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计算题
1.
【正确答案】 (1)该项资产交换涉及收付货币性资产,即补价400万元。昌盛公司的公寓楼在交换日昌盛锦秋两方都接受的公允价值应为10000万元(9600+400)。
对昌盛公司而言:收到的补价400万元÷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10000万元(换入股票投资公允价值9600万元+收到的补价400万元)=4%<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对锦秋公司而言:支付的补价400万元÷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10000万元=4%<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本题属于以投资性房地产换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对昌盛公司而言,换入交易目的的股票投资使得企业可以在希望变现的时候取得现金流量,但风险程度要比租金稍大,用于经营出租目的的公寓楼,可以获得稳定均衡的租金,但是不能满足企业急需大量现金的需要,因此,交易性股票投资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在时间、风险方面与用于出租的公寓楼带来的租金流有显著区别,因而可判断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同时,股票投资和公寓楼的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地计量,故昌盛、锦秋公司均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并确认产生的损益。
①昌盛公司:
换入的股票投资成本=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即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9600(万元)。
当期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交的税费=10000-(11500-4000)-10000×5%=2000(万元)。
昌盛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9600
银行存款 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75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4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115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500(10000×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0
②锦秋公司:
换入的公寓楼成本=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即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10000(万元);
当期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9600-8000=1600(万元)。
锦秋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 1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8000
银行存款 400
投资收益 1600
2.
【正确答案】 (1)X公司、Y公司与甲公司之间的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的入账价值=〔4000+(10000-8000)〕×6000÷(6000+4000)=360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Y公司的入账价值=〔4000+(10000-8000)〕×4000÷(6000+4000)=2400(万元)。
(2)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
累计折旧 8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 3600
——Y公司 2400
贷:无形资产 4000
固定资产清理 2000
(3)800/4000=20%<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产生现金流量的时间与产成品相比,产成品对外销售获得现金流量较快,该项交易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产生现金流量的时间不同,具有商业实质。
从Z公司换入的土地使用权的入账价值=4000-800=3200(万元)。
(4)
借:无形资产 3200
银行存款 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900
存货跌价准备 600
贷:库存商品 4500
3.
【正确答案】 A公司会计分录(支付补价):
(1)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交换:20/[20+(130+80+100)]=6.06% 由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为6.06%,低于25%,因此,这一交换行为属于非货币性交换,应按非货币性交换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2)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130+80+100+20+100×17%-90×17%=331.70(万元)
(3)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客运汽车的入账价值=331.70×[140/(140+100+90)]=140.72(万元)
货运汽车的入账价值=331.70×[100/(140+100+90)]=100.52(万元)
库存商品—乙商品=331.70×[90/(140+100+90)]=90.46(万元)
(4)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0
累计折旧 30
贷:固定资产—机床 140
借:固定资产—客运汽车 140.72
固定资产—货运汽车 100.52
库存商品—乙商品 90.4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3(90×17%)
累计摊销 1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10
无形资产 1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80×5%)]
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100×17%)
银行存款 2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26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库存商品—甲商品 80
B公司会计分录(收到补价):
(1)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交换:20/(140+100+90)=6.06% 由于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为6.06%,低于25%,因此,这一交换行为属于非货币性交换,应按非货币性交换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2)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140+100+90)-20+90×17%-100×17%=308.3(万元)
(3)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机床的入账价值=308.3×[130/(130+80+100)]=129.29(万元)
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308.3×[80/(130+80+100)]=79.56(万元)
库存商品—甲商品的入账价值=308.3×[100/(130+80+100)]=99.45(万元)
(4)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230
累计折旧 30
贷:固定资产—客运汽车 140
固定资产—货运汽车 120
借:固定资产—机床 129.29
无形资产 79.56
库存商品—甲商品 99.4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100×17%)
银行存款 2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30
主营业务收入 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0(90×17%)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10
借:主营业务成本 90
贷:库存商品 90
4.
