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加息法下,如果分12个月等额偿还本息,企业所负担的有效年利率大约为报价利率的2倍。(参见教材392页)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从具体数量上看,正常标准成本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水平,实施以后实际成本更大的可能是逆差而不是顺差,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一种标准,因而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参见教材419页)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不能通过当前的管理决策行动加以改变的固定成本。例如,固定资产折旧、财产保险、管理人员工资、取暖费、照明费等,答案为选项D。其他三个选项都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参见教材428-429页)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滚动预算法又称连续预算法或永续预算法,是在上期预算完成情况的基础上,调整和编制下期预算,并将预算期间逐期连续向后滚动推移,使预算期间保持一定的时间跨度。(参见教材451页)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全年销售成本=5000×(1-20%)=4000(万元),年末存货=4000/4=1000(万元),四季度销售成本=4000/4=1000(万元),四季度预计的采购现金流出=四季度预计的采购成本=期末存货+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1000+1000-600=1400(万元)。(参见教材 454页)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计算经济增加值,需要对会计数据进行一系列调整,包括税后经营利润和投资资本。(参见教材469页)
二、多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2013年的营业现金毛流量=300+70=370(万元),所以选项A的说法正确;2013年的债务现金流量=90-75=15(万元),所以选项B 的说法正确;2013年股权现金流量=80-0=80(万元),2013年实体现金流量=15+80=95(万元),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2013年资本支出=370-60-95=215(万元),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参见教材68页)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多种证券组合的有效集是一条曲线,是从最小方差组合点到最高预期报酬率组合点的那段曲线。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参见教材104-106页)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才使用实际的利率计算资本成本:(1)存在恶性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已达到两位数);(2)预测周期特别长。(参见教材133页)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对于看涨期权来说,资产现行市价高于执行价格时,称期权处于“实值状态”(或溢价状态),资产的现行市价低于执行价格时,称期权处于“虚值状态”(或折价状态),因此,选项A是答案,选项B不是答案;由于在实值状态下,期权有可能被执行,但也不一定会被执行,所以,选项C是答案,选项D不是答案。(参见教材227-228页)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权益资本成本=5%+1.4×(10 %-5%)=12%,所以选项A的说法正确,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根据年税后利息和年息税前利润永远保持不变可知,年税前利润永远保持不变,由于平均所得税税率不变,所以,年净利润永远保存不变,又由于净利润全部作为股利发放,所以,股利永远保持不变。由于不增发或回购股票,因此,股权现金流量=股利,即股权现金流量永远不变。由于权益资本成本永远保持不变,因此,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股权现金流量/权益资本成本=股利/权益资本成本=净利润/权益资本成本=[1200×(1-25%)-800×6%]/12%=7100(万元),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6%×800 /(800+7100)+12%×7100/(800+7100)=11.39%,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参见教材288-289页)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比同一条件下的普通债券低,因此,选项D不是答案;可转换债券筹资的缺点包括:(1)股价上涨风险;(2)股价低迷风险;(3)筹资成本高于纯债券。(参见教材354-355页)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经营营运资本=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流动负债。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导致存货占用资金增加,增加经营流动资产,增加经营营运资本需求,所以选项A不是答案;市场需求减少,销售额减少会减少经营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即会减少经营性流动资产,选项B是答案;减少存货投资会减少经营性流动资产,选项C是答案;发行长期债券,偿还短期借款,不会引起经营性流动资产和经营性流动负债的变化,不影响经营营运资本需求,所以选项D不是答案。(参见教材357页)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技术生产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设备调整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相同,它包括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其他用量标准等,并且两者要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差异分析,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参见教材420-422页)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按一个月30天,一个季度90天计算,由于收账期为60天,所以第1天的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将在第61天收回,第10天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将在第70天收回,第30天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将会在第90天收回,第31天之后的本季度无法收回,只能在下季度收回,所以1月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将会在3月收回,2 月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将在4月收回,3月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将会在5月收回,也就是说当季销售当季收回1/3,下季收回2/3,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 企业期初的应收账款40万元是上年第四季度销售收入的2/3,即上年第四季度销售收入=40÷(2/3)=60(万元),所以选项B的说法正确;第二季度初的应收账款应该只包括第一季度销售收入中在第二季度收回的部分,即105×2/3=70(万元),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同理第三季度末的应收账款余额是第三季度销售收入的2/3,即120×2/3=80(万元),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参见教材453页)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在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时,市场价格减去对外的销售费用,是理想的转移价格,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协商价格往往浪费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导致部门之间的矛盾,部门获利能力大小与谈判人员的谈判技巧有很大关系,是这种转移价格的缺点,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采用变动成本加固定费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如果总需求量超过了供应部门的生产能力,变动成本不再表示需要追加的边际成本,反之,如果最终产品的市场需求很少,购买部门需要的中间产品也变得很少,但它仍需要支付固定费,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风险全部由购买部门承担了,而供应部门仍能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显得很不公平,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以全部成本或者全部成本加上一定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可能是最差的选择,因此,只有在无法采用其他形式的转移价格时,才考虑使用全部成本加成办法来制定转移价格。(参见教材485-486页)
2016年注册会计师科目报考分析及复习方法汇总
注会会计考试
注会审计考试
注会税法考试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