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的校园,依恋与眼泪交加。除了和相伴四年的同窗、老师们深深道别,不少大学生恋人之间还面临着一场“劳燕分飞”——今后各奔前程,爱情走到了终点。
校园BBS上,感性的学生发“失恋帖”,一抒内心惆怅;也有的学生干脆晒起恋爱账单,理性地清算着自己的爱情成本……
Simon的父母常对他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而Simon则觉得,大学四年来,自己已粗通柴米之道:在上海,若是要去港丽茶餐厅、辛香汇、麻辣风暴这类中档的连锁餐馆吃饭,人均花费50-100元;如要去卡拉OK,上海歌城、好乐迪这类KTV是优选,去钱柜就要贵上一倍;在黄金时间段去电影院看一场新上线的电影,一张票价要100元……Simon和女友谈了三年多恋爱,从未计算过自己花了多少钱,直到分手以后,才想到提笔算账。这一算让他大吃一惊:四年来,自己已在恋爱这件事上花去近7万。
与过往相比,大学恋情早不再是遮遮掩掩的地下工作。如今,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的比例,达到60%以上。高校亦坦然面对这一情况,甚至专门开设课程解析恋爱心理。然而,对于初尝情果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不仅享用爱情之美,同样面对着爱情之惑,其中恋爱成本成了最现实的问题。
作家三毛曾说,只有落实到穿衣、吃饭等具体事情上,爱情才称得上真正的爱情。如今的大学生恋人们,也正在从真金白银堆出的恋爱成本中,建构并领悟着属于自己的爱情观。
“富二代”之争——金钱等于爱情吗?
不久前,有大学生在网上晒出“恋爱账单”,称自己4年来在女友身上的支出超过10万元。网友们立刻议论纷纷,有人质疑“不该让父母为自己的恋爱买单”,也有人表示“谈恋爱花些成本实属正常”。
恋爱也要去记账、算成本?这道“题”,难住了大学生小柳。
小柳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她和男友小莫是班级里公认的“模范情侣”。从读大一开始,无论春秋寒暑、刮风天晴,小莫每天早晨七点半雷打不动地去小柳的寝室楼给她送早点。早点是食堂买的,平均也就2元钱。但这份心意,却远比每天2元钱要贵重得多。
和所有的大学女生一样,小柳常常在寝室的卧谈会上与室友们聊爱情。小柳的一个室友,正在和“富二代”交往。一开始,小柳对“富二代”这个词还有些懵懂,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室友坐在男友的跑车上,才不禁咋舌。再后来,她见识了“富二代”带室友出入闻所未闻的高档会馆、跑去香港成打地购买名表、名包,便对小莫说:“看来我们和‘富二代’,总是比不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