戏弄之感,或是被春天从头顶跨越的失落。
⑧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心情,在没有春天的春天里,感叹一代人的命运。
⑨那是我们老三届①整整一代人啊。
⑩那个青春花季的年龄,十年也许更多,恰是一个人生命的春天。稚嫩的花蕾被严冬的风霜雨雪侵袭,许多本应灿烂本该绚丽一季的花朵,都没有等到春天。那冬天是过于严酷和漫长了,且固执地徘徊不去,碾磨似的一轮轮回风不止。待到终于气息奄奄地鸣金收兵,大地已是春老红残。即使偶有坚忍的花芽挺过寒冬,噩梦初醒时,只见草木葳蕤,花叶繁茂,满目是仲夏的苍翠,没有了种子的位置。
⑾与同龄人交谈,时时有青春不再的悲凉,丝丝缕缕地浮升上来。
⑿曾被严寒肆虐,又被春风所误,何处去寻回属于我们的日子?
⒀只能自怜自慰地解嘲,说没有春天,也躲去了春情依依的烦恼;没有春天,陈年的老伤不易发作;没有春天,更可体察夏的轻装与轻松;没有春天,也许不种瓜而得豆——君不见,知青后代如今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个个咄咄逼人?
⒁尽管我们可将未度的春天当做落红掩埋,但我们心底,依然眷恋春天。
⒂就不能把秋天当做春天来过吗?
⒃若是细细品味,再把烦杂琐碎的日子重新一一梳理,我们会发现,当夏末的暑热终于隐去,凉爽的秋风习习吹来时,和煦的艳阳之下,草木依然青葱——那些初秋的好日子里,我们心中充满春天重归的喜悦。春装在短暂的秋季重新风光一时,秋天丰硕的果实给予我们五月花蜜同质的滋养。况且,秋天晴朗少雨却无春的浮尘,能养护和修补我们曾被寒风和烈日毁坏的肌肤,使我们重新变得滋润和充实。
⒄秋的容颜里可有春的心态。何况,当下还正是盛夏时节呢。
(摘编自《追述中的拷问》)
[注]①老三届:1966、1967、1968届的高中毕业生,处于文革的开端时期,基本都当了下乡知青。
12.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①段写北方人也说“北方没有春天”,印证了作者在北方多年找不到春天的感觉,自然引出下文对北方春天的描写。
B.第②段以“气温井绳般地直直落下去”,突出了北方春寒料峭、温差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北方天气的不适和不满。
C.第⑤段“能一家伙直接从冬蹦到夏”一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北方天气和季节变化的快速,颇有情趣。
D.第⑩段写“稚嫩的花蕾被严冬的风霜雨雪侵袭”,说明恶劣环境对人的摧残之大,也暗喻一代人的不幸累及下一代。
E.本文以春天喻指人生的青春阶段,在对季节更替变化的描写中巧妙融入作者的人生感悟与思考,给予人生活的启迪。
13.第⑿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4.请根据全文,探析“秋的容颜里可有春的心态”这句话的含意。(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揭开智力进化之谜
阿  碧
①几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患上了一种“大头病”。古猿们经常因为这种病而头疼,然而这种奇怪的病却让这些古猿们越来越聪明。这些“大头病患者”在痛苦中不断进化,最终和其他小伙伴们分道扬镳,成为了演化史上第一支人类。
②以上描述并非“穿越”小说中的无稽之谈,而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古人类学家兰蒂•巴克尼尔等科学家的推测。巴克尼尔表示,古猿因为基因突变而导致大脑开始变大,在此过程中古猿们需忍受慢性头疼。当然,脑容量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花了几百万年的时间才进化到现代智人的水平。
③我们都知道,人类之所以比其他灵长类动物聪明,是因为我们有一个脑容量超常的大脑。在所有的动物中,人是脑容量和身体体积比值最大的一种动物。从颅腔的容积上看,人的颅腔容积可达1500毫升左右,而100万年前的爪哇人的脑容量也才900毫升。研究还表明,人类的大脑容量是猕猴脑容量的20.6倍,是长臂猿的14.4倍,是黑猩猩的4.3倍。
④如今,对于基本完成了物种进化的人类来说,脑容量不再与智力挂钩。大头者可能愚笨,小头者也可能聪明。但是,在人类长久进化的历程中,的确是脑容量与智力密切相关。然而,脑容量和智力发展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是脑容量增长促进了智力,还是智力的增长促进了脑容量?
