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uxuequn.com - 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 】
想报考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朋友们,留学群注册会计师考试栏目为大家整理“2017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税法考试大纲公布”,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
(税法)(2017年)
考试目标
考生应当根据本科目考试内容与能力等级的要求,理解、掌握或运用下列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坚守职业价值观、遵循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态度,解决实务问题。
1.税法与税制相关的基本原理;
2.现行各实体税种的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地点和税收优惠等相关规定;
3.不同企业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税种及应纳税额计算;
4.个人取得各种收入涉及的税种、应纳税额计算及相关纳税事项的有关规定;
5.同一经营活动涉及多税种的相互关系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6.企业或个人各主要税种纳税申报表的准确填列;
7.企业或个人涉税风险的判断,税收政策变动对纳税人的潜在影响及相关的税收筹划建议;
8.非复杂的国际交易相关税务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9.纳税人税收遵从、税务主管部门税收服务意识、企业纳税事项和征税机关征税事项等与税法执行相关的结论性判断;
10.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包括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从公正立场为政府和纳税人服务的职业道德。
考试内容与能力等级
考试内容 |
能力等级 |
一、税法的基本原理 |
|
(一)税法的概念及税收法律关系 |
|
1.税法的概念 |
1 |
2.税收法律关系 |
1 |
3.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
1 |
(二)税法原则 |
|
1.税收法定原则 |
1 |
2.税法其他基本原则 |
1 |
3.税法适用原则 |
1 |
(三)税法要素 |
|
1.纳税义务人 |
1 |
2.征税对象 |
1 |
3.税目 |
1 |
4.税率 |
1 |
5.纳税环节 |
1 |
6.纳税期限 |
1 |
7.纳税地点 |
1 |
8.其他要素 |
1 |
(四)税收立法与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
|
1.税收立法原则 |
1 |
2.税收立法权及其划分 |
1 |
3.税收立法机关 |
1 |
4.税收立法程序 |
1 |
5.税收管理体制 |
1 |
6.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
1 |
(五)税收执法 |
|
1.税务机构设置 |
1 |
2.税款征收管理权 |
1 |
3.税务检查 |
1 |
4.税务稽查 |
1 |
5.税务行政复议裁决 |
1 |
6.其他税收执法 |
1 |
(六)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 |
|
1.税务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
1 |
|
|
2.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与义务 |
1 |
(七)国际税收关系 |
|
1.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税收协定 |
1 |
2.国际避税、反避税与国际税收合作 |
1 |
|
|
二、增值税法 |
|
(一)征税范围与纳税义务人 |
|
1.征税范围 |
1 |
2.纳税义务人 |
1 |
(二)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资格登记及管理 |
|
1.一般纳税人的登记及管理 |
1 |
2.小规模纳税人的登记及管理 |
1 |
(三)税率与征收率 |
|
1.增值税税率 |
2 |
2.增值税征收率 |
2 |
3.兼营行为的税率选择 |
2 |
(四)增值税的计税方法 |
|
1.一般计税方法 |
2 |
2.简易计税方法 |
2 |
3.扣缴义务人适用的计税方法 |
2 |
(五)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
|
1.销项税额的计算 |
3 |
2.进项税额的计算 |
3 |
3.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六)简易征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
|
1.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2.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
3 |
(七)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征收 |
|
1.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及纳税人 |
3 |
2.进口环节增值税的适用税率 |
3 |
3.进口环节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 |
3 |
4.进口环节增值税的管理 |
1 |
(八)出口货物、劳务及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的退(免) |
|
税和征税 |
|
1.出口货物、劳务及跨境应税行为退(免)税基本政策 |
2 |
2.出口货物、劳务及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退(免)税政策 |
2 |
3.出口货物、劳务及应税行为增值税免税政策 |
3 |
4.出口货物、劳务及应税行为增值税征税政策 |
2 |
5.出口货物、劳务及应税行为退(免)税管理 |
2 |
|
|
6.外国驻华使(领)馆及其馆员在华购买货物和服务增值 |
|
税退税管理办法 |
2 |
(九)税收优惠 |
|
1.《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税项目 |
2 |
2.“营改增”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
2 |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部分征免税项目 |
2 |
4.增值税起征点的规定 |
1 |
5.其他有关减免税规定 |
1 |
(十)征收管理 |
|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
2 |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 |
2 |
3.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 |
2 |
4.“营改增”汇总纳税管理办法 |
2 |
(十一)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及管理 |
|
1.增值税专用发票 |
2 |
2.增值税普通发票 |
1 |
3.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
1 |
4.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
1 |
5.“营改增”后纳税人发票的使用 |
2 |
6.“营改增”后税控系统使用问题 |
2 |
|
|
三、消费税法 |
|
(一)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
|
