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中国公民缺乏公共精神
【背景链接】
中国游客的公共意识不强全球“闻名”。在全球游客形象评选中,日本游客获得第一名,中国游客位居倒数第三。调查称:中国游客普遍给人“不守规矩、文明素质差”的印象。其中“罪状”,除了乱吐痰、爱在公共场所脱鞋袜等行为外,其中一条就是“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标准表述】
所谓公共精神,是指公民具有超越个人狭隘眼界和个人直接功利目的,关怀公共事务、事业和利益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态度。公共精神是现代社会对公民提出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美德要求。
受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我国国民的公共理性精神普遍缺乏。早在20世纪上半叶,梁启超、鲁迅等思想大师就曾对民族精神中整体的“公共精神”维度之稀缺、国民公德心之缺乏、公共人格之萎缩等问题作过犀利的批判和解剖。在现阶段,人们的公民意识还很淡薄。愿意享受权利但逃避承担义务的情况还屡见不鲜。公共精神的缺失是一个困扰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
公共精神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和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扩大的公共生活空间里,人们需要对共同的社会交往和行为习惯进行规范,以形成和谐共通的公共领域和人际交往,以规范的公共意识共同促进城市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具体措施】
一、鼓励和推动公民参与公共生活实践,包括鼓励和推动公民参加从国家层面到公民社会层面再到城乡社区层面的公共事务管理。
二、实施全方位的系统化的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是培养公民公共精神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路径。要培养公民公共精神,就必须高度重视并改进公民道德教育。
留学群公务员频道精心推荐: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