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的礼堂接见中国留学生,毛泽东的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曾经鼓舞着几代中国青年投身于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一批优秀的科学专业人才被选送到苏联,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栋梁,科学研究的带头人。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前夕,中国留俄学生总会发起的追寻红色记忆活动,为相隔50多年的两代留学生牵起一条红线。“80后”、“90后”的留学生走进图书馆、档案室,访问老教授、老前辈,在寻找学长踪影的过程中收获教育和感动。
正在准备期末考试的莫斯科大学法律系留学生卢森通告诉记者,寻访的过程中感想太多了!那时的学习条件比现在差多了,但是他们为了建设新中国,是用面壁10年图破壁的精神在学习!莫斯科国立谢东诺夫第一医科大学留学生陈阔对记者说,寻找学长的故事让我们感慨万分,那一批留学生太了不起了!在莫斯科留学期间就已经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他们永远都是我们的榜样!俄罗斯国立地质勘探大学博士生李军媛对记者说,我们的很多学长现在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通过寻访他们的留学生活,感觉走近了他们,不仅看到他们的学术成就,还看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中国留俄学生总会主席尹斌将同学们写的小故事选了几段给记者:
故事一
讲述者:卢森通 (留学群 liuxuequn.com)
1951年8月,一名普通的中国学生怀着一颗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来到苏联的首都莫斯科。这名中国留学生就是后来的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江平。
江平是新中国首批留苏学生,赴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来到莫大法律系的第一年,江平主要学习俄语。为学好俄语,每天天还没亮他就起床开始朗读课文,直到深夜在莫大主楼路灯下还能看到他在背诵单词,这就是江平。近半年,江平便可以用流利的俄语和人交流了。
结束了预科时光,江平进入莫大法律系,因都是用非母语来学习法律知识,所以刚入系时,课堂上大多时候江平觉得仿佛在听天书,但他加倍努力,一年以后已是门门拿5分的法律系高材生了,这样的成绩就是他的俄罗斯同学,很多也难企及。正是在莫大法律系的5年学习,为后来江平成为著名法学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故事二
讲述者:陈阔 (留学群 liuxuequn.com)
吴旻,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家。
1957年冬,经过1年的留苏预备班学习之后,吴旻来到了苏联,在苏联医学科学院实验和临床肿瘤研究所病因与发病学系做研究生(留学群 liuxuequn.com)。
一天,吴旻的导师、著名的细胞生物学专家阿·德·季莫菲也夫斯基教授把吴旻叫到家中,给了10个不同的题目让他选择。若选择较简单的题目,对一个要想获得学位的研究生来说比较保险,但吴旻选择了《恶性肿瘤细胞瓶中克隆的获得》。季莫菲也夫斯基教授告诉吴旻,以前他的一名研究生已经在这个课题上失败了,让他慎重考虑。吴旻没有退缩,决心攻下这一难关。吴旻把自己的路线限定在图书馆—实验室—宿舍之间,苦苦思索获得单个细胞繁殖的技术手段。
单克隆肿瘤细胞终于生长起来了,人体肿瘤细胞克隆培养成功了——而这时,吴旻进实验室仅3个月。他并未被成功冲昏头脑,反而更加努力,开始向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细胞遗传学进军。
1961年6月13日,18位来自苏联最高研究机构的资深专家组成的苏联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答辩委员会,主持吴旻的论文答辩。面对苏联科学界的权威,吴旻宣读了论文,用充足的实验数据回答了专家们的提问,18位专家全票通过授予吴旻医学科学副博士学位。紧接着,主席宣布,鉴于吴旻杰出的研究工作,答辩委员会决定进行第二轮投票,考虑能否破格授予吴旻医学科学博士学位。18位专家又以全票通过授予吴旻医学科学博士学位。(留学群 liuxueq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