1.纳税义务人 |
1 |
2.征税范围 |
1 |
(二)税目与税率 |
|
1.税目 |
2 |
2.税率 |
2 |
(三)计税依据 |
|
1.从价计征 |
3 |
2.从量计征 |
3 |
3.从价从量复合计征 |
3 |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
|
1.生产销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
3 |
2.委托加工环节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
3 |
3.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
3 |
4.已纳消费税扣除的计算 |
3 |
(五)征收管理 |
|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
1 |
|
|
2.纳税期限 |
1 |
3.纳税地点 |
1 |
4.纳税申报 |
1 |
|
|
四、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烟叶税法 |
|
(一)城市维护建设税法 |
|
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
1 |
2.税率、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
2 |
3.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
1 |
(二)烟叶税法 |
|
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
1 |
2.税率和计税依据 |
2 |
3.征收管理 |
1 |
(三)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
1 |
|
|
五、关税法和船舶吨税法 |
|
(一)关税征税对象与纳税义务人 |
|
1.征税对象 |
1 |
2.纳税义务人 |
1 |
(二)关税进出口税则 |
|
1.进出口税则概况 |
1 |
2.税则归类 |
1 |
3.税率 |
2 |
(三)关税完税价格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
|
1.原产地规定 |
1 |
2.关税的完税价格 |
3 |
3.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四)关税减免 |
|
1.法定减免税 |
2 |
2.特定减免税 |
2 |
3.临时减免税 |
2 |
(五)关税征收管理 |
|
1.关税缴纳 |
2 |
2.关税的强制执行 |
1 |
3.关税退还 |
1 |
4.关税补征和追征 |
1 |
5.关税纳税争议 |
1 |
(六)船舶吨税 |
|
1.征收范围和税率 |
1 |
2.应纳税额计算 |
2 |
|
|
3.税收优惠 |
1 |
4.征收管理 |
1 |
|
|
六、资源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和耕地占用税法 |
|
(一)资源税法 |
|
1.纳税义务人 |
2 |
2.税目、税率 |
2 |
3.扣缴义务人 |
2 |
4.计税依据 |
3 |
5.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6.减税、免税项目 |
2 |
7.出口应税产品不退(免)资源税的规定 |
2 |
8.征收管理 |
1 |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
|
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
2 |
2.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3.税收优惠 |
2 |
4.征收管理 |
2 |
(三)耕地占用税法 |
|
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
1 |
2.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3.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
2 |
|
|
七、房产税法、契税法和土地增值税法 |
|
(一)房产税法 |
|
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
2 |
2.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3.税收优惠 |
2 |
4.征收管理 |
2 |
(二)契税法 |
|
1.纳税义务人和征税范围 |
2 |
2.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3.税收优惠 |
2 |
4.征收管理 |
1 |
(三)土地增值税法 |
|
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
1 |
2.税率 |
2 |
3.应税收入与扣除项目 |
3 |
4.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5.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 |
3 |
|
|
6.税收优惠 |
3 |
7.征收管理 |
2 |
|
|
八、车辆购置税法、车船税法和印花税法 |
|
(一)车辆购置税法 |
|
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
2 |
2.税率、计税依据 |
2 |
3.应纳税额的计算 |
2 |
4.税收优惠 |
3 |
5.征收管理 |
2 |
(二)车船税法 |
|
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
1 |
2.税目与税率 |
2 |
3.应纳税额的计算预缴纳 |
3 |
4.税收优惠 |
2 |
5.征收管理 |
2 |
(三)印花税法 |
|
1.纳税义务人 |
1 |
2.税目与税率 |
2 |
3.应纳税额的计算 |
2 |
4.税收优惠 |
2 |
5.征收管理 |
2 |
|
|
九、企业所得税法 |
|
(一)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与税率 |
|
1.纳税义务人 |
1 |
2.征税对象 |
2 |
3.税率 |
2 |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
|
1.收入总额 |
3 |
2.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
3 |
3.税前扣除原则和范围 |
3 |
4.不得扣除的项目 |
3 |
5.亏损弥补 |
3 |
(三)资产的税务处理 |
|
1.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
2 |
2.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 |
2 |
3.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 |
2 |
4.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 |
2 |
5.存货的税务处理 |
2 |
|
|
6.投资资产的税务处理 |
2 |
7.税法规定与会计规定差异的处理 |
2 |
(四)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所得税处理 |
|
1.资产损失的定义 |
2 |
2.资产损失扣除政策 |
2 |
3.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 |
2 |
(五)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 |
|
1.企业重组的定义 |
2 |
2.企业重组的一般性税务处理方法 |
3 |
3.企业重组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方法 |
3 |
(六)税收优惠 |
|
1.免征与减征优惠 |
2 |
2.高新技术企业优惠 |
2 |
3.小型微利企业优惠 |
2 |
4.加计扣除优惠 |
2 |
5.创投企业优惠 |
2 |
6.加速折旧优惠 |
