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高考网为大家提供朋友圈高考满分作文漫天飞 相信你就上当了,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朋友圈高考满分作文漫天飞 相信你就上当了
最近几天,微信朋友圈里充斥着一篇篇所谓的高考满分或零分作文,让不少考生和家长或喜或忧:高考作文这么快就评出分了?朋友圈那些文章,是如何拿到满分的?又为什么遭遇零分的?带着读者的这些疑问,重庆晚报记者昨日进行了调查。
家长质疑 考生作文为何流出阅卷场
前天,一位考生家长给重庆晚报微信公众号留言称,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篇今年高考的零分作文,主题是论如何提高语文素养,“感觉高考才结束几天,怎么就有考生作文流出阅卷场呢?”
重庆晚报记者通过手机查找,发现所谓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或零分作文,在一些知名微信公众号上都找不到,只在一些企业或私人微信号上出现。从文笔来看,这些作文写得比较粗糙,立意不算高,有的内容甚至背离题目本意。
重庆晚报记者注意到,在这些微信公众号披露的作文中,以“考试得分不同待遇也不同”和“如何提高语文素养”两个题目而作的满分作文或零分作文最多。其中,在一个不知名的微信公众号中,一篇《2016年语文零分作文<没时间提高语文素养>》阅读超8万次,转发超1万次,关注度相当高。
现场调查 手机拍下作文可能性为零
每年高考,最受关注的科目之一就是语文,其中作文的关注度又最高。那么,高考作文是怎样批阅的?
12日,重庆晚报记者在市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打探高考阅卷场。采访中,重庆晚报记者被要求与阅卷房内的老师保持一定距离,且不允许进行任何交流。阅卷老师包括手机在内的个人物品,都被要求存放在阅卷房外。因此,阅卷老师用手机拍下考生作文带出考场的可能性为零。
阅卷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所有高考科目的阅卷工作都是同时进行的,不存在某一科目先阅或者后阅的情况。11日至12日,全市有80万余份试卷在机器扫描中,作文阅卷刚刚开始。“微信上流传的外省市满分作文或零分作文,我们不清楚具体情况。但在重庆阅卷场内,阅卷老师都不准把作文带出阅卷场。”该工作人员强调,所有阅卷老师在阅卷前都签订了保密责任书,泄露保密内容将被追责。
阅卷场负责人、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张自力教授明确表示,作文试卷不可能让阅卷老师带出去,至于阅卷结束后是否公开优秀作文,由市教育考试院决定。
老师说法 纪律严明不容作文外泄
至于会不会有老师看到好作文就抄录下来带出考场,这位老师说,与平时在校批改作文不同,高考阅卷场的工作量相当大,加上保密的纪律约束下,根本不可能出现还在阅卷期间就有满分或零分作文外泄的情况。
另外一位老师介绍,每年高考结束后会有一些刊物刊登部分省区市的满分作文,他偶尔也会关注。但现在阅卷还未结束,出现在微信朋友圈里的所谓满分作文或零分作文,真实性值得怀疑。
网传满分作文
一个孩子第一次考试100分,脸上一个吻痕,第二次考了98分,脸上一个掌痕;另一个孩子第一次考试55分,脸上一个掌痕,第二次考试61分,脸上一个吻痕。
我想的是,第三次呢?第四次呢?只要分数有波动,孩子的待遇就有波动。
……
——摘自自媒体微信号“正能量励志”、“心泉成长”等,文章被冠以《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的标题。
网传零分作文
十几年寒窗苦读,终于熬到高考。当我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时,竟不知如何下笔才能博得阅卷老师的喜爱。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之前准备的作文是故事类材料作文,没想到高考作文会让我们写这个应该由教育专家来思考的问题。
第二,根据作文素材的三个方面来看,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语文教育大部分只有课堂教学,后两者基本没时间去实践,如果本身就不喜欢文学,更不会在课外去接触语文了。
……
——摘自自媒体微信号“北京文艺网”等,文章被冠以《2016年语文零分作文<没时间提高语文素养>》。
分析
个别微信号造假 只为吸粉后赚钱
既然阅卷场里泄露出作文的可能性基本为零,那么当下那些微信公众号里所谓的满分作文或零分作文从何而来?为何而来?
市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百货服装类微信公众号经营者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微信号出现这种造假情况,目的往往只有一个——吸引粉丝!俗称吸粉。在粉丝达到一定数量后倒卖公众号,可以赚上一笔。前段时间微信朋友圈里比较流行的领取法国品牌香水、领取天堂伞等,就是这种情况。
重庆晚报记者昨日在一个名为A5拍卖的网站上看到,一个有12000多名粉丝的母婴类微信公众号,喊价达到1万元;一个有8万多名粉丝的新闻资讯类公众号,要价3万元;一个有6.3万余名粉丝的电影视频类微信公众号,卖价达到5万元……
上述人士介绍,除了倒卖公众号可以赚钱,一个有大量粉丝的公众号还是一个极佳的广告传播平台,一些公众号经营者不择手段地吸粉,就是为了以此作为广告要价的筹码,吸引有广告传播需求的企业投钱。特别是对一些初创企业来说,通过有大量粉丝的微信公众号来打开产品传播渠道或树立企业形象,既相对省钱,又快捷方便,更能迎合大众口味。
这位人士特别提醒,一些微信公众号为吸粉或增加知名度,传播一些看上去很真实、实际上子虚乌有的信息来博人眼球。一些假信息在被广泛传播后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为整治网络环境下层出不穷的虚假信息,以及防止此类信息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上散播虚假信息,最高可判刑7年。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2016高考热点聚焦 | |||
高考志愿填报 |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 征集志愿 |
一本分数线 | 二本分数线 | 三本分数线 | 专科分数线 |
一本大学排名 | 二本大学排名 | 三本大学排名 | 专科学校排名 |
文科热门专业 | 文科大学排名 | 理科热门专业 | 理科大学排名 |
高考满分作文500字 | 高考满分作文600字 | 高考满分作文700字 |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 |
高考满分作文900字 | 高考满分作文1000字 |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 高考英语满分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