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一直都是考生们最头疼的科目,究竟该如何答题呢?如何才能拿到高分呢?详情请看留学群司法考试频道为您提供的“2016年司法考试备考经验分享(网友版)”,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更多司法考试资讯、考点、试题详见本频道。
一般来说经验都会有这样一个逻辑,即只要是通过了则之前做的一切都是有效的,反之则一切均为无用功,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做法对后来人是无用甚至是有害的。因此在下文中我会对自己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作一下反思,尽量做到客观,虽然我知道这个难度会比较大。欢迎批评指正。另,我是某政法院校的法本应届,个体情况不同,望各取所需。
1、备考时间。
我用了整三个月的时间集中复习,每天的复习强度在8-10 小时左右,隔半个月会给自己放一两天假这样。大家可能会关心我之前的基础如何,以给自己做个参照,这里可以简略的说一下:之前也说过了,我在某政法院校读了三年的法学,专业课成绩属于偏上,但对于法学的知识了解也仅限于平时每节课都去上的程度,课下是不会自己再做深入研究或者记忆的。所以到大三结束基本上我就只有一个法律体系的框架在脑子里(或者说是所谓的法律思维),至于里面的东西则是残缺不全的,比如民法什么的就是一团浆糊,几个术语比如形成权、选择之债等等都搞得不怎么清楚。
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校园里司考的气氛已经比较浓了,经常可以看到教室桌子上放着本李建伟的《民法60讲》,不过每次看到我都深不以为然,具体原因会在后面谈到。从过年后到6 月初的这几个月里都是用零散的时间看了刑法的总则和人身、财产两章,因为之前自己学的是旧理论,对于新理论的接受不是很有信心,所以就买了本柏浪涛的《刑法攻略》,配合刘凤科去年的音频先听了起来。后来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明智的一件事情。我会在“教材、录音选择”里具体说。
另外我们学校大三下半学期有三门专业课,国经、国私和知产。所以这三门课最后的期末复习就是听录音+背书,加上考试内容和司考差不多,所以这三门小法的复习任务算是轻松了些。
以上三段就是我的全部基础,我个人比较同意战线不要拉得太长这个说法的,4、5 月足够,反正再长的话我是肯定不能忍受的。。。如果是非法本的话可以再加两个月的时间打基础,这里的基础不是说法律规定记住了多少,甚至也不一定要知道多少法律概念和术语因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忽悠人的,而是说法律人或者说得俗点,司考出题人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并不像听上去那么玄妙,在本质上这和做小学应用题的思路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司考的整个思维体系要复杂得多。这个是要从不断做题中体会的,恕实在无法用语言表达。
在前期可以先在论坛的司法考试茶馆或首页的司法考试经验频道看些备考经验,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这就是所谓“先利其器”的工作。参加司考的人想必都是经历了不少大大小小的考试了,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所以各种经验也都是一家之言,大家若觉得不以为然的大可一笑而过,包括对我这篇文章。
但一旦定下了自己的战略就不要再轻易修改。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战略”,这包括大体的准备比如是否报班、用那套参考书、是否先啃三大本等等。。。而其余的具体复习计划是需要时刻变化的。
2、是否报班。
我给的答案是:坚决不报班。一些帖子可能会说报班的种种好处,列举一下无非就这几个:名师上课、专业老师辅导、有学习的氛围、可以跟着复习计划走、有同学可以交流。我可以在此一一驳斥~至于对于听盗版录音的道德谴责,也只有买全套正版三大本和专题讲座的人有这个资格,更何况为数不少的报班同学也听了不少的其他机构的录音。
(1)所谓名师上课:大家都知道纯粹是扯淡,任何一个培训机构的任何班次都无法保证全程提供最优秀的老师(且不说对于单个考生来说实际上没有最优秀只有最适合的老师)。在家听录音自由度非常高,选择范围很大,完胜。
(2)专业老师辅导:这个所谓“班主任”的制度我自己没有接触过不敢妄下结论,不过只想说一点:搞懂老师讲义上的题目和真题已经完全足够,根本没有必要去钻牛角尖,而有个老师在那里让你问,无疑是助长了做这种愚蠢举动的冲动。