2 |
7.减计收入优惠 |
2 |
8.税额抵免优惠 |
2 |
9.民族自治地方优惠 |
2 |
10.非居民企业优惠 |
2 |
11.特殊行业优惠 |
2 |
12.其他优惠 |
2 |
(七)应纳税额的计算 |
|
1.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2.境外所得抵扣税额的计算 |
3 |
3.居民企业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处理 |
3 |
4.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5.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 |
3 |
6.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预缴税款的处理 |
3 |
(八)源泉扣缴 |
|
1.扣缴义务人 |
2 |
2.扣缴方法 |
2 |
(九)征收管理 |
|
1.纳税地点 |
2 |
2.纳税期限 |
2 |
3.纳税申报 |
2 |
4.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
3 |
|
|
5.合伙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
3 |
6.居民企业报告境外投资和所得信息的管理 |
3 |
7.纳税申报 |
2 |
十、个人所得税法 |
|
(一)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
|
1.纳税义务人 |
2 |
2.征税范围 |
2 |
(二)税率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
|
1.税率 |
3 |
2.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
3 |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
|
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4.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5.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8.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9.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10.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3 |
11.应纳税额计算中的特殊问题 |
3 |
(四)税收优惠 |
|
1.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 |
2 |
2.减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 |
2 |
(五)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 |
3 |
(六)征收管理 |
|
1.自行申报纳税 |
2 |
2.代扣代缴纳税 |
2 |
3.核定征收 |
2 |
4.个人财产对外转移提交税收证明或者完税凭证的规定 |
2 |
|
|
十一、国际税收 |
|
(一)国际税收协定范本 |
|
1.国际税收协定及其范本 |
1 |
2.我国缔结税收协定(安排)的情况 |
1 |
3.国际税收协定典型条款介绍 |
1 |
(二)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 |
|
|
|
1.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 |
2 |
2.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 |
2 |
3.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财产转让所得 |
2 |
4.中国境内机构和个人对外付汇的税收管理 |
1 |
|
(三)境外所得税收管理 |
|
1.适用范围 |
1 |
2.境外所得税额抵免计算的基本项目 |
2 |
3.境外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
2 |
4.可予抵免境外所得税额的确认 |
2 |
5.境外所得间接负担税额的计算 |
2 |
6.适用间接抵免的外国企业持股比例的计算 |
2 |
7.税收饶让抵免的应纳税额的确定 |
2 |
8.关于抵免限额的计算 |
2 |
9.实际抵免境外税额的计算 |
2 |
10.简易办法计算抵免 |
1 |
11.境外分支机构与我国对应纳税年度的确定 |
1 |
12.境外所得税抵免时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
2 |
(四)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
|
1.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项目 |
2 |
2.一般反避税 |
3 |
3.特别纳税调整 |
3 |
(五)转让定价 |
|
1.关联申报 |
1 |
2.同期资料管理 |
1 |
3.转让定价方法 |
2 |
4.转让定价调查及调整 |
2 |
5.预约定价安排 |
2 |
(六)国际税收征管合作 |
|
1.情报交换 |
1 |
2.海外账户税收遵从法案 |
1 |
3.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 |
1 |
|
|
十二、税收征收管理法 |
|
(一)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
1 |
(二)税务管理 |
|
1.税务登记管理 |
2 |
|
|
2.账簿、凭证管理 |
2 |
3.纳税申报管理 |
2 |
(三)税款征收 |
|
1.税款征收的原则 |
2 |
2.税款征收的方式 |
2 |
3.税款征收制度 |
2 |
(四)税务检查 |
|
1.税务检查的形式和方法 |
2 |
2.税务检查的职责 |
2 |
(五)法律责任 |
2 |
(六)纳税担保试行办法 |
|
1.纳税保证 |
2 |
2.纳税抵押 |
2 |
3.纳税质押 |
2 |
4.法律责任 |
2 |
(七)纳税信用管理 |
|
1.纳税信用信息的采集 |
2 |
2.纳税信用评估 |
2 |
3.纳税信用评估结果的确定和发布 |
2 |
4.纳税信用评估结果的应用 |
2 |
|
|
十三、税务行政法制 |
|
(一)税务行政处罚 |
|
1.税务行政处罚的原则 |
1 |
2.税务行政处罚的设定和种类 |
2 |
3.税务行政处罚的主体与管辖 |
2 |
4.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 |
2 |
5.税务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
2 |
6.税务行政处罚权力清单 |
2 |
7.税务行政处罚的执行 |
2 |
(二)税务行政复议 |
|
1.税务行政复议机构和人员 |
1 |
2.税务行政复议范围 |
2 |
3.税务行政复议管辖 |
2 |
4.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
2 |
5.税务行政复议申请 |
2 |
6.税务行政复议受理 |
2 |
7.税务行政复议证据 |
2 |
8.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和决定 |
2 |
|
|
9.税务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 |
2 |
10.税务行政复议指导和监督 |
2 |
(三)税务行政诉讼 |
|
1.税务行政诉讼的概念 |
2 |
2.税务行政诉讼的原则 |
2 |
3.税务行政诉讼的管辖 |
2 |
4.税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
2 |
5.税务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 |
2 |
6.税务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