⑤科学家往往倾向于脑容量的增长促进了智力。但是,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多年来一直是一个谜。按照通常的观点,脑容量增加会让神经细胞增多,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这就好比是要让电脑的运行速度更快,就得拥有一个更强的中央处理器一样。
⑥然而,现代的统计研究表明,各个地区的人们脑容量差异很大,人们的脑容量随着纬度的变化有20%的浮动范围,一般是寒冷的高纬度地区的人们脑容量更大。但这与智力无关,因为高纬度地区光照较少,当地的人们为了更精确地处理视觉信息,就进化出更多的脑容量来完成这个任务。
⑦那么,在进化的历程中,人类的智力究竟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呢?巴克尼尔等人表示,人类的智力的确是在脑容量逐步增加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在几百万年前,南方古猿因自然环境的改变而下地行走,在自然环境和行为的双重压力下,古猿的脑容量基因发生突变,头部逐渐变大,脑容量开始增加。
⑧脑容量增加的确意味着脑细胞的增多,但这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关键在于脑细胞之间的连接发生了改变。无论是现今的其他动物还是远古猿猴,它们的脑细胞连接模式相对简单,就像是鞋带的栓系模式。因此,研究人员称这种简单的神经连接方式为“栓系”,并将这种理论称为“栓系假说”。
⑨在南方古猿脑容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原有的“栓系”被粗暴地撕裂。古猿不得不忍受这种撕裂般的慢性头疼,在剧烈时甚至会疼得满地打滚。而且,这样的头疼延续了几百万年。这是人类祖先在进化过程中所付出的必不可少的代价。直到1万年前的晚期智人阶段,人类的脑容量才完全定型,人类才告别了那个总是慢性头疼的漫长进化期。
⑩在脑神经连接被撕裂之后,一些南方古猿的脑神经连接未能恢复,它们因此变成白痴,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然而,还有一部分南方古猿的脑神经慢慢恢复,并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神经回路,它们因此变得比同类更加聪明,逐渐在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搏斗过程中形成了高级的智力,最早的一支人类由此诞生。
(摘编自《新民晚报》)
12.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南方古猿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大脑变大,由此引起了脑容量的突变,最终成为演化史上的第一支人类。
B.人类基本完成物种进化之后,生活在不同纬度的人们虽然脑容量有大小之分,但智力并不与之正相关。
C.巴克尼尔等科学家对人类智力进化的推测与前人相反且尚无定论,但其“大胆假设”的精神值得肯定。
D.第⑧段以“鞋带的栓系模式”打比方,形象说明现今其他动物和远古猿猴脑细胞的连接模式相对简单。
E.本文围绕“智力进化之谜”,侧重介绍了脑容量和脑神经连接方式与人类进化和智力发展的若干关系。
13.第③段通过列举数据来比较人类与猕猴、长臂猿和黑猩猩的脑容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4.请根据全文,探析“这是人类祖先在进化过程中所付出的必不可少的代价”这句话的含意。(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湖水碧绿,清澈见底。无风的时候,    ①   ,朵朵白云,青青山影倒映于湖面,山光水色,融为一体。    ②   ,好像是在崇山、白云之间游动,使人恍若置身仙境。
A.①水平如镜        ②水中穿梭着大大小小的鱼儿
B.①波光潋滟        ②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穿梭
C.①水平如镜        ②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穿梭
D.①波光潋滟        ②水中穿梭着大大小小的鱼儿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①“食以安为先”,这句话道出了食品安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②近年来,我国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③但食品安全问题仍未彻底解决,食品安全形势仍然令人堪忧。④不得不感慨,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我们           。
(1)请在第④句横线处补上一个恰当的四字成语。(1分)
答:                      
(2)上面的文字有一处有语病,请写出序号并修改。(2分)
序号:        
修改:                                                                  
(3)某电视台拟制作一期“维护舌尖上的安全”的访谈节目,请根据前两个访谈问题,设计问题3。(要求:表达简明连贯。)(2分)
问题1:您是否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
问题2:遭遇问题食品,您知道有哪些维权的途径?
