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1)2007年6月30日
实际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10 560.42×2%=211.21(万元)
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10 000×3%=300(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00-211.21=88.79(万元)
(2)2007年12月31日
实际利息费用
=(10 560.42-88.79)×2%=209.43(万元)
应收利息
=10 000×3%=300(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00-209.43 =90.57(万元)
(3)2008年1月1日摊余成本
=10 560.42-88.79-90.57=10 381.06(万元)
12.【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或重分类的金额较大且不属于例外情况,使该投资的剩余部分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企业应当将该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投资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1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重分类日该剩余部分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而不是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1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附追索权情况下的应收债权贴现,该笔债权的贴现做为短期借款处理: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短期借款——利息调整
贷:短期借款
15.【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价值,所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入账价值=50 000×(10-1.5)+3 000=428 000(元)
16.【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公司应确定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21-10×0.1+0.15=20.15(万元)
17.【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每股成本=(56×5-10)÷(56+14)=3.86(元)
18.【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不确认损益,而是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所以应选D。
19.【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借:可供出售融资产 1 372.5(150×9+22.5)
贷:银行存款 1 372.5
借:银行存款 56.25(150×3.75÷10)
贷:可供出售融资产 56.25
借:资本公积 78.75[(1 372.5-56.25)-150×8.25]
贷:可供出售融资产 78.75
借:银行存款 1 050(150×7)
投资收益 266.25
贷:可供出售融资产 1 237.5(1 372.5-56.25-78.75)
资本公积 78.75
20.【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所以选项C不正确。
21.【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2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企业采用不附追索权方式将其持有的应收账款出售给银行,出售损失应在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
借: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
其他应收款
贷:应收账款
2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A,以附追索权方式出售的金融资产,不应该终止确认;选项B,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约,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一项重大的价内期权,不应该终止确认;选项D,将金融资产转移给其子公司,站在集团角度看,其并没有转移,所以不能终止确认。
2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企业将应收票据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申请贴现的企业应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注会会计考试 | 注会审计考试 | 注会税法考试 |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 战略与风险管理 | 综合阶段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