(3)学习氛围:有句话说报班一半的钱都花在买环境上了,报班的学习气氛好这点不能否认,不过其实这所谓的“气氛”也是因人而异的。准备司考时大家的神经都很紧张,而人一紧张就很容易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而当一大群紧张的人聚在一起时,这个力量更是庞大的,我反正是讨厌这种感觉的~而从另一面来说,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连这点起码的自制力都没有需要别人来管着自己,不是件很可笑的事情吗?说得重些,这个考试承载了多少人的职业目标和理想,难道这还不足以让我们停止无止尽地玩游戏刷微博,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前面翻着即使是砖头般天书般的书?没有一个理想是太过远大不切实际的,有的都是自己的懒惰和借口。然后再问自己为什么居然心甘情愿用这数千甚至上万元的代价去承认自己缺乏自制力这个事实?太可悲了不是么。
(4)复习计划:这个在后面会详述。培训班不可能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因此只剩下了两种可能:被培训班的计划牵着鼻子走而丧失对自我的评估和判断,或者疲于在两者之间平衡。前一种人注定是很难通过的,后一种人就要看其精力是否充沛了。当然还有第三种就是放弃培训班的计划,如此则关于这点的好处本身就不存在了。#p#分页标题#e#
(5)同学之间的交流:司考路上有人一起互相加油鼓励减减压还是挺重要的,但如果说什么讨论交流的话到并不一定有太大的用处。因为大部分人往往是无法掌握好这个度的,说着说着就变成了扯淡,反而浪费时间。。。偶尔的放松当然没问题,但如何区别讨论和闲聊又变成了另一个问题。另外,除非在自己身边的那个同学是绝对的牛人和权威,或者你有不加思考全盘接受他人思想的习惯,那么讨论到最后的结果可能只是大家发表了一通自己的看法而没有最终解决问题。
3、 关于复习计划。
很多人会求复习计划,我原先也列了一个计划,后来很难照着执行,慢慢地就弃之不用,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原因如下,限于表达能力这段可能会比较绕,没耐心就跳过吧:因为即使是全天复习,其实一天也做不了什么事情,所以日计划几乎是不需要的。
如果是集中听录音的话,光边听录音边做笔记就要花2-3 天的时间,在这期间我基本是不干其他事情的也不需要,因为听课本身就是件比较轻松的活了。我一般是听完一门课就做一些相关的题目,有时懒得做题就直接开始下一门课了,所以有时候一个星期下来也没有做多少事情,用不着计划些什么。而到后期则是大量做真题和穿插听录音,也没有太复杂的,脑子里装下计划没什么问题,不用一本正经地写出来。
复习计划只要有个大概的框架就可以,用我自己做例子:
(1)6-7月打基础的第一轮复习。这个阶段不要贪图快,把每一门部门法里需要掌握的东西都过一遍,当然法制史、宪法之类的可以先放一放。我自己是听录音+看讲义足够,没有留时间给看那些本厚厚的辅导书;
(2)7月下旬开始第二轮复习。在的司法考试题库做真题,找到自己薄弱的学科和薄弱的知识模块,对照讲义看,不行的话重新听一遍或者找其他的老师听。这一阶段要求快速把司考要考的所有学科的所有内容过一遍,包括宪法什么的,做到心里有数,有的放矢。我在这段时间的复习是比较随意的,经常就是想到哪门课了就翻一下讲义,累了就听课,自己非常没有感觉的部分,翻一下专题讲座之类的辅导书,把相关的章节仔细看掉。一个月下来做完了第一遍真题,过完了所有的科目,这时候总算是有点底气了。
(3)8月中旬开始最后的冲刺。这个阶段就是在司法考试题库大量的做题,包括真题和课件里老师出的题。
讲解录音还是建议听一下的,除非实在没有时间,因为讲课的信息量是单纯的题目所不能比的。并且从这个阶段开始时就要重视卷一和卷四,不要等到9月之后,那时的心情很容易急躁,如果之前准备充分的话,9月会爆发出比较大的能量,反之则可能变成熬日子了。
(1)三大本。我还是备了一套,当然用上的时候不太多。不过鉴于对今年真题的分析,三大本的地位似乎会越来越重要。反正盗版的就几十块一套,厚厚的三本,第一卷在后期还是会用到的,因此舍得这几个钱的话还是买一套放着吧。
(2)教材。比较流行的是众合的一套讲义6本(7本),我也买了,但实际上用到的只有《民法60 讲》和行政法部分,其余的连翻都没翻过,这样看来似乎还是买套三大本来得合算。。。教材里我用得最多的是柏浪涛的《刑法攻略》,这本书相比于众合袁登明的那本的确上了不止一个档次,可以说是前期上手新理论的必备。当然刘凤科今年的讲义终修成正果达到了近400 页,就差出成书了,打印下来代替柏浪涛的也可以,就看准备跟着谁听课了。柏的理论偏温和,但我更容易接受刘大帝的理论。。。
(3)法条。这个必须备一套,大家都用指南针的,我也跟风了,的确很好。指南针法条我觉得最有用的地方在于两点:重点法条有绿底+星级;重点字词下有波浪线。其他的什么牛刀小试我觉得很傻。。很多就是抄的真题。至于其他机构出的因为我连见都没见过,就不能评判是不是好了。法条买来后可以用标签在页边做出每门大法的索引,这个可以节省非常多的时间。
(4)真题。必备,最好是两套。我买过两种版本的真题,一种就是张能宝的分学科真题,还有就是众合白皮的分年真题,司法考试题库内分年真题和分科真题都有,需要上网才可以做题。就说下这三个吧:
