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跌价准备,递延税款在借方
做会计政策变更题目,只有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并存在时间性差异时,才考虑所得税影响,如果采用应付税款法,根本不存在所得税影响。因为企业的会计政策不能影响税收,而应纳税和所得税费用在应付税款法下是相同的。
日后事项中,税金的会计处理和税法一致,就调所得税,如退货,收入减少,相应所得税的减少税法也认。如果不一致,就不调。但如补提坏帐准备,税法不认,就不调应交所得税。
所得税 最后应纳税所得计算好好!! 注意转回的坏帐准备和跌价准备仍然属于递延税项,不是应纳税所得的部分,应该从会计利润中减去!!!
计提跌价准备,递延税款在借方
预计负债是不确定的,所以税法是不承认的,所以有递延税款的问题。
新政策的利润大于原政策,累计影响数就是正数
注意解题思路!!! 如果第一季度应税所得是500万,实发工资是160万,计税工资是60,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是25万,那么应交所得税是(500+100+25)*33% ,注意别忘了加上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会计政策变更 新政策的利润大于原政策,累计影响数就是正数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例子 原价是310000,残值是10000,预计使用5年,每年折旧是310000*2/5=124000,注意不要把减残值
解题秘诀!!!!! 只有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并存在时间性差异时,才考虑所得税影响
递延税款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方向一致。
债务法下,当所得税率变动时,税率调高,应该调增递延税款的余额,税率调低,应该调减递延税款的余额。
当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与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相同时,其投资收益为永久性差异;从税前会计利润中减去。
当双方所得税率不同时(注意是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大于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其投资收益为时间性差异。
递延法和债务法 递延法是明知预提多了,也不冲回,前头多提,后头多转,前头少提,后头少转。冲回时还按原税率。
采用债务法时(陷阱!!!) 计算发生额时,如果有余额的千万要用原来税率还原,然后用变动税率去乘。税率变动和余额方向一致。
日后事项 日后调整事项中应交税金的调整 税金的会计处理和税法一致,就调所得税,如退货,收入减少,相应所得税的减少税法也认。如果不一致,就不调。但如补提坏帐准备,税法不认,就不调应交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特点是,调整的是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和利润表的本年数。
日后发现报告年度的差错以及报告年度以前的非重大差错,属于调整事项,日后发现报告年度以前的重大差错,不属于调整事项。
注会会计考试 | 注会审计考试 | 注会税法考试 |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 战略与风险管理 | 综合阶段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