问题3:                                      
17.请根据下图,按植树者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分类说明其具体的集合点。(4分)

 

 


答: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请专家或老师开列一份必读书目,这是多数人认同的做法。然而开列出来的必读书目中往往会有一些名著让人读不下去,有人认为读不下去就不要硬读,而要放下。
对于名著读不下去就放下的做法,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100
                   
120
                   
130
五、写作(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若是不飘扬在高高的桅杆上,风帆仍不过是一块普通的布。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保密★启用前
泉州市2015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7分)
(一)(6分)
1.(6分)
(1)言笑晏晏
(2)曾益其所不能
(3)乌鸟私情
(4)夜泊秦淮近酒家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虎啸猿啼
(每处1分,有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二)(15分)
2.(3分)
C(工:工巧,精巧。)
3.(3分)
D(①写胡玉吕继承家学及其成就;③写胡玉吕到京城开设学馆;⑥写作者对胡玉吕临终时让家人燃放鞭炮的理解。)
4.(3分)
B(“二等”是督学使者的评定,并非胡玉吕科考文章的等第。)
5.(6分)
(1)(3分)
我的书法很拙劣,您为什么要它呢?(句意对、语言通顺2分,“甚”1分。)
(2)(3分)
先生带着他所拥有的才学,不被世人了解,他积聚的郁结也很多啊。(句意对、语言通顺1分,“挟”“见……于”各1分。)
(三)(6分)
6.(6分)
(1)(2分)
塑造了一个洒脱自在的渔者形象。(意思对即可。)
(2)(4分)
借写夕阳西下,炊烟袅袅,芦花掩映村落这一清幽美景,表现出小渔村的安谧静美,表达作者对小渔村的喜爱,巧妙地将作者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融于景中。(意思对即可。)
二、(12分)
(一)(6分)
7.(6分)
A  E(A.庞统“不被孙权重用”发生在柴桑口吊丧之后;诸葛亮并未“将庞统带回荆州”,当时只留下推荐信,庞统过后自行到荆州投奔刘备。E.葛朗台极力否认。)(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6分。)
(二)(6分)
8.(6分)
(1)(2分)
要有所选择。(意思对即可。)
(2)(4分)
【要点】①孔子认为要广泛学习,勤于识记,获得多方面的知识。②孟子认为要勇于质疑,获得独立见解。(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24分)
(一)(9分)
9.(3分)
B(原文说“并非仅是某个国家、某个民族内部的问题”,强调的是不同国家、民族都要面对,并未强调“实行统一发展”。)
10.(3分)
认识方面,传统的、平面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现代的、立体的、过程性的;路径选择方面,“单兵”突进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结构性的各要素同步互动的。(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意思对即可。)
11.(3分)
【要点】①公共文明建设是公共文化建构与公共理性养成的复杂过程,是整体的、渐进的、自然而缓慢的艰难过程。②“百年树人”这一箴言强调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第一点2分,第二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15分)
(甲)
12.(5分)
B  D(B.“不满”缺乏文本依据。D.“暗喻一代人的不幸累及下一代”理解牵强,与下文“知青后代如今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矛盾。)(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13.(4分)
【要点】①形象地写出老三届经受过苦难和青春被耽误,流露出作者的伤感之情。②引出下文关于“春天”的感想与思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4.(6分)
