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心理咨询师考试栏目为你提供“二级心理咨询师2017案例分析题分析:精神分类症”,大家抓紧时间复习,好好备考,希望此文对你有所帮助。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22岁,高中学历,未婚,公司职员。
求助者主述:近一年来,求助者感觉心烦意乱,什么也做不了,腹部有时疼痛,但又说不上具体是哪里,最近头疼越来越厉害了,感觉像要炸开了一样。总认为自己有罪,经常说:“我活不了几天了,我有罪。”听到火车鸣响就害怕,见到鸡鸣狗叫也恐慌,见到公安人员就称“我有罪”,回家后就问家人:“公安局的人和你们谈过话吗?为什么我想的事别人都知道?”不时侧耳倾听“地球的隆隆响声”,看见小汽车就恐惧地问他人:“那是不是来逮捕我的?”
心理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衣着不是很整洁,头发比较凌乱,紧张不安,言行怪异,举止慌张,不时东张西望。
求助者的母亲反映,求助者自小沉默寡言,交往少,脾气暴躁,与父亲关系极好,1年前因父亲病故和失恋,开始失眠、呆滞、郁郁不乐。求助者记忆智能无障碍,只是孤独离群;生活懒散,时而恐惧、激越,时而自语自笑、凝神倾听。一次,突然对电风扇下跪,说听到电风扇里有一男声责骂他是“叛徒和内奸”。认为自己脑子想的事被别人知道了,“监视器就是邻居家的录音机和自己的手表”。问求助者为什么时哭时笑,求助者回答:“我脑子被一死者控制,我哭笑不受自己支配。”求助者现在已经不能上班了,整天呆在家里。经常发呆,做事丢三落四,很少与人交流。原来母子的关系很好,现在当母亲身体不舒服时,关系和体贴很少。曾经出现过一次外跑,三天后回家,问其三天去哪了,求助者无法回答。目前未出现打人毁物。劝其来心理咨询,说自己心理没病,干吗去看心理咨询,这次是来检查身体,检查显示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无脑器质性病变。骗他说是来看看脑子是不是被别人控制,才勉强前来。
根据以上案例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10分)
答: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的整理如下:
(1)精神状态
①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内感性不适、幻听、思维被洞悉感。
②情绪、情感表现:情绪低落、情感淡漠。
③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意志减退、兴趣减退、有外跑行为。
④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人格的完整性受到损害。
(2)身体状态 。
①有躯体异常感觉:头痛、内感性不适。
②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正常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①工作动机和考勤状态(在校学生学习动机和考勤状况):已不能工作。
②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社会交往很少。
2.该求助者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20分)
答:(1)该求助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心理异常、精神分裂症。
(2)诊断依据如下:
①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之间失去了统一性,求助者的知情意之间的一致性丧失,求助者的个性的相对稳定性遭到破坏,因此,求助者属于心理异常。
②求助者对自己的症状没有自知力,没有主动求治的愿望和行为,症状持续时间在一年以上,社会功能受损严重,脑器质性检查正常,出现了幻听、思维被洞悉感等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因此,求助者属于精神分裂症。
3.对本案例应选择何种心理测验进行检查?(10分)
答:本案例的求助者属于精神分裂症,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如下:
(1)可以选择MMPI测定其病理人格和程度,同时也可以对神经症与精神病症状进行鉴别。
(2)可以选用SAS、SDS对求助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状态和程度进行描述。
(3)可以选用SCL -90对求助者的主要症状进行描述。
(4)也可以选用其他适合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的量表。
4.对该求助者需做哪些鉴别诊断?(15分)
答:对求助者需做的鉴别诊断包括:
(1)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焦虑性神经症的焦虑症状应是原发症状而不是诱发症状,本案例的求助者虽然有焦虑的症状,但是焦虑只是作为一个诱发症状出现,因此,排除焦虑症。
(2)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抑郁性神经症的典型特征包括: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失眠早醒,昼重夜轻,严重者伴有自杀倾向。本案例中,求助者虽有情绪低落的症状,但其主要症状是幻听和思维障碍,因此,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3)与脑器质性病变相鉴别
求助者的身体检查显示,其脑器质功能正常,因此,排除脑器质性病变。
5.试述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10分)
答: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如下: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①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感觉的刺激物,那么,可以肯定,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
②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实的规定性时便形成妄想。这些都是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称为同一性(或统一性)标准。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
③在精神病学临床上,常把“自知力”作为是否有精神病的指标,其实这一标准已涵盖在以上标准之中。“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一种求助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自我认知统一性原则的丧失。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实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比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或是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应,就可以认为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转为异常状态。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个性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把个性的相对稳定性作为区分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也要怀疑一个人的精神活动是否出现异常。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淡,如果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如此改变的原因时,就可以认为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