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月结束的自治区两会上,内蒙古宣布2017年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在新的改革坐标上激发新动能!驶入改革“深水区”的内蒙古不忘初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以“蒙古马”精神蹄疾步稳推动各项改革破浪前行。如今,总书记要求内蒙古先行先试的3项重大改革一马当先,实效凸现;商事制度改革、非公有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击楫勇进,活力涌现,广袤草原呈现出百姓共享改革成果的和谐画面。
先行先试:三项改革一马当先
隆冬的锡林郭勒大庄园肉业有限公司生产热度不减。在屠宰车间,世界顶级的德国伴斯屠宰分割设备以及真空蒸汽吸毛机、打毛机正在高效运转。逐梦征程,离不开伟大精神的激励与支撑。2014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考察,提出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探索一些好的办法,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按照总书记的嘱托,锡林郭勒盟一手抓产业转型,一手抓深化改革。大庄园公司的变迁就是一个佐证。2016年9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来这里考察后的第二个星期,大庄园公司二期工程正式启动。“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50亿元,吸纳就业5000人左右,带动合作养殖集体及农牧户超过2000家。”副总经理于中政告诉记者。自治区农牧业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区已经建立5种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分别为股份合作型、订单合同型、价格保护型、服务协作型和流转聘用型。通过利益联结,有效缓解了农牧民卖难,促进了农牧民增收,推进了产业规模化经营,促进了龙头企业提质增效。
目前,全区有210多万农牧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81%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中收入近5000元。”“顺山倒嘞……”2015年3月31日,随着最后一声采伐号子在林海响起,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持续63年的木材生产作业画上了句号。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停伐后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务林人,依托独有的地域特色及丰富的森林、冰雪资源,找到了转型发展之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内蒙古的改革步伐从未停歇。制订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改革了生态保护管理体制。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国有林场林区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
2016年3月25日,首列从满洲里口岸发往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的中欧班列成功开行,满洲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由此启航。开行当天,一家出口零散货物的企业负责人望着渐行渐远的班列激动地说:“这个运输平台的搭建,大大节约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内蒙古找准与俄蒙合作的利益共同点和交汇点,加快构建互利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同俄罗斯、蒙古国合作机制实施方案》《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深化同俄蒙经贸合作和人文交往的意见》。通过政策落实,内蒙古同俄蒙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内蒙古对俄、对蒙进出口贸易额实现年均两位数高增长。
渐次推进:重点改革破浪前行
2016年6月8日,自治区副主席常军政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市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向呼和浩特市潘特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侯振华颁发了全区首张“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以前,企业办证要跑6个部门,提交20多份申请材料,全部办好大概要花半个多月的时间。‘五证合一’后,我只在一个窗口提交申请材料,分分钟就办好啦!”侯振华说。从这一天起,呼和浩特市等全区7个城市先行先试“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8月31日,这项制度在全区全面实施。自治区工商局局长陈洁说:“该项制度的实施意味着企业以后办证只需要跑工商一个部门,不再缴纳相关登记费用,真正实现轻装上阵。”商事制度改革点燃了内蒙古人创业的激情,2016年全区新设市场主体日均保持在1000户以上,活跃度总体保持在70%左右。“松绑”政策在不断升华!2016年6月,自治区政府出台《内蒙古自治区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若干规定》,从市场准入、财税、土地、价格等方面制定了76项促进民间投资的激励政策。2016年12月20日,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指出,实现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宏伟目标,必须放开手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利好政策清除了审批“灰色地带”,搭建起非公经济“亲”“清”政商关系,助力全区非公经济扛大梁、挑重担、作贡献。
2016年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9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7.2%,拉动GDP增长3.4个百分点。改革释放新动能!内蒙古渐次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让百姓尝到改革甜头。在教育收费改革方面,统一和规范学前教育收费,取消高中阶段择校费,调整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理顺了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机制等;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面,全区80个旗县165家旗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等。与此同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居住证制度,8.6万农牧民进城落户;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开展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土地草原确权工作顺利推进;不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组建能源建设、矿业、金融、交通投资和水务投资5大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组建等一批试点稳步推进;全面推行“营改增”,累计减税降费200亿元;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蒙西电网输配电价改革,全力打造全国投资创业的电价洼地。
改革后,电网企业的收益更加透明,利润空间更加合理,企业用电成本不断下降,蒙西地区的大工业电价每千瓦时平均降低2.65分;启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通过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改革投融资模式等举措,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撬动功能,为自治区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基础和财税制度保障。
革故鼎新:改革永远在路上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部署,内蒙古紧紧围绕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抓设计、抓部署、抓落实,陆续出台《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改革方案。
各项方案和意见突出问题导向,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分解细化了356项改革任务,建立了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责任分解的总台账,构建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工作体系。清晰的改革思路、缜密的改革布局、有力的改革举措,使全面深化改革呈纵深推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成效显著的良好态势。其中,电力市场化改革、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水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重点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气可鼓而不可泄、劲可铆而不可松。步入改革“深水区”的内蒙古如何再发力?发力点又在何处?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深化改革开放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治本之策。内蒙古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襟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通过大改革、大开放,激发全社会的创造热情,拓展各领域的发展空间,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既要蹄疾步稳向纵深推进,又要有改革新面貌”的指示要求,内蒙古正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稳”的压舱石、注入“进”的驱动力。全区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力争到年底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思路清晰、目标精准的改革蓝图已经绘就:
——继续深化总书记嘱托我区先行先试的3项改革,不断在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龙头企业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抓好中央和自治区各项改革任务举措的落实落地。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农村牧区改革、林区垦区改革,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无愧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关怀,无愧于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草原人民正信心百倍、斗志昂扬地在新的改革坐标上续写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