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注册会计师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发展历程”,希望广大考生认真备考2017注册会计师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发展历程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发展历程,也就是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从无到有、逐步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一)制度建立阶段
1.初步创建考试制度
1991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第一次考试、考核办法》、《注册会计师考试命题原则》、《注册会计师全国第一次统一考试工作规则》先后发布,初步形成了包括规范考试报名条件、考试科目、考试范围、试题结构等内容的考试基本制度以及考试组织管理制度。同年12月7-8日,举办了第一届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共有2.3万余人参加,472人取得全科合格成绩。1991年考试的顺利举行,拉开了通过规范、严格的考试渠道选拔注册会计师的序幕,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正式确立,同时,也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从恢复重建阶段到规范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2.法律确立考试制度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注册会计师法》,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注册会计师法》以法律形式赋予了中注协组织实施考试的职能,明确了考试报名条件、豁免条件,不再实施考核制度,考试成为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唯一途径。
(二)制度发展阶段
1.不断完善考试基本制度
1995年以前,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分为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4科,其中经济法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税务法规”和“其他财政经济法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许多改革措施陆续出台,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从1995年起,经济法科目分为经济法和税法2个科目,考试科目相应由4科变为5科。
2.形成考试组织管理制度体系
1999年,财政部发布实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规范指导注册会计师考试组织管理工作。考务组织、评卷管理、成绩管理、档案管理、违规处理、考试保密安全等各组织管理环节的制度相继发布,提升了考试组织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保证了考试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考试组织管理过程中,广泛应用计算机及高科技技术,将较为成熟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及互联网技术,运用于考试报名、考场编排、试卷评阅、成绩发布等相关工作,考试组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注会会计考点 | 注会会计真题 | 注会会计题库 | 注会备考辅导 | 注册会计师报名 | 注会考试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