A. 张能宝真题。这个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啰嗦啊,一段解析五六百字其实用两句话就可以概括,有的所谓的“总结”看讲义就可以而且比他全,实在是鸡肋。最致命的是解析很自以为是,动不动用一个“我们认为”就把司法部给的答案给改了。。。这种改官方给出的答案的行为比较愚蠢,比那些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还是坚持根据答案乱扯一通的都不如,因为这实际上和官方的思路是相悖的,贻害无穷。所以这套我做了几本就给扔了。
B. 分年真题。我还是强烈推荐买这种的,至于哪家到是无所谓,众合家的我用下来还是可以的,整体的编排比较合理,答案和解析分开。解析里有错,但实际上哪家出的都不能避免这个问题。我06 年开始的6 套真题做了两遍。一般是以一卷为单位做,后期一天可以做两张卷子。这个的好处在于知道每个法在司考中占的比重和知识点的分布,这个当然老师在讲课中会说,但听来的和自己摸索出来的感觉还是有差异的,毕竟坐在考场上的是自己。
C. 因为就买了一本分年的真题,如果第二遍做的话难免会有些影响,所以我花了88元在买了个中级VIP的账号,可以基本无限制的做题(包含分科真题和分年真题),自动评分,带解析,真题做几遍都没有影响了,总体来说还是挺值的,当然不花钱也是能在司法考试题库免费做题的,就是似乎每天会有数量的限制。#p#分页标题#e#
2011年考完后大家都说真题的重要性下降了,这个说法我还是深不以为然的。准备一门考试不做题的话干什么?背书?背讲义?还是背法条?不要忘记教材和讲义都是根据真题的出题点编的,永远不可能走到考试的前面,除非谁有勇气背下三大本。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听了课后做真题非常顺而到真正的考试就觉得题出偏了,因为讲义本身涵盖的就是真题的考点。背法条在后期查缺补漏的时候很重要,特别是新法。说是“背”,其实只要看过脑子里留个印象、到时候看到题能选出来就可以,不用像做简答题那样扳着手指一二三四点都数出来的程度。真题的作用在于发掘那些“重者恒重”的考点的各种考察角度和程度,以及最重要的:出题人的思路。这里没什么玄妙的东西,出题人肯定会有他的思路,举个例子,大家做题时肯定会碰到的问题就是“想多了”,这其实就是一个对题目考察内容和程度的把握问题。之所以发生“想多了”就是因为我们做题时以为的和出题人实际想考察的内容出现了偏差,有重合的部分,但并不完全一致。这在做单选题时可能用排除法也能做出来,而到多选时就不可避免地杯具了,这也是为什么有得多选者得司考一说。
(5) 其他。
其他的辅导书我买了的有:
A.万国的卷一、卷四突破100分 两本在后文“卷一与卷四”详述
B.万国《大纲送你90分》
这本书在司考的大纲出来以后不久就有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一本书,与下面法律出版社的那本推荐两本里至少备一本,平时有空就看看,考前一星期如果烦躁得不知道干什么的话看这个不会吃亏。
C.法律出版社的《新增考点,法条精讲与模测》
法条+习题的模式,题目比较简单,基本是考法条原话不用转弯,这也符合司考新法条的考察方式。到后期冲刺班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老师的针对新增考点的题就是从这本书上抄的。
D.一本大纲。这个可以用电子版,没有问题。
(6)外一篇:《民法60 讲》
这本书的名气可以说是对于任何一个法学学子都是如雷贯耳,说他“人手一册”也没有任何夸张。我曾经也对它顶礼膜拜,以至于11年的那本掉了之后还曾焦虑地想要重新买一本,似乎没了最新版的这本书我过司考的可能性就忽然下降了。还好我抑制住了这个冲动,凑合着用了10年的。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来越觉得整本书就是扯淡,其废话之多、体系性之差真是同类书中罕见。可能对于初次接触法律的人来说还算写得所谓“深入浅出”,但对于法本而言真的不值得像我在校园里看到的同学们那般时时刻刻在上课时、在食堂里、在自习室里都捧在手里仔细研读。。。总而言之,这本书可以有,但没有必要把它放在任何高于其他辅导书的位置。
(7)外二篇:模拟题
有些人很反对做模拟题,认为和真题的思路不对,会起误导作用。我自己是做了比较多模拟题的,包括三校AB卷和指南针AB卷以及一些零散的万国红腰带、密卷什么的,当然这都是在我真题做完两遍的情况下的,如果连真题都没做完,那模拟题真的是碰都不要去碰。
做这些培训机构出的模拟卷不用太过当真,就当是查缺补漏用的,因为他们比较喜欢出些偏门的知识点以显示自己的水平,这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戒骄戒躁是很重要的。我有过众合卷子的卷一做了70分的惨剧,也有把指南针A卷前三做了300分的日子,多一笑而过了,只要能从中发现自己原来不曾注意或者记住的知识点,那这套卷子做了就值了。毕竟犯错是学习的最佳途径。
司法考试考试真题 | 司法考试辅导 | 司法考试题库 | 司法考试动态 | 司法考试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