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安信公司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业务如下:
(1)2006年1月1日,安信公司从股票二级市场以每股33元的价格购入华康公司发行的股票200万股,占华康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对华康公司无重大影响,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50万元。
(2)2006年5月10日,华康公司宣告发放上年现金股利1 800万元。
(3)2006年5月15日,安信公司收到现金股利。
(4)2006年12月31 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29.25元。安信公司预计该股票的价格下跌是暂时的。
(5)2007年,华康公司因违犯相关证券法规,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查处。受此影响,华康公司股票的价格发生下跌。至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每股13.5元。
(6)2008年,华康公司整改完成,加之市场宏观面好转,股票价格有所回升,至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上升到每股22.5元。
(7)2009年1月31日,安信公司将该股票全部出售,每股出售价格为18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编制2006年1月1日安信公司购入股票的会计分录。
(2)编制2006年5月10日华康公司宣告发放上年现金股利时,安信公司的会计分录。
(3)编制2006年5月15日安信公司收到上年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4)编制2006年12月31日安信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
(5)编制2007年12月31日安信公司确认股票投资的减值损失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08年12月31日安信公司确认股票价格上涨的会计分录。
(7)编制2009年1月31日安信公司将该股票全部出售的会计分录。
(1)编制2006年1月1日安信公司购入股票的会计分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6 750(200×33+150)
贷:银行存款
6 750
(2)编制2006年5月10日华康公司宣告发放上年现金股利时,安信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股利 90 (1 800×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90
(3)编制2006年5月15日安信公司收到上年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90
贷:应收股利 90
(4)编制2006年12月31日安信公司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1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10(6 750-90-200×29.25)
(5)编制2007年12月31日安信公司确认股票投资减值损失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3 960 (6 750-90-200×13.5)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1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 150
(6)编制2008年12月31日安信公司确认股票价格上涨的会计分录。
确认股票价格上涨=200×22.5-(6 750-90-810-3 150)=1 800(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 8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 800
(7)编制2009年1月31日安信公司将该股票全部出售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3 600(200×1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 160(810+3 150-1 8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 8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6 660
投资收益
900
4. 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06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5年期、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1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A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 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1005.35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A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实际利率为6%。假定按年计提利息。2007年12月31日B公司发生财务困难,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30万元(不属于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2008年1月2日,A公司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为925万元。2008年2月20日,A公司以890万元的价格出售所持有的B公司的债券。
要求:编制A公司从2007年1月1日~2008年2月20日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1)2007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000
应收利息
50 (1 000×5%)
贷:银行存款
1 015.3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4.65
(2)2007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利息
50
(3)2007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 000-34.65)×6%=965.35×6%=57.92(万元)
应收利息=1 000×5%=5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7.92-1 000×5%=7.92(万元)
借:应收利息
5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92
贷:投资收益
57.92
摊余成本=1 000-34.65+7.92=973.27(万元)
减值损失=973.27-930=43.27(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43.27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43.27
2007年年末的摊余成本为930万元。
(4)2008年1月2日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1 000-34.65+7.92-43.27=930(万元)
公允价值为925万元,应确认的资本公积=930-925=5(万元)(借方)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43.27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6.73(34.65-7.92)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75
(5)2008年2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89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75
投资收益
3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借:投资收益
5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
四、综合题
1. 九州公司于2009年3月10日以每股5元的价格(含长虹公司按照每股0.2元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购买长虹公司发行的股票500万股,另支付交易费用3万元,九州公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3月12日收到现金股利;11月10日九州公司以每股5.6元出售股票300万股,另付税费1.20万元;12月31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5.3元;2010年7月26日以每股4.8元,出售股票100万股,另付税费2.80万元。
要求:编制九州公司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1)3月10日购买股票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 403(2 500-100+3)
应收股利
100(500×0.2)
贷:银行存款
2 503
(2)3月12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100(500×0.2)
贷:应收股利
100
(3)11月10日九州企业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1 678.8(300×5.6-1.2)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 441.8(2 403×300÷500)
投资收益
237
(4)12月3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98.8[200×5.3—(2403-1441.8)]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8.8
(5)2010年7月26日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477.2(100×4.8-2.8)
投资收益
52.8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480.6 [(2403-1441.8)×100/200]
——公允价值变动
49.4 (98.8×100/2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9.4
贷:投资收益
49.4
2. 海昌公司有关金融资产的资料如下:
(1)2008年1月1日, 购入面值为100万元,年利率为6%的A债券。取得时,支付价款106万元(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利息6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0.5万元。海昌公司将该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2008年1月5日,收到购买时支付价款中所含的利息6万元。
(3)2008年12月31日,A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06万元。
(4)2009年1月5日,收到A债券2008年度的利息6万元。
(5)2009年4月20日,海昌公司出售A债券,售价为108万元。
要求:编制海昌公司有关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1)购买债券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000
应收利息
60 000
投资收益
5 000
贷:银行存款
1 065 000
(2)收到购买时支付价款中所含利息
借:银行存款
60 000
贷:应收利息
60 000
(3) 2008年12月31日,A债券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000
(4)2008年底确认应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 60 000
贷:投资收益 60 000
收到A债券2008年度的利息时(持有期间):
借:银行存款 60 000
贷:应收利息 60 000
(5)2008年4月20日,海昌公司出售A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1 08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60 000
投资收益
20 000
同时,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余额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至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000
贷:投资收益
60 000
注册会计师考试频道精心推荐:
注会会计考试 | 注会审计考试 | 注会税法考试 |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 战略与风险管理 | 综合阶段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