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注会考试即将到来,各科知识点你们都背熟了吗?下面是由留学群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栏目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复习笔记”,想要了解更多详情,记得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哦!
一、 审计的性质、要素:
1.审计的性质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
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审计) |
有限保证(财务报表审阅) | |
目标 | 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 | 在可接受的审阅风险下,以消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阅意见,提供有意义水平的保证。该保证水平低于审计业务的保证水平 |
证据收集程序 | 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 | 询问、分析程序 |
所需证据数量 | 较多 | 较少 |
检查风险 | 较低 | 较高 |
财务报表的可信性 | 较高 | 较低 |
提出结论的方式 | 积极方式 | 消极方式 |
2.审计要素
(1)三方关系
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审计业务涉及三方实体:
被审计单位在治理层(委托人)、注册会计师(审计人)、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被审计人)。
(2)财务报表(鉴证对象)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鉴证对象即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
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
标准的特征: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4)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必要信息。
审计证据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审计证据包括支持证据和佐证证据。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和适当性(证据质量)相互关联。
(5)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财务报表(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合理保证程度的意见。
二、初步业务活动:
初步业务活动就是编制审计计划前所需要完成的工作。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1.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2.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
3.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
3.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虽然保持客户关系及具体审计业务和评价职业道德的工作贯穿审计业务的全过程,但是这两项活动需要安排在其他审计工作之前,以确保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且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等情况。
在作出接受或保持客户关系及具体审计业务的决策后,在审计业务开始前,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
三、审计风险:
第一,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注册会计师只要审计财务报表,就存在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第二,审计业务是一种保证程度高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就是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的过程,以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合理保证所审计财务报表不含有重大错报。
(一)重大错报风险
1.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
注册会计师同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考虑的结果直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2.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二)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
(三)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呈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
1.审计工作底稿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
2.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的内容:
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询证函回函和声明、核对表、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函件(包括电子邮件)、被审计 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此外,还包括:业务约定书、管理建议书、项目组内部或项目组与被审计单位举行的会议记录、与其他人士的沟通文件及错报汇总表 等。
3.审计工作底稿通常“不包括”的内容:
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财务报表的草稿、对不全面或初步思考的记录、存在印刷错误或其他错误而作废的文本,以及重复的文件记录等。
五、审计底稿中对特定项目或事项记录的识别特征:
识别特征,是指被测试的项目或事项表现出的征象或标志。对某一个具体项目或事项而言,其识别特征通常具有“惟一性”,这种特性可以使其他人员根据识别特征在总体中识别该项目或事项并重新执行该测试。
1.如在对被审计单位生成的订购单进行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以订购单的日期或编号作为测试订购单的识别特征。
2.对于需要选取或复核既定总体内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项目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以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作为识别特征。
3.对于需要系统化抽样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通过记录样本的来源、抽样的起点及抽样间隔来识别已选取的样本。
4.对于需要询问被审计单位中特定人员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以询问的时间、被询问人的姓名及职位作为识别特征。
5.对于观察程序,注册会计师可以以观察的对象或观察过程、相关被观察人员及其各自的责任、观察的地点和时间作为识别特征。
六、审计档案的分类:
类 别 | 特 征 | 内 容 |
永久性档案 | 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变动较少)、重要的、有长期使用价值(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影响和直接作用)等 | 如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营业执照、企业章程、重要合同及法律性文件、重要资产的权证等 |
当期档案 | 记录内容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和下期使用的审计档案 | 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 |
注会会计考点 | 注会会计真题 | 注会会计题库 | 注会备考辅导 | 注册会计师报名 | 注会考试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