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高考网为大家提供蒙曼:古代"高考"评分 唐朝讲韵 清朝看理法辞气,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蒙曼:古代"高考"评分 唐朝讲韵 清朝看理法辞气
又是一年高考时。虽然如今的高考内容丰富,既有语文数学外国语,又有物理化学史地政,和古代科举已经大异其趣,但有道是"得语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语文",所以还是有很多人把今天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联系起来。写得好,蟾宫折桂;写不好,名落孙山。那么,问题来了:怎样写才叫好?古代科举,可有什么评分标准?
答案当然是有的,但是各个时代却并不相同。就以最出名的"进士科"为例,科举开创时代的唐朝和科举没落时期的清朝,评价标准可是差别不小。
唐朝进士科的评分标准是什么?用一个字来表述,就是"韵"。唐朝进士科分为杂文,贴经,策问三场,杂文考诗、赋、箴、铭一类美文的写作,贴经考儒家经典记诵,策问则是对时政发表高见,相当于现在公务员考试的申论。
唐朝科举 资料图
后来,因为经典记忆太机械,而时政又容易被考生猜题,事先狂背范文,所以,最后的焦点集中在了杂文一项上。而杂文之中,又以诗为多。为什么?因为唐朝考的全是格律诗,而格律诗有固定的格式,押固定的韵脚,容易判分。一个考生,如果"犯格",也就是平仄不通;或者"犯韵",也就是在非韵脚的地方用上了同韵的字,那基本就与中举无缘了。如果考官居然胆敢录取在格韵上犯了错误的考生,在复审的时候一旦查出,就要受到严厉惩罚,甚至为此丢官。
这样看来,祖咏那首著名的《终南望余雪》能让他考上进士,主考官真是冒了大险,也开了大恩,因为这首诗毛病太多了。什么毛病?
首先就是字数不够。按照当时的考试规定,祖咏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合计60字;而他只写了"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四句就交卷,合计20字,严重不合规矩。
第二个毛病是"犯格"。按照近体诗的格式,这首诗的前两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可是祖咏写的"积雪浮云端"一句,"浮"字是平声,句尾三个平声连在一起,在当时的考官看来,该是多么刺眼啊。虽然最后因为立意悠远,余味深长而破格录取,但在当时,可绝不是广大学子可以效法的正道。正因为唐代科举这种严格限韵,形式大于内容的评分标准,所以,有些仁慈的考官居然把韵书带到了考场,让考生在交卷之前先翻翻韵书,检查检查错误,来得及的话,还可以修改一下,不要一字误终身。
唐代科举内容高于形式,清代又如何呢?众所周知,清朝八股取士,本身就是形式主义的产物,好比带着镣铐跳舞。但是,尽管如此,好文章和坏文章还是有区别。怎么区别?清朝的考官大人主要从"理、法、辞、气"四个方面评价文章,而评价标准,则是"清真雅正"四个大字。
先说"理"。"理"就是道理,也就是儒家纲常伦理。八股文既然是代圣人立言,当然不能讲歪理邪说,所以理的标准就是"正",要讲孔孟之道,还要讲得尽情切理。
再看"法","法"就是文章的章法,也就是运用八股的起承转合,把文章的主题如剥茧抽丝一般讲清讲透的能力。
"辞"是文采,也就是文字表达能力。要知道,八股文在内容、格式固定之后,能够发挥的地方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文采是否能够高人一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八股文是议论文,对文采的要求当然不是情节感人,也不是辞藻华丽,而是重在言之有物,用典文雅,此外还要词句铿锵,这样才能吸引考官的眼球。
最后是"气"。所谓"气",其实是文章的整体气象。一篇文章,如果立论雅正,结构严密,辞气激昂,自然就会有一种气象,让人精神一振。古人特别重视"气",认为通过文气可以观摩人品,所谓"气清者,品必清;气浊者,品必浊"。
要知道,科举可是用来选拔官员的,一个未来的官员,若是能够道德严正,思维清楚,文字清通,还能有良好的全局意识,也就算是政府心目中的合格人才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八股取士也并非一无是处。
总的说来,因为思想无定见,而形式有章法,所以为了评分方便,科举考试一直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但是,从唐到清,统治者也一直试图把自己认可的价值观渗透到考试当中,让考试塑造考生,这也算是科举考试的一贯旨趣了。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2016高考热点聚焦 | |||
高考志愿填报 |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 征集志愿 |
一本分数线 | 二本分数线 | 三本分数线 | 专科分数线 |
一本大学排名 | 二本大学排名 | 三本大学排名 | 专科学校排名 |
文科热门专业 | 文科大学排名 | 理科热门专业 | 理科大学排名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