【要点】①应把秋天当做春天来过,从中获得春的希望与喜悦。②年华已逝,青春不再,但应保有内心的春天。③表达作者坦然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乙)
12.(5分)
A  C(A.脑容量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C.“与前人相反”缺乏文本依据。)(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13.(4分)
【要点】①科学准确地说明人类脑容量超常,人类比猕猴等灵长类动物聪明。②引出下文对人类脑容量与智力的关系的说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4.(6分)
【要点】①慢性头疼是人类祖先在进化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②人类祖先只有经受慢性头疼,才有可能形成复杂的神经回路,进而完成进化。③揭示要进化,必须付出代价,承受痛苦这一客观规律。(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四、(17分)
15.(3分)
C
16.(5分)
(1)(1分)
【示例】任重道远(其他答案,合乎语境、合理通顺即可。)
(2)(2分)
③  “令人堪忧”改为“令人担忧”(其他答案,合乎语境、语法即可。)
(3)(2分)
【示例】遭遇问题食品,您打算采用哪种途径去维权?(其他答案,合乎语境、合理通顺即可。)
17.(4分)
【示例】搭乘公交车的,集合点在复兴大道北侧8路公交车学府站西边;骑自行车的,集合点在复兴大道北侧博物馆东边。(其他答案,意思对、语言通顺即可。)
18.(5分)
【示例1】有些名著读不下去,但不要轻易放下。阅读名著遇到一些困难,这很正常,如果能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阅读困难,坚持读下去,那就有可能读懂名著,从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收获。而读不下去就放下,结果只能是止步不前,无所收获。所以,名著虽难读,也应知难而上。
【示例2】有些名著读不下去就应暂且放下。名著读不下去的原因很多,或因内容过于艰深,或因读者自身阅历不足。如读不下去,就不能让自己进入作品,有所体悟。一味硬读,不仅耗时伤神,且收效甚微。因此,有些名著读不下去,不必勉强,暂且放下,假以时日,想读时再读。
(其他答案,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即可。)
五、(70分)
19.(70分)
参照2014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一)
距离我住处几里的地方,有一处双瀑美景。那里是荒山幽谷,很少有游人的踪迹。我幼年时见过有一首《游双瀑诗》题写在古庙,诗作者姓名叫“胡廷试”,起初我不知道他是哪里人。长大后学习八股文,屡次见到先生的《易义》,才知道他是个名士。丙午年,陆冰修广泛评论乡里人物,说到张元岵有一个老朋友叫胡玉吕,是一个奇士,去世前曾经把自己所写的集子交给张元岵。于是诵读了这本集子中一两个独特不凡的句子。我询问他的名字,原来就是胡廷试先生。丙辰年,我经过海昌,张元岵的孙子张讱来见我,我问起先生的集子,才知道在战乱中丢失了。张讱另外拿出几卷,那是从张天生那里传抄来的。张讱于是请我为先生作传。
先生名叫廷试,字玉吕,别号敬所。世代居住在余姚,后来迁移到武林。父亲名贞,字云龙,凭借研究《易》而成为名家。先生继承他的学问,成为《易》学大师。经过他指点教授的学生,八股文就有了章法,往往能应试得中。但先生九次入贡院参加科考,却还是县里的生员。一日,督学使者对他的文章进行鉴别分等,把它放在二等。旧例:一等到二等,奖励的标准有所不同。督学使者分发奖赏给先生,先生把奖赏扔到地上。督学使者大怒,郡里的士大夫替先生调解,才停止冲突。王世贞听说了他的名声,聘请他作为儿子的老师。王世贞宾客众多,但每天晚上必定手持一卷诗书,与先生对坐饮酒。后来,先生又前往京城,在他的同宗胡龙山家里开设学馆。胡龙山,是国内的大商人,进入他门庭的人没有不是富人的。先生除了任教的酬金以外,不拿丝毫财物。同县的许光祚,凭借书法出名,曾经向先生求取书法作品,先生说:“我的书法很拙劣,您为什么要它呢?”许光祚说:“字凭借写的人而贵重,写得工巧或拙劣是次要的。”先生说:“我所看重的,就是不想让我写的字流落到尘世罢了。”许光祚笑一笑就离开了。他的倔强自爱,大都像这样。临终时,他让家人燃放鞭炮,整夜不停,才合眼死去。
阳刚之气被重大的阴气所禁锢,郁结不能消解,就一定会破裂震动来释放它,所以就会有雷电,有怒涛,而燃放鞭炮只是其中小小的释放方式。先生带着他所拥有的才学,不被世人了解,他积聚的郁结也很多啊。假如不燃放鞭炮来发泄它,那么死后一定会在房梁上呼啸,会触犯别人,而成为怪物。虽然这样,先生不过是因科举不得志而郁结不平,这也只是小小的郁结不平而已。以前刘元城死的时候,风雷在他的正屋轰鸣,又难道是借助外物来发泄他的怒气吗!
