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认识“妇女能顶半边天”走红美国女性大游行)
宣传画
上周六,数百万美国人走上华盛顿以及各大城市的街头进行示威游行,这场运动被称为“女性大游行(Women s March)”,也有媒体称之为“姐妹游行”。
在这次游行中,有一个现象吸引了众多中国网友的注意,许多参与游行的女性举着一个中国人熟知的标语——“妇女能顶半边天”。
为什么这个带有鲜明中国色彩的标语会在大洋彼岸“走红”?这句标语在不同历史时段的出现,意味着什么?而我们又如何在今天的语境下理解“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标语?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电邮采访了女性主义学者、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兼中文部主任钟雪萍教授。钟雪萍长期研究中西女性主义理论和批评及其历史,她向我们解读了“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标语的前世今生。
许多参与游行的女性举着一个中国人熟知的标语——“妇女能顶半边天”。
澎湃新闻:说到“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这次在女性大游行中流行,我看到有的人说这是中国的谚语,有人说出自毛主席语录。就您掌握的信息来看,这句话到底是怎么来的?
钟雪萍:我曾经为(斯坦福大学)王斑教授主编的《中国革命话语论文集》(Words and Their Stories: Essays on the Languag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2011) 一书写过“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一词条。为确认出处我作了一番调查,最后发现有学者专门考查过,但都没有查到准确的出处,所以无法下结论说就是出自毛主席语录。同时也确有人提出,这句话可能跟湖南某地“妇女半边天”的谚语有一定关联,但并没有交代明晰的来龙去脉。
然而不可否定的是,“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曾经的流行,确实跟毛主席的另一句话“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做到的,女同志也能做到”有关联,这句话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关键词”。
澎湃新闻:看到“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我会联想到1949年以后的妇女解放实践,而在这次的美国女权运动中,这句话的流行有没有这方面的勾连?
钟雪萍:没有,也不会有。
其实这句话早在1960年代美国第二波女权运动中就被借用过。该运动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争取妇女的工作权利,这多少跟“半边天”的原意有关,但即使在当时,也是在屏蔽掉“中国”的前提下被采用的。这一次,就更不可能有这方面的勾连。
澎湃新闻:中国的妇女解放实践在今天的主流西方学术界是怎么被认知的?
钟雪萍:至少在美国学术界,二战以后出现的“中国研究”属于冷战时期产生的“地域研究”的一部分, 而“地域研究”并不属于“主流西方学术界”。
在当下的“中国研究”领域里,自由主义立场和话语占上风,冷战意识形态影响仍然深远。1960 、1970年代一些相对左翼的学者比较肯定1949年以后的妇女解放,但后来,很多人纷纷修订了自己对中国的认识。在这样的语境里,我们知道要真正认识中国,妇女解放有绕不过去的重要性,但这方面的认知基本局限于少数学者,而且同时并不都正面肯定。
澎湃新闻:这次“妇女能顶半边天”在西方走红,你认为这会是一个契机,让西方人重新认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实践吗?
钟雪萍:说“走红”言过其实。事实上,跟社交媒体不同,主流媒体的报道里(如《纽约时报》等),根本没有提到过这句话在游行中出现。至少在美国,当下的语境下,这句话的出现不可能成为西方人重新认识中国妇女解放的契机。
澎湃新闻:你有文章专门谈西方女权主义的本土化问题,但从这次“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走红来看,是不是也有可能让中国的女权实践和理论走出去?
钟雪萍:“走出去”到哪里?如果是走向西方的话,现在没有这个可能。因为目前在美国(和欧洲),并不存在传播中国妇女解放实践和理论的历史条件:即缺乏传播的主体和话语领导权,在欧美也缺乏愿意接受它的客体。
你提到的那篇文章是我2003年写的。文章本身并不是主张西方女权主义本土化,而是针对国内存在的“本土化”意愿及其同时存在的焦虑提出一点想法,感觉至少在当时,国内的女性主义学者对中国自己的妇女解放运动缺少足够或者说应有的历史体认和理解,过于纠结在所谓西方女权主义本土化问题上。
澎湃新闻:在今天,我们如何重新认识“妇女能顶半边天”?
钟雪萍:这个问题很重要。可以说,一方面,妇女解放是深入人心的,提倡男女平等的历史(包括宣传和政策)对女性的内心建构仍然存有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一成果需要继续在制度和政策方面的保障,同时也需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层面上的维护。只有“妇女能顶半边天”仍然是全社会的共识,而不只是“女权主义人士”的事业,才能真正重新认识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展开有群众基础的进一步的实践。
澎湃新闻:这次特朗普上台后,我们发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力量是最强大的。您写过一个文章,谈到在美国,1960年代以降的民权运动中出现的自由主义进步力量,在争取种族和性别平等的斗争过程中,为什么不但未能争取到这些底层民众支持,反而逐步把他们推向对立面,最终无法代表他们。能不能再具体谈谈?今天的美国女性主义似乎也失去了底层民众。
钟雪萍:准确而言是2015年4月的一篇文章。你的概括不完全准确,因为我当时讨论的并不是女性主义与底层民众关系的问题,而是针对“阶级”这个概念在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中被架空的问题。其实这次“女性大游行”中提出的那些口号,基本继续集中在“身份政治”上,仍然属于“个人”层面上的问题,以白人、中产阶级为主体。这恐怕是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无法超越的特性。
澎湃新闻:您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女权主义理论多了,妇女解放精神却少了》,里面提到消费资本主义文化在失去性别政治正确话语的社会里,不仅影响而且引领性别意识、性别关系,和性别政治的变化,我在想到两个广告,一个SKII的剩女广告,是比较政治正确的,另一个是韩寒最近为宣传新片推出的“直男癌”之歌,两个歌价值观完全相反,但其实都达到了利用大众情绪的目的,为资本服务,你怎么看?
钟雪萍:你说的这两个最近的文化现象我不太了解,所以也无法直接评论。但是,总体来说是大众文化被消费主义绑架(的产物),无论女权主义理论如何批判,因为缺少社会层面上的动员和共识,消费资本主义的逻辑总能甚嚣尘上,迷惑人心,而且还总是能够消解针对它的批判。
澎湃新闻:我看到一个说法叫“多元交织女性主义”(intersectional feminism),它试图承认每一名女性独特的经历背景,可以基于种族、性别认同、性取向、经济能力、文化认同等等的任何维度,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女性所受到的歧视、压迫,从而报以应有的尊重、给予应尽的支持,没有轻蔑忽视,没有理所应当。这个概念被认为是对于以往女性主义的修正,你怎么看?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典型的自由主义式的表面很平等但实质不尽然如此的观点?
钟雪萍:我感到好奇的是,为什么国内把“Women s march”同时翻译成“姐妹游行”?听上去似乎更加去政治,淡化上面提到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政治含义。这就是被认为的对以往女性主义的修正?
“多元交织女性主义”这个名词我第一次听说,但根据你的介绍,感觉其实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原先的“性别、种族、阶级”三大类别基础上再多加上几项,仍然属于”身份政治“范畴,同时继续缺少重要的政治内涵:比如说,“多元交织”怎么解释超过50%的白人妇女投了特朗普的票?在近二、三十年的反对帝国主义——反战,反对资本主义——“占领华尔街”等运动中,为什么基本不见自由女性主义的踪影,等等。
游行的女性手举“我们”和女性的标志。
游行中的“神奇女侠”
游行中的二战女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