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2月17日电(江家岱)经过初赛,46组团队从逾100所香港的大、中、小学校组成的134支校际团队中脱颖而出,和其他150位个人赛选手一起参加17日在九龙观塘地利亚修女纪念学校举办的中国国情知识大赛复赛,共同竞逐6个决赛权名额。
据了解,团体赛冠、亚、季军的得奖学生将分别获得20000元(港元,下同)、10000元和6000元的奖金,优胜者更将被邀请成为香港文汇报的校园记者。
记者在复赛现场看到,无论大、中、小学生,都非常重视这次比赛,中小学多有老师集体带队入场,各自备有“绝招”应付难题。
其中,来自圣公会陈融中学的学生林慧敏表示,她的团队为了复赛提前预备了5000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为了争取出线,团队中的每个人平均一周在课余时间会花费6至7个小时浏览自制的题库,考前1周更会主动留在学校温习背诵。
主办方透露是次比赛问题极为广泛,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化、以及古、近代经济及科技知识,旨在提高和加深香港学生对国情知识的兴趣,并加深同学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复赛题目共计40题,所有考生必须在20分钟内完成10题初级题目(选择题),20题中级题目(选择题)和10题高难度题目(填充题)。考生试后普遍反映题目偏难,大多出乎自己的意料。
来自坪石天主教小学的马浩然说,虽然准备了一个月,但真没想到题目范围如此广泛,包括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以及《诗经》填充等题目都着实难倒了自己,希望今后能广读诗书,了解更多国家常识。而就读于妇女会中学的中七学生蔡松毅坦言7成题目连蒙带猜,3成题目较有把握。
与神情严肃的中、小学生不同,参赛的6队大学生个个轻松泰然,胸有成竹。来自北京的陈子晗,就读于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一年级。谈及参赛的初衷时,他表示自己想证明理科学生同样学识渊博,文理兼修。而作为队长的黄昱把目标直指最后的冠军,身为学校辩论队主力的新闻系学生,他认为参加国情大赛既可以检验自己的学识广度,又能学以致用,一举两得。
据悉,本届国情大赛的评选委员会阵容强大,包含京港学术明星。其中,历史学家纪连海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将领衔内地学界,而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冯锦荣则将代表香港专家参与评审。决赛暨颁奖礼将于明年1月19日举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