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关”确保高考成绩合成准确
广西新闻网南宁讯(记者蒋晓梅 通讯员杨娜)高考评卷时,考生的试卷经扫描后,被分割成很多块,由不同的评卷教师阅卷。最后合成总分时,会不会出错?如果漏加了一道题的得分,岂不是吃了大亏?6月22日,记者从自治区招生考试院获悉,考生高考成绩合成,有严密的程序,通过三道关卡保证考生成绩准确无误。
据介绍,6月20日至21日,广西普通高考评卷工作进入分数合成阶段,广西无纸化网上评卷采取双评、质量监控等措施,而且在分数合成阶段采用电脑计算和人工复核的方式,设置了三道关卡严格核查、检验。每道关卡、每个工作机位都至少有两名(或以上)工作人员同时在场,一人负责技术操作,一人负责监督,确保考生的高考成绩准确无误。
第一“关”:认真核查各题的评分。主要是核对各题得分是否在该题的分值范围内、本大题中各小题累计得分是否与大题总分相符、本卷中各大题分累计得分是否与卷面总分相符。
第二“关”:对主观题、客观题每个阶段的合成分数进行核查。先分别合成各科目主观题、客观题的分数,再合成各科目总分,最后合成考生全部科目的总分。每合成一步,都要分别对满分和平均分进行核查,以确保成绩不错、不漏。
第三“关”:加强三项“一致性”的核查。主、客观题成绩分别合成后,通过电脑系统对所有考生的主、客观题分数进行一致性核查,看其主观题得分率与客观题得分率是否基本一致;各科目的总分合成后,对所有考生的各科目分数进行一致性核查,看其各科目的得分率是否基本一致;高考结束后,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在全区各地重点高中收集了部分考生的估分情况,考生总分合成后,将其与考生自己的估分进行对比检验,看是否一致。当以上各项检验出现分数差值超过了一定范围时,将对该分数进行再次核查。
放榜时刻,几家欢喜几家愁
广西新闻网南宁讯(记者魏碧锋)昨日下午6时起,我区高考分数查询正式开通。寒窗苦读的学子、含辛茹苦培养孩子的家长、与考生一起奋斗的老师,通过电话、网络、短信了解高考成绩,上演了一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考后大戏。
当天下午4时,离高考成绩查询开通还有两个小时,南宁市一个由考生和家长组成的QQ群就活跃起来。187个群成员中,上线的有上百人之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看似闲聊,但句句话离不开高考成绩。下午6时一到,空气似乎在此刻凝固了。
“查分网站怎么打不开啊?”“短信发出去了,都45秒了,还没接到回复,急急急!!!”……由于查询的考生太多,各种查询渠道似乎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堵塞。不过很快,这个QQ群上第一个自曝分数的考生就出现了:“很幸运,比估分还多6分,581分,一本估计没问题。很感谢爸妈老师,你们辛苦了!”另一个考得不太好的考生也在群里留言了:“对不起观众啊,才354分,今年是上不了好学校了,明年继续努力吧!”
并不是每个考生都有勇气查询分数,梧州市的考生小李平时模拟考的成绩都是二本线上下,到了查分的时间,她还是鼓不起勇气查询分数,害怕自己考不好,连二本都上不了。看到女儿不敢查分数,可把她的爸爸急坏了,安慰女儿好久,才拿到了考生身份识别卡。查询电话打不通,李爸爸立即发动亲戚朋友一起帮忙查询,最后是小李的堂哥第一个查询到了分数,“484分,上个二本大学应该没问题,全家人都很开心。”小李的堂哥说。
作为一名“高四”学生,钦州二中的小黄算是过来人,和大多数首次参加高考的考生挤在下午6时查询分数不同,他晚上8时许才打电话查询成绩,顺利避开了第一波查询高峰。“557分,比去年多了137分,希望今年能被好一点的大学录取。”小黄通过电话告诉记者,一年的复读很艰苦,希望像他一样复读的考生都取得好成绩。
关心高考成绩的不仅是学生和家长,率领学生们“苦战”3年的老师们也热切期待着弟子们的佳音。
手机开着,座机放好,QQ上线,下午6时一过,南宁三中的孙栋老师就全副武装静静等待。孙老师告诉记者,以前高考查分由学校统一安排查询,老师第一个知道成绩。今年学校没有学生的考生识别卡,学生成绩由个人独自查询。他说:“第一次体会到学生先知道分数,自己还不清楚的感觉,很有压力,不知道他们考得好不好。”随着学生报喜的信息一个个传来,孙老师的焦虑也终于恢复平静。22日当晚,他向记者透露:“学生们都考得不错,和预想中的差不多,但还有几个同学没有传来消息,还得再询问一下。”
作者:蒋晓梅 杨娜 魏碧锋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