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改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介绍
以课改实验为契机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抓住关键环节,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使广大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确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同时我们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一年来,新课程改革推动了我镇教育工作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回顾一年的课改工作,我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层层落实,为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制定实施规划,明确课改的方向
为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镇在实验初期进行了比较周密的规划,制订了课改实施方案,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规模、周期、措施、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各中学也相应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收集和整理了典型教案及时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由于筹备工作到位,广大教师很快领会了新课程改革的内涵,从而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健全实施机构,保障课改的顺利实施
在镇教育办公室的领导下,由中学教研室、督导室、师训站、各中学校长等共同组成课改实施小组,分别进行了策划、评估、培训、宣传及保障工作,具体负责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实施,实施小组成员定期向教育办公室有关的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各中学成立了由分管主任任组长,校长任副组长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负责各学校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工作。教研室负责各学校学科的业务指导。同时我们还聘请了省、市教育部门的领导,以及教研室、教科所的专家担任课改实验的顾问,承担课改的指导工作。
二、认识到位,落实课程改革的宏观和微观战略
经过不断地思索、探究,我们逐步理清了课程改革的思路,确立了较为清晰的理念:
①课程改革和发展不能靠简单的移植,靠“取经”,而要靠自我觉醒、自我努力、自我提升。只有植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贯穿于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改革才有生命和活力。②“领先一步,就是领先一个时代”,必须率先进入新课程理念学习,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来防止教师的“平庸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重建教师的“职业化”生活方式,才能形成学校的特色与传统,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③“一个好的领导集体,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教师,就是一门好课程”,校级领导带头引领,组织全体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创造潜能,重建学校文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和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④校级领导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观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将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通过制度建设,提高学校课程实施和建设能力,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务处、教科室、年段、教研组、备课组等组织的教学研究力量,形成教学、教研、培训为一体化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建立直接面对教师的校园教研网络。⑤学校要注重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动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三种基本力量的有机整合,建立教师自我反思的教学制度和同伴互助的教学文化,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争取来自各方面的专业引领。
(一)宏观战略:重建学校文化,落实“四个一”。
1、健全“一个组织机构”。学校成立“课程改革实验领导组”,成员具体分工,对课改实验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提供保障;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程改革学科研究组”,加强对课改实验工作的探索、研究、指导。两组成员深入学习课改理念,以“同伴者”的身份到课改实验年段听课、研讨,开设讲座、总结经验、分析不足,研究和调整工作办法,确保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2、统一“一个思想认识”。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素质教育扎实有效推进的关键所在。要实施好课改实验工作,首先必须把教师的思想认识统一到课改的方向、目标和意义上来。为此,我校把师资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①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省级培训的VCD光盘,进行全员通识培训,然后撰写心得体会,让全体教职工通过互相交流思想,提高对课改理论的深刻认识,从而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②组织实验年段教师参加岗前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我校实验教师培训率达100%。③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课改研讨班的培训;学校每周均开展校本培训,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同时组织教师开展大讨论。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和心得交流后,绝大部分教师对课改实验交流充满了激情和信心。
3、树立 “一个新的理念”。教育思想的转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根本所在,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这是推进素质教育,培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后,教育思想和观念得到了升华,产生了质的飞跃,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课程观,让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徂阳中学把“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管理的理念,教师间关系极为和谐,工作热情很高;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融洽。学生的人格尊严和生命价值得到充分的尊重,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习潜能被有效挖掘。通过问卷调查和召开家长座谈会了解到:学生认为学习充满快乐;家长认为孩子很幸运,遇上了好老师。
4、建立“一套工作方案”。各中学制定了《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实施方案》、《课程改革校本教学研究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检查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从而确保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有章可循,规范管理,稳步推进。目前,理论学习、校本培训,听课研讨每周都有序开展,学校正着手研究构建促进教师成长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制度。
(二)微观战略:选好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切实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1、抓好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课改的关键是教师,应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教师即研究者,强调研究的生活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为此,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新课程研讨活动:①抓好校内研讨工作,以课改、师训为平台;做好教学研讨活动,落实听课制度,课改实验领导组和学科实验研究组成员带头深入课堂听课(每周两节课以上)加强对各年级新课程实验教学的指导与调研,并参与教学的研讨,校级领导带头引领切实起到表率作用;实验年段的教师要求进行互相听、评课,交流教法与心得,互相取长补短,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共同促进提高。②组织开展研讨课,说课讲座等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如市级、镇级的教研活动,切实提高研讨实效。③以“研讨日活动”为载体,认真抓好交流研讨活动,从而提供给实验教师更大的交流平台和更多的交流空间,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研讨日活动”中,校级领导带头参与研讨活动,给教师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我们还下发了教师课改实验材料,如新泰市中学教研室下发的各种课程改革学习材料,典型教学个案分析,问题研讨等,让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把经验、教训和困惑带到研讨会上,和同行共同分享,共同探究。④我们把课改工作作为一个大火炉,并不把它局限于一个方面,以课改为契机,开展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今年暑假期间,我们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师资培训工作,以实验教师为骨干,定时定地定主题定主讲,以集体备课等形式切实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水平。
