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春天还没完全过完的日子里,两个留学女生相继出事和两个留学男生打架斗殴事件就在留学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在这三起事件中,受到伤害的中国留学生都非常年轻,他们被家人寄予美好的期望,本应有着大好的年华,却不幸惨遭悲剧。为了避免悲剧一而再地上演,我们有必要对留学生心理给予更多的关注,特别是低龄留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更应该引起家长、中介机构和海外学校的重视。
中国留学生普遍“压力山大”
2016年,有关机构曾针对在澳洲就读中学的中国留学生做过一项心理调查,调查覆盖60多所院校,结果显示,中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的首三位是想家(占47.17%),因为缺乏独立生活技能导致的压力(占32.08%)和孤单(11.32%)。
2015年11月,有关机构也针对海外大学生进行过一项调查(19-26岁占86%,本科占37%,硕士或者以上占63%),结果显示,即使是跨文化适应水平比较好的留学生,在留学期间的人际交往依然是最弱的部分。
实际上,“难以融入当地社交圈”已经是中国国际留学生在国外遇到的最大困难,而留学生本身,对于融入当地环境存在较多忧虑。而且,他们大多都面临着沉重的学业压力,包括对学业的担忧,作业多、课程跟不上和难以顺利毕业等等的压力。
自我认识不足易致心理失衡
有关专家表示,从我们接触到的案例来看,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源于自我认识不足,自我价值感不足,性格内敛,自我封闭造成的。她解释说,这源于我国存在长期淡化个性强调集体的社会文化,导致所以很多中国学生是不了解自己的,甚至觉得“了解别人多过了解自己”,“要总结自己真的很难”。
加上如果语言能力无法达到正常沟通的水平,无法清晰表达自己,就更加难以获得外界的有效帮助。因此,学生在出国前必须更多地了解自己。
普遍而言,低龄留学生,本科以下的学生的确更容易出现自我认知不清,自我价值感不足,但这并不绝对的,事实上,本科生、研究生也同样会有以上问题。
其实,随着留学申请行业的完善,一些机构越来越关注留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也采取了一些方法去帮助留学生提升心理素质。比如具有良好声誉的中介机构会帮助申请人了解现在的“自己”,了解未来想做怎样的“自己”,再根据现状和目标的差距,提出学生、家长都能认可的解决方案。
家长应给予更多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专家建议,作为家长,无论是孩子出国与否,平时多了解教育心理的知识,了解与孩子良好沟通的方法与技巧都很有必要。一旦发现孩子可能有心理困扰,可以跟寻求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对于孩子要出国的父母,出国前一定要与孩子建立好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孩子赴海外后,多给予孩子情感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述,给予共鸣、鼓励,与他们一起分析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让孩子感到家长的支持与温暖。一旦父母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孩子在国外遇到难题,就会愿意跟家长沟通,就能得到父母及时的关注,利于问题的解决。但如果父母在出国前不够了解孩子,或者听到孩子诉苦,总是抱着讲道理、空洞地鼓励、甚至指责等态度去与孩子沟通,很可能不仅帮不到孩子,还会雪上加霜。
留学群小编提醒,在留学准备期间,最好让孩子提前感受国外的教学模式,清楚了解在国外将要面临的生活,而且建议父母一起参与进来。学生要学会倾诉,及时把心中的烦闷“说出来”,可以对父母说,也可以找自己的留学顾问;另外,学生要发展兴趣,这样可以适当转移注意力,排解学业压力,还有利于打开交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