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近40位戏骨总片酬只4800万,小鲜肉凭啥要2亿!
湖南卫视《人民的名义》播出劲头越来越足,这部集结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张凯丽、张志坚、柯蓝、胡静等近40位明星的反腐政治剧目前豆瓣评分8.8分,收视率破2,成为名副其实收视口碑双赢的神剧。关于这部剧大家关心的问题,导演李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一做出了回答。
反腐题材剧《人民的名义》
制作方是谁?最高检影视中心不神秘
《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制作,那这个最高检影视中心到底是什么机构?据介绍,最高检影视中心隶属于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全国检察机关的影视制作机构,担负策划、拍摄和制作法治题材和检察题材电视专题片、电视栏目和电视剧及影视宣传报道。2003年,根据周梅森同名小说创作的电视剧《国家公诉》,就是由最高检影视中心牵头制作,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十几年后,周梅森和最高检影视中心再度携手,高检院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力邀周梅森担任《人民的名义》的编剧,促成该剧的创作。
为啥没在央视播?价格和集数的制约
《人民的名义》的播出平台选择以年轻观众为主受众群体的湖南卫视,令不少人费解,大家纳闷难道湖南卫视也要走正剧范儿?对此,导演李路表示自己是被湖南卫视的真诚所打动,“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没在央视播,其一有价格的因素,其二央视在总集数上有限制。拍摄过程中,湖南卫视的人到现场来看三次,每次都组团来的,一共六七个人,直接看片子。他们的领导非常年轻,很有魄力,直接就能拍板定下这个事儿,他们的态度让我很感动,做事情不拖泥带水。”也有网友称湖南卫视除了播偶像玄幻剧和大妈肥皂剧,还是有家国情怀,《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的青春在延安》《青瓷》《血色湘西》等口碑正剧都曾在湖南卫视播出。
过审难不?剪辑审查用了10个月
《人民的名义》中描绘的官场角逐、贪腐现状的尺度之大令人惊叹。剧中不少演员在采访中都称接拍之前就怕“播不了”,《人民的名义》的播出标志着淡出荧屏十年的反腐政治剧的回归,令人最好奇的就是该剧经历了怎么样的审查?李路透露过程比预想得好,剪辑和审查是同时进行的,虽然时间长达10个月,但是并没有太大的改动,“之前周梅森的反腐剧都是800条、1000条审查意见,这次最高检反贪局给我们60多条意见,基本上是办案的专业意见;广电总局也给了几次意见,但没有伤筋动骨,可以说非常支持我们。”
最大难题?筹拍时几十家投资方跑路
相比审查,找投资方成为李路筹拍这部剧的难题,有消息称“有超过50家投资方跑路了”。
对此,李路说没那么夸张但是也有几十家投资方最后跑路了,“甚至一些投资方已经签约了,最后选择毁约退出,怕担风险。那时候我天天睡不着觉,天天想放弃。”李路透露最终靠五家民营企业投资才拍成这部剧,“大部分演员都不知道,最后一笔资金在开机十几天才到位。”《人民的名义》播出后大火,有网友调侃说,“放弃投资的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演员片酬贵不?近40位戏骨一共才给了4800万
《人民的名义》没有小鲜肉、没有流量担当,取而代之的是张丰毅、陆毅、吴刚、柯蓝、张凯丽这样近40位的资深戏骨。李路告诉记者,演员们都是被好剧本所打动,片酬都给了友情价。据业内人士透露,这部剧总投资在1.2亿左右,但所有的演员总片酬却只有4800万元,都不够眼下一个当红偶像演员个人的片酬。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年3月初,编剧宋方金的一篇“卧底横店一线实录:表演,一个正在被毁掉的行当”曾刷爆网络。
文中宋方金对目前电影行业滥用替身、演员轧戏、天价片酬等现象进行了披露,再次引发业界对这一话题的讨论。
小鲜肉的“天价片酬”在近期的两会上也不断被同行前辈们“声讨”,敢言的卧底宋方金带来“一线情报”——“中国的一线“小鲜肉”演员片酬进入2亿时代。
宋方金表示,他曾听一个片方说起他们邀请国内某当红小鲜肉演员,对方开出的片酬是税后1亿8千万。制片方还价到一亿三,小鲜肉嫌钱少没接。“国内现在排前三的小鲜肉都是税后一亿五以上。到了那个数字,税金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所以片方在这一个演员上的支出,就超过2亿”,宋方金总结,“可以说,中国小鲜肉进入2亿时代。”再加上配戏的主演片酬支出就将超过三亿。
这样的数字能够非常直观地说明为什么今天的一些影视剧粗制滥造,“全世界(范围来看)影视的黄金比例30%是给演员的,当一个人拿走2亿的时候,总制作费得多少才能保证不超过这个比例?中国现在没有6亿制作的电视剧。”宋方金说。
“卧底文”火了之后,宋方金经常被媒体采访问及“影视行业到底该怎么办?”对于这个大问题,宋方金表示,自己解决不了,但如果一定要被问,他希望能够由管理者从立法层面予以整治。他表示,电影行业的立法会规范票房注水、透漏瞒报等乱象,但电视剧领域虚假的收视率让电视台和平台疯狂追逐大IP和小鲜肉,“今天中国电视剧导演里几乎数不出三个能决定演员的。演员全是平台决定的。说这个行业怎么办?想要变取决于政府是不是要整治,要靠行业自救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