2、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实施好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课改实验的主渠道,也是课改实验成败的关键环节。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切入点来抓好新课程教学管理。①狠抓备课工作,要求教师在熟悉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对照课标的内容和要求来备课,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②抓好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全体教师要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把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征在备课中显现出来,特别强调教师在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中要注意把传统教学中优点长处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精神实质充分地揉合在一起,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③要做好教学反思,写好教后记,把教学心得,收获与反思进行认真总结后与同学科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共同促进与提高。并引起同事的共鸣,这就是教学研究的成果,我们以教学反思作为校本研究的起点。同时,我们注意发现和培养在课堂教学方面创新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总结和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使其在本校的课改实验中起示范作用。
3、抓好课题研究工作。调动校内的一切积极因素,克服困难,联系本校实际,进行课题研究与实验,以课题为载体,深化教育科研活动,制定方案,校级领导带头引领,带动全校性的课题实验工作。徂阳中学的“人文素养与教育教学的实验研究”课程今年通过了省级的验收,评审小组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楼德一中的“学习心理与素质教育”的研究、楼德二中的“教学过程的研究”、中学教研室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反思性评价”的研究等被列为重点泰安市教科所规划课题。
4、着力进行考试评价改革。新一轮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个性差异,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在期中和期末,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同新课程的要求来指导考试,在家长反馈表中,我们采用了多元评价办法,既反映了学生的笔试成绩,又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成长的情况,受到学生与家长的欢迎。此外,我们也在探索对教师的评价办法,力求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三、以学案教学为载体,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要树立以能力为核心的现代课堂教学的质量观;要树立以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发展观;要树立以主体地位落实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的学生观。要让学生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让创新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徂阳中学的“导学设计”,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导学学案”的编写主要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①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以知识为载体,明确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
②开放性-----教学过程体现多维互动,教师不搞一言堂、灌输式。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发展;
③主体性-----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师生人格平等,自尊自爱,情感交流融为一体,展示个性特点;
④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如课堂提问、习题设置等思维训练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⑤生成性-----树立生命的观念。教育即生活,有不可重复的智慧生成和不可重复的情感体验。
我镇开展“学案导学”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学案教学可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效率,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
首先,“学案导学”有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思维品质。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主动学习的氛围,创设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主体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时空。学生能积极地去动脑、动手、动口,课堂教学成了积极思维的王国。它的思维渠道是开放的,发散的,迁移发展式的。真正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探求未知领域的“点金术”、“金钥匙”。有了长期的自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成为必然,学习成绩随之大幅度提高。这仅仅是近利,真正的收获,是在几年,十几年后,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再是机械的“书橱”,知识的“容器”,而是会学习、有头脑、有胆识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学案导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改进教法。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更趋于开放化。老师直接接受来自学生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信息,使教师的施教思路更加开阔。同时,它使教师摆脱了个体经验、习惯定势和教学思维定势的束缚,能更加科学地导学施教。
再次,“学案导学”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体学生都从被动听课中解放出来,学习主动性强,探究意识强。加之学案设计时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了不同学生需求的梯度导学、梯度导练的学习内容,使各类学生知识上学有所得,能力上学有长进,学有所长。经过连续两年的中洗礼,这一教改实验显示出素质教育视野下强大的生命力,取得了明显
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改革实验成效已见端倪
1.促进了学校管理文化的改革。各中学从课程改革的探索中积累了经验,教导处、教研组通过课程改革,不断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对教师的教研活动形式进行改革、重组,形成课改领导小组为主导,以课题组,学科组为两翼的科研组织,促进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进一步落实,从而成为教师自觉的工作行为,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课程改革实验,从学校领导到广大教师在课改浪潮中都接受了一次洗礼,广大教师尤其是课改实验教师自身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修养以及驾驭教学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学生改变了过去依赖,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形成了主动,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他们已初步尝试成功的喜悦。
3.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我镇本学期正着手筹备校本课程开发。如《导学设计》等课程的编写与修订工作。学校充分调动校内的一切积极因素,鼓励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主动向学校申报开发设想和开设的课题,鼓励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4.促进办学思路创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不仅指导课改实验工作,而且也对办学思路的创新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实验中求发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考和研究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
五、正视课改实验中的困惑,努力探索解决难题的新途径
1.师资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造成课改实验工作整体的不平衡。
2.学生素质差异大,在推进课改实验中具体操作的难度大。
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虽已开始启动,但今后仍需不断体会,摸索与总结经验。
4.课改经费的短缺,也制约着课改实验的进展。
5.新课程改革与实验,重在创新,没有可移植,可参照的做法,教师的等、想、靠的思想有待于进一步改正。
面对上述困惑给课改实验工作造成的困难,我们深感一定的压力,但我们深信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镇党委政府重视,社会各界的支持,压力将化为动力,在今后的课改实验中困难将会得到解决。
六、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把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2.以课题组为平台,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课改的先进典型。
3.坚持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为载体,深化教学研讨活动,切实提高研讨实效。
4.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继续加大市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力度,推进校级研究课题,促使我镇的教育科研再上一个新台阶。
5.以优化办学条件为契机,加大信息技术装备投入力度并发挥其作用,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进程。
6.建立评价和考试制度,不断完善适合课改实验工作的科学评价体系。
课程改革与实验工作,第一次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教师的激情与活力,学生的活泼与主动;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教育局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一定会在课程改革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让新一轮课程改革之树在楼德这块热土上茁壮成长!
小编精心推荐
课改心得体会 |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