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锋含愤书胸臆
——谈陆游的《书愤》
陆游的《书愤》,写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当时诗人六十二岁,退居在山阴(今浙江绍兴)镜湖之滨。
悲愤出诗人。陆游晚年虽然困居山村,可是他痛恨金统治者暴虐恣肆,疾恶南宋小朝廷文恬武嬉,怀念中原人民泪落胡尘,感慨自己请缨无路,还是写了不少的政治诗。《书愤》便是诗人陆游这个时期写的名篇之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是对青年时代的回忆,也是现实心情的写照。写诗人少年时,意气风发,气壮如山,决心驱逐强敌,收复中原,但不知道世事艰难,驱逐金统治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联乍看起来,象是写“早岁”的意气之“豪”,实际上是写如今的心头之“愤”。陆游一出生,就处在兵荒马乱之中,他从小立志,要成为抗敌救国的英雄。长大以后,积极投入抗金救国的斗争,但屡遭奸臣陷害打击,救国大志一直没能实现,茫茫中原,仍在略侵者的魔掌之中。“那知”二字,透露了作者不能恢复中原的气愤之情,此为一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前一句说的是宋将虞允文击败金主完颜亮一事。完颜亮率兵四十万侵宋,宋尽失两淮。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谋虞允文组织一万八千人,在采石矾(今安徽当涂县)击败金兵,完颜亮退至镇江的瓜洲,被反战的将士杀死,金方退兵遣使议和。后一句说的是绍兴三十二年闰二月宋将吴玲收复大散关一事。此联诗人表面上是回顾瓜洲渡、大散关的征战生活,实际上却披露了自己仍想驾船渡江、策马冲关的心情。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两次战役呢?一来它们是南宋人民抗击侵略着的光辉篇章,二来与作者本人的经历有关。瓜洲之役后一年,陆游即任瓜洲对岸的镇江通判。大散关一役后十年,陆游在汉中参加川陕宣抚使王炎军幕。他考察了“地连秦雍州原壮,水下荆扬日夜流”的地理形势,了解到“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的实际情况,曾向王炎“陈进取之策”。在这一段时期,陆游对于平靖中原,一直是信心百倍、豪情万丈。
孝宗乾道年间(公元1165年左右),他积极参与主战将领张浚的反攻谋划。他曾被请到都堂(相当中央办公厅)起草文书、诏令,号召中原人民奋起抗战;并代宰相写信给西夏,恢复联盟;曾建议“建都南京,奠下不拔之基”,“选用西北士大夫,鼓舞陷区民心”,“先收复山东,然后进取中原”,陆游爱国情切,心血如沸。可是以上这些战事,只得利于一时,终因最高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投降派的卖国求荣,尽付东流,诗人自己也连遭罢黜。如果说诗人早岁的“气如山”,那时还不甚知“世事艰”,带有天真的想法,那么现在就是从痛苦的经验中认识了社会的本质,“气如山”和“世事艰”经过了激烈的矛盾斗争,怎不叫他“仰天悲歌泪如雨”(《闻虏乱有感》)?此联以暗写方式抒发了忧愤之情,此为二愤。
“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是对晚年境况的描摹,也是壮志未酬的感叹。此联从自许甚高与年事渐?高的对比中,激发出了悲愤。上两联写自己主观“气如山”和客观环境“世事艰”之间的矛盾,本联则是写自身心高与年老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与前一矛盾又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诗人曾将自己比作万里长城,可是岁月蹉跎,世事乖舛,鬓发已经花白,誓为国家干城的愿望恐怕要落空。诗人这种从自己身上表现出来的矛盾,既有自责自叹之意,又是主客观间矛盾折光的反映。是谁破坏抗战,是谁认贼作父,是谁使自己壮志未遂?还不是那帮丧权辱国的统治者!“鬓已斑”是不是志也衰?诗人显然不甘力衰齿脱,不愿使自己“长城”之愿空许,相反却是认为岁月不饶人,以尽最后之力偿宿愿。诗人说:“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就是鬓虽斑而心不已,身将死也志不移。由此可见,诗人悲而不哀,悲中有愤。此联以明写方式书了悲愤之情,为三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最后,诗人将前面所书之愤情予以汇合,进发出慷慨的激愤之词。诗人盛赞诸葛亮的《出师表》,在于感叹世无英雄,也在于自勉誓作志士。陆游希望自己和更多的人象诸葛亮那样,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他曾反复称道《出师表》,即可见其心情:“《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台》),“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状》)陆游说“千载谁堪伯仲间”,明为叹无人可与伦比,实为说自己要与之并肩继武。这一联总赅上意,凝聚而后升华,气锐力足,格调昂扬。
这首诗如标题所示,是“书”的“愤”,其“愤”为:一愤中原沦陷,生民涂炭;二愤投降派屈辱求和,误国殃民;三愤壮志未酬,鬓发已斑。诗人对于“愤”的“书”法,按一生行事,分别陈述。首联述青年时期的抱负,颔联写壮年时代的经历,颈联叙已届暮年时的境况,尾联表明自己的意愿。就其不同内容,分出感情层次。首联吐气愤之情,颔联露忧愤之意,颈联袒悲愤之心,尾联发激愤之词。各联又取不同手法予以表现。首联反写见意,颔联暗写寓意,颈联明写达意,尾联总写赅意。全诗未着一个“愤”字,可是字字含愤,句句连愤,不仅书了愤之情,还点明了愤之源。今天我们学习陆游的这首诗,不仅从古代爱国诗人的情操上获得启示,而且可以从中学到高妙的抒情诗的写作艺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