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整体动作发展到局部动作,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从中央部分动作发展到边缘部分动作;从无意动作发展到有意动作。
2.B2-4岁是幼儿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时期。
3.B1.5-2岁的儿童表象开始发生,从此儿童的注意开始受到表象的直接影响。
4.C婴儿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
5.B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6.A无意想象没有预设目的,由外界直接刺激引起,占据儿童想象的主要地位。
7.B在****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儿童的自主性受到抑制,安全感得不到保护,也不喜欢与他人接触。
8.B运动记忆约在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月内出现。
9.C幼儿园的活动是幼儿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
10.C儿童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11.C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一般是教师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制定的,往往在月计划和周计划中体现出来。
12.D儿童经过主动操作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13.C《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八条规定:“幼儿园保育员主要职责如下:(一)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14.B教师上门了解幼儿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属于情感性家访。
15.C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的注意能保持3—5分钟左右,4岁幼儿的注意能保持10分钟左右,5—6岁幼儿的注意能保持15分钟左右。
16.D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和模仿性强。
17.A幼儿的社会范围小,社会交往情境大多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
18.D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是幼儿园的品德教育。
19.B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人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0.C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家庭教育的特点有:
(1)家庭教育的率先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2)家庭交往的密切性。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与儿童均要受到亲密情感的影响。
(3)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性。在不同家庭的生活环境、交往关系、生活方式中,儿童可随之获得不同的教育信息和生活经验,儿童在家庭中学习行为规范、知识经验、生活技能等。
(4)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样性,而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则主要通过情感的和经济的纽带去实现。家庭中向子女传递教育要求、教育信息时,多以家庭情感为载体,饱含亲切感和信任感。
(5)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家长既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子女的终身教师。家长要负责子女的哺乳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人期以及成人后期的教育。
(6)父母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聚合性的,增加了父母对孩子了解的深刻性,这能够让家长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子女的特点进行教育。
2.【答案要点】(1)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容易被扼杀;(2)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一般从兴趣出发;(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依赖性大;(7)个别差异性显著。
3.【答案要点】幼儿园课程评价总的原则应有利于发挥教师、园长及课程决策人员改进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研究精神。具体表现在:(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2)评价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3)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4.【答案要点】(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3)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教师资格证题库 |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 教育学资料 | 教育心理学资料 | 综合素质资料 | 教育知识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