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P10)2.C(P30)3.B(P57)4.B(P96)5.B(P117)6.D(P146)7.B(P192)8.C(P210)9.B(P235)10.D(P269).11.B(P315)12.B(P361t)13.C(P405)14.B(P453)15.A(P480)1.[解析]A项是奥苏贝尔的作品,B、C两项是布鲁姆的作品。2.[解析] 中间型非正式群体介于正面型非正式群体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之问,没有明显的积极或消极作用。例如,经常在一起游玩、娱乐的学生小团伙。4.[解析]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是指心理年龄特征并不经常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可能完全不相同,在基本相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之下的儿童之间,甚至在不同社会生活条件之下的儿童之间,年龄特征总有不同程度的相同或相似。5.[解析]学习是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学习理论是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7.[解析]情意领域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接受、反应、评估、组织和价值的性格化。8.[解析]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又可把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是逆向迁移。9.[解析]弗洛伊德认为,动机性遗忘是与不快、不安和内疚相关的遗忘,其实质是一种压抑,是人们维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11.[解析]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的心理因素,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指向性。12.[解析]疲劳可以分生理的疲劳与心理的疲劳。生理疲劳包括肌肉疲劳与神经系统疲劳。肌肉疲劳是指肌肉在持续和重复伸缩之后能量减弱,工作效率逐渐减弱的现象。神经系统疲劳是指大脑神经兴奋消耗能量超过恢复过程而产生的疲劳。14.[解析]导听教学简称AT,是个别化教学的另一种完整的系统方法,由植物学家波思尔思韦特设计。15.[解析]效度是测量工具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因此在编制或使用测验时,应该首先考虑和评价它的效度。二、多项选择题
16.ABDE(P57~58)17.BCDE(P 165)18.ABCD(P256~257)19.ABDE(P344~345)20.ABD(P467)16.[解析]课堂交往障碍主要有:课堂语言障碍、课堂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角色地位障碍、交往技能障碍、课堂结构障碍。18.[解析]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影响迁移与保持的认知结构变量(指标);可利用性,原有的起固定作用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新旧观念的可辨别性。19.[解析]无意注意对学习活动是必要的。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原因和条件是:(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这可分为: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问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变化。(2)学生本身的状态。三、填空题21.(P26)班集体22.(P93)环境23.(P149)继起强化物24.(P185)心理过程25.(P240)工作记忆26.(P300)逻辑性27.(P385)50~7528.(P447)讲授法
教师资格证题库 |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 教育学资料 | 教育心理学资料 | 综合素质资料 | 教育知识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