(二)
①孔子说:“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我没有这种毛病。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②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一篇,所取的不过两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凭周武王这极为仁道的人来讨伐商纣这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那么多,甚至)把捣米用的长木槌都漂流起来了呢?”
点击下载:福建省泉州市2015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


  留学群高考频道为您整理史上高考复习资料大全!让您的高考成绩稳步上升!


 高考语文考点  高考数学考点  高考英语考点  高考理综考点  高考文综考点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语文历年真题  高考数学历年真题  高考英语历年真题  高考理综历年真题  高考文综历年真题
 高考备考辅导高考食谱大全高考前必须做的事

高考语文真题 高考数学真题 高考英语真题 高考文综真题 高考理综真题
高考语文答案 高考数学答案 高考英语答案 高考文综答案 高考理综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想了解更多高考试题网的资讯,请访问: 泉州高考试题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qun.com/a/2413403.html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
高校搜索
专业分数线
延伸阅读
一脚踏入高考门,好运福运缠上身;两手展开高考卷,下笔答题如有神;三科文理加综合,科科你都获满分;祝你考上理想大学!留学群高考栏目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2018上海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8-06-14
高考中没有失败,它带给每个人的深刻思考刻骨铭心的经历和感受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们为理想而奋进的过程,留学群高考频道第一时间整理出2018海南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已公布,希望对你
2018-06-14
高考的意义是在于你真正投入的过程。请务必坚持信念,守得云开见月明!祝你们成功!留学群高考栏目带来2018海南高考地理试题,高考加油!2018海南高考地理试题小编精心为您推荐:2
2018-06-14
十年寒窗读书苦,无惧严寒酷与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结束了高考这一战。小编祝你考试大捷,马到成功!本文“2018年北京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详情请关注留学群高考频道!2018年北
2018-06-12
青春美好却迷茫,我们往往不知去往何方,容易迷失方向。值此高考毕业之际,更需要梦想导航。来跟小编一起看看“2018北京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留学群高考栏目!2
2018-06-12
2017年高考已经拉下了帷幕,留学群小编为你整理了“2017年泉州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祝福你们高考成功!更多高考信息请持续关注留学群高考栏目!2017年泉州高考语文试
2017-06-09
2017年高考结束了,考生们终于歇了一口气,留学群小编为您准备了“2017泉州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已公布”,一起来看一看具体详情吧。2017泉州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已公布2
2017-06-09
少壮须努力,用功要趁早。十年磨一剑,备战为高考。天道自古酬勤,付出才有回报。祝考生们金榜题名!留学群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泉州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图片版),更多高考资讯请
2017-06-09
2017河南八市重点高中10月质检已结束,为方便同学们复习,留学群高考网小编整理了2017河南八市重点高中10月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学习。[page][page][
2016-11-07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届衡水中学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7届衡水中学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page][page][page]
201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