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6年4月25日国内时事政治,更多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年4月25日国内时事政治
【上市公司高管千万年薪绝迹 土豪式分红频现】
银行高管降幅接近50%
千万年薪,这曾经是A股上市公司高管高薪的代名词。2014年,曾经有6家公司9位高管的薪酬过千万。不过,伴随着国有企业纷纷实行高管限薪,2015年,上市公司中高管们的千万年薪已几近绝迹。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土豪式分红引爆市场……
【安徽31名考生硕研招生考试违规被通报 作弊25人】
记者从安徽省教育厅获悉,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省在16个市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共设21个报考点。考试期间,共查获违规考生31人,其中违纪6人,作弊25人。
省教育厅表示,为严肃考风考纪,根据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有关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给予25名作弊考生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的处理,给予6名违纪考生取消单科考试成绩处理。
【官方:安徽滁州公务员考试不存在提前拆封泄题】
针对网民发帖称,安徽滁州一公务员考点试卷密封袋的疑问。安徽滁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应称,考场试卷袋不存在被提前拆封泄题问题。
【公务员联考被曝泄题 考生:试卷袋封条考前已撕开】
监考老师准备把装试卷的信封封条撕开,没有想到发现封条已经被撕开了”,小王说。考试院工作人员赶到后检查认为,试卷没有太大问题,并不是完全拆封的状态。因外包装完整,据此判断试卷没有被拆封。10分钟以后,考试正常进行了。
【中纪委:具公职身份党员不得经商 一般党员不受限】
【条例原文】第八十八条 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活动,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经商办企业的;
(二)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或者证券的;
(三)买卖股票或者进行其他证券投资的;
(四)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的;
(五)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的;
(六)有其他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活动的。
【模拟案例】胡某,某市农业局局长,中共党员。一年,胡某的大学同学李某来到胡某所在城市,打算在这里成立一家贸易公司。由于人生地不熟,李某找到胡某,请他出谋划策。在合计的过程中,胡某觉得这是一个赚钱良机,便决定和李某合伙。随后,胡某出资50万元,以其弟弟身份,与李某合伙注册了一家公司。在之后两年多时间里,胡某一直参与公司经营,获利数十万元。
现实中,个别党员干部违反有关规定,一边在公家上班,拿着工资;一边自己经商办企业,当起老板。这种行为看起来一举两得,却有违《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终将得不偿失。
“具有公职身份的党员干部经商、办企业,会大量占用工作时间和精力,且容易导致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危害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湖北省纪委案件审理室干部孙永军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党和国家都禁止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2010年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2011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实施办法》以及原《党纪处分条例》和公务员法都有类似的规定。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八条在原条例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作出了更为明确的禁止性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八条,并不禁止党员正常的经商办企业行为。“第八十八条规范的主体主要是党和国家机关中具有公职身份的党员,一般党员通过诚实劳动,经商办企业,并不违反本条规定。”孙永军说。
“本案中,胡某身为市农业局局长,属于具有公职身份的党员领导干部,其假借亲属名义与他人一起开办公司,并长期参与公司经营活动,属于明显的违规经商办企业行为。”孙永军表示,应当按照《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八条的规定,视其情节、造成的后果,对其进行相应的党纪处分。
“身份即是责任。”专家建议,具有公职身份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职责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做“既当官,又经商”的“赔本”买卖。
【公务员多省联考疑泄题 浙江人社厅:不是浙江真卷】
4月23日,全国26个省份公务员笔试如期举行。然而,就在考试结束当晚,“公务员联考泄题”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23日晚,江西省人社厅回应称:“省人社厅高度重视,正在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与此同时,24日中午浙江省人社厅发布公告称:“网上上传的图片不是浙江省的真卷,具体情况将进一步核实。”
【企业养老金费率下调 十省被拒因养老金结余吃紧】
呼吁已久的养老保险降费终于放出了大招。
4月22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按照国务院阶段性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的要求,全国21省市都符合这一条件,其中除上海是从21%降至20%外,其余包括北京在内的20个省,其企业养老保险费率将从原来的20%降至19%。
“客观来说,降低1个百分点的养老保险费率,短期难以解决企业燃眉之急。”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这一调整的更长远的意义在于,最大头的养老保险首次在全国多数省份内都作出了调整,这有利于激活企业运营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
按照人社部测算,如果养老保险费率所有调整政策都到位,符合条件的地区全部能够按照规定来降费率的话,大概每年可以降低企业成本386亿元 。
【5省份国企限薪 负责人总年薪不得超过职工8倍】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向媒体公开表示,自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施以来,企业负责人的基本年薪目前已经按照有关薪酬审核部门核定的标准发放。人社部将督促各薪酬审核部门抓紧核定2015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的绩效年薪,并且按要求在本单位和企业官方网站等公开渠道向社会披露。
在地方层面,记者梳理发现,全国31个省份自去年以来都陆续实施省管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今年,海南、甘肃、广西、西藏四个地方也公开表示,相关改革方案已出台实施。有的省份还配套出台了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办法,以及规范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等相关文件。
据公开资料,在全国各地实施的改革中,有河北、山西、山东、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海南、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等25省份向社会公开了他们的改革方案,对省属国企负责人的薪酬进行限制。
从这些方案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地区都将国企老总的基本年薪限制在了企业职工的2倍以内;同时引入任期激励收入,将包括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在内的3部分收入限制在了8倍以内。限制幅度最大的宁夏,将企业老总的全部年薪限制在了职工的5倍左右。
推荐阅读:
考研大纲 | 考研经验 | 考研真题 | 考研答案 | 考研院校 | 考研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