【正确答案】 该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由于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A公司和B公司的资产交换属于涉及补价的多项资产的交换。
分析:A公司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合计=(300000-50000)+(600000-100000)+300000=1 050 000(元),公允价值合计=200000+500000+350000=1 050 000(元);
B公司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合计=(900000-100000)+(200000-90000)+(300000-60000)=1 150 000元,公允价值合计=800000+100000+240000=1 140 000(元)。同时,A公司支付给B公司90 000元补价。
A公司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合计+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1050 000+350000×17%+90 000=1199500(元)
B公司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合计+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150 000+0-90 000-350000×17%=1000500(元)
(1)A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A公司换入B公司办公楼应分配的价值=800 000÷1150 000×1199500=834434.78(元)
A公司换入B公司小轿车应分配的价值=110 000÷1150 000×1199500=114734.78(元)
A公司换入B公司客运大轿车应分配的价值=240 000÷1150 000×1199500=250330.44(元)
(2)B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B公司换入A公司厂房应分配的价值=250 000÷1050 000×1000500=238214.29(元)
B公司换入A公司机床应分配的价值=500 000÷1050 000 ×1000500=476428.57(元)
B公司换入A公司原材料应分配的价值=300 000÷1050 000×1000500=285857.14(元)
(3)A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750 000
累计折旧 150 000
贷:固定资产 900 000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834434.78
固定资产——小轿车 114734.78
固定资产——客运大轿车 250330.44
贷:固定资产清理 7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9500
原材料 300 000
银行存款 90 000
(4)B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50 000
累计折旧 250 000
贷:固定资产 1400 000
借:固定资产——厂房 238214.29
固定资产——机床 476428.57
原材料 285857.1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9500
银行存款 9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150 000
5.
【正确答案】 (1)东海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①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220+150+150×17%-90×17%=380.2(万元)
②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固定资产——×汽车=380.2×[280/(280+ 90)]=287.72(万元)
库存商品——N商品=380.2×[90/(280+90)] =92.48(万元)
③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250
累计折扣 3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贷:固定资产--车床 300
借:固定资产--×汽车 287.72
库存商品--N商品 92.4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0×17%) 15.3
贷:固定资产清理 220
主营业务收入 1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0×17%) 25.5
借:营业外支出 3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
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库存商品--M商品 180
(2)西南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①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280+90+90×17%-150×17%=359.8(万元)
②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固定资产——车床=359.8×[220/(220+150)] =213.94(万元)
库存商品——M商品=359.8×[150/(220+ 150)]=145.86(万元)
③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
累计折旧 150
贷:固定资产--×汽车450
借:固定资产--车床 213.94
库存商品--M商品 145.8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0×17%) 25.5
贷:固定资产清理 280
主营业务收入 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0×17%) 15.3
借:营业外支出 2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
存货跌价准备 80
贷:库存商品--N商品 180
6.
【正确答案】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六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或者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地计量,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在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时,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第一:编制甲公司会计分录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40/500=8%< 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150-30+120-60+300)-40+350×17%=499.50(万元)
(2)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办公楼的入账价值=499.50 ×[100/(100+ 110+220)]=116.16(万元)
轿车的入账价值=499.5 ×[110/(100+110+ 220)]=127.78(万元)
客车的入账价值=499.5 ×[220/(100+110+ 220)1=255.56(万元)
(3)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180
累计折扣 90
贷:固定资产--厂房 150
--机床 120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116.16
--轿车 127.78
--客车 255.56
银行存款 4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80
原材料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50 × 17%) 59.5
第二:编制乙公司会计分录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40/500=8%< 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150-50+200-90+300-80)+40-350×17%=410.5(万元)
(2)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厂房的入账价值=410.5 ×[120/(120+60+300)]=102.625(万元)
机床的入账价值=410.5 ×[60/(120+60+300)]=51.3125(万元)
原材料的入账价值=410.5×[300/(120+60+300)]=256.5625(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430
累计折旧 220
贷:固定资产--办公楼 150
--轿车 200
--客车 300
借:固定资产--厂房 102.625
--机床 51.3125
原材料 256.562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50×17%)59.5
贷:固定资产清理430
银行存款 40
注会会计考试 | 注会审计考试 | 注会税法考试 |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 战略与风险管理 | 综合阶段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