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为091型攻击核潜艇“长征1号”。该艇于1970年12月26日下水,1974年8月1日服役,中国自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2013年10月29日,国防部网站称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退役,将作为博物馆展品。一群来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列队登艇,进行例行养护。留学群小编为各位收集整理了它的前世今生,供大家参考与阅读。
4月23日,海军节。
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舷号401)停泊在中国海军博物馆,等待向公众展示它曾经神秘的面纱。
中国核潜艇从1958年开始预研,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苦历程。
401艇,国内称为091型,国外称为“汉”级。1970年12月26日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当时全球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从这一天开始,中国海军历史也翻开新的一页。
目前对外开放的区域有中层的鱼雷舱、指挥舱、前辅机舱、反应堆舱、后辅机舱、主机舱和尾舱7个舱室。
虽然401有着庞大的躯体,但是他的出口和入口都一个直径只有约1米的圆形舱门,然后踩着一个狭窄的扶梯进出,背着双肩包进出已经有些不是很方便。
如今在一些舱室里,已经放置了说明牌,在部分房间里还挂上了此前战士们在潜艇上的工作历史照片。
虽然核潜艇在当时是中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从潜艇内这些基本保持原状的设施上仍能清晰地感受到到当年的气息,从舱体上文字仍然能看出当年的时光痕迹,有的使用的是当年的简化字。
虽然核潜艇从外面看着体型巨大,但因为内部占满了各种设备,人员活动的空间极为有限,连接7个舱室的,都是直径只有一米左右的原型通道。但就是在这样的狭小空间内,潜水艇兵们已经练得如履平地。
在每个舱门两侧都有一个圆形的小牌,分别写着“艏”和“艉”,这些字都是荧光字,能在在黑暗中发光,是为战士们识别方向设计。不过每一位艇员都要求能无光的条件下操作,能在黑暗中迅速准确找到各区域的众多开关和零件。
1、鱼雷舱
鱼雷舱:鱼雷架
进入到核潜艇内部,落脚点就是鱼雷舱。在楼梯的两侧是放置鱼雷的架子,靠近艇艏的位置就是是鱼雷发射管。
中国的091型核潜艇是鱼雷攻击核潜艇,鱼雷就是这艘核潜艇的武器。
鱼雷舱。前面是鱼雷架,红色五星标识处是鱼雷发射管,右上角是进舱口。
091型核潜艇的主战装备是鱼—3型鱼雷。这种鱼雷是中国海军第一种自制大型声导深水反潜鱼雷,采用声—自导引和电动推进,能交战高速、深潜核潜艇,1980年中期进入服役。
鱼雷舱的一侧,是一个小会议室。会议室的桌子和绿皮凳子以及墙上挂的两幅画都是“原装”的。
两幅画,一幅是迎客松图,一幅是长城图。
鱼雷舱旁边的会议室
2、指挥舱
指挥舱里的舰长室。
看完鱼雷舱,弯身穿过一个圆形舱门进入指挥舱,这里是全艇的“中枢神经”,舰长室、机要室等都在这一舱,控制潜艇的深度、发布指令都在这一层。
通过这个梯子可以上到舰桥上的上层指挥室。
指挥舱内中心位置,放置了一张桌子,这里就是艇长的指挥台,上面挂着一部话机,从这部话机能看出那个时代的年代感。
指挥舱,机要室。
在指挥舱前面的一角,有一个房间写着“鱼电”,这里就是鱼雷发射的具体指令室。
指挥舱里的鱼雷发射指令室。
在指挥室内,还有一个楼梯,可以爬到舰桥上,这是潜艇的上层指挥室,从外面看就是潜艇突出的那一部分。这里有海图室、潜望镜、潜艇雷达侦查设备、水声通信机等。
3、前辅机舱
前辅机舱。厨房案台上摆放的食品样品。
继续穿过圆形舱门进入前辅机舱。这里有艇员生活非常重要的厨房和冷藏室。
前辅机舱:厨房。
厨房很小,一侧是案台,一侧是蒸煮区域,在这里每天要出满足艇上100多人的用餐食物。
在潜艇上,远航对艇员的饮食也是一种考验。
前辅机舱:厨房里挂着潜艇官兵吃饭的“历史照片”。
潜艇上的食品主要包括新鲜食品、远航食品和应急食品三类。远航食品主要是水果罐头、蔬菜罐头和鱼肉罐头,主食为甜咸饼干和烤馒头干等;应急食品主要是压缩饼干和压缩巧克力,不过这仅限于核潜艇发生紧急情况或失事时食用。
前辅机舱:冷藏室。
在案台上放着几分食物的样品罐头,有邹油蹄膀、辣味雪菜、香炸鸡翅中等。
此外,前辅机舱里还有残抛装置,艇员的生活垃圾经压实抛出艇外。
4、反应堆舱
反应堆舱 继续前行就是核潜艇心脏的反应堆舱。
这里全艇最重要的舱室,核反应堆通过装载核燃料堆芯的自持链式核裂变反应,为潜艇提供持续可控的核动力能源。
在正常情况下,核潜艇的辐射防护水平是安全的。每艘艇上都有专职剂量兵,对可能存在辐射的舱室进行测量。
“局座”张召忠也曾在潜水艇上当过兵,他曾说:“我们的常规潜艇,柴油机给蓄电池充过电之后,在水下如果用10节的速度前行,一个小时就没电了,所以常规潜艇在水下的时候一般就用一节两节的速度慢慢溜达。”
而核潜艇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像现在美国的潜艇,加上一次核燃料之后,就围着世界转,能跑几十圈,二十年都不用换燃料。”张召忠说。
如今401艇已经完成核废料、核反应装置及相关设备的安全、彻底、稳妥处理。
5、后辅机舱
后辅机舱舱里展示有两套服装,一套防火服,一套潜水装具。
走出反应堆舱,继续穿过一个圆形舱门进入第五个舱室——后辅机舱。
这里主要有汽轮发电机、造水机等大型设备。气轮发电机能将热能转化成电能,为全艇用电设备提供充足的电能。而造水机可以为潜艇用汽设备提供软水。
造水机是潜水艇的生命线,它负责制造潜水艇内的淡水,保证艇员生活用水。
后辅机舱
在潜艇出航期间,饮用水保障供给,但生活用水限量供应。长航出海时不能洗澡,每人洗脸、刷牙每天等供给一茶缸水,到航行后期饮用水也是每天定时供应。
在这个舱里还展示有两套服装,一套防火服,一套潜水装具。都是为发生特殊情况准备的。
6、主机舱
主机舱 :通过这两个舵轮来实现潜艇前进或后退。
再向前就是主机舱。在这里,通过蒸汽轮机推动主齿轮减速箱来带动轴系,为潜艇航行提供动力。
进入舱室后,可以看到有一大一小两个圆形舵轮,通过这两个舵轮来实现潜艇前进或后退,在舵轮的上方是一个指示表,可以看到潜艇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速度。
主机舱:指示表,可以看到潜艇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速度。
7、尾舱
从尾舱出潜艇。
最后舱室就是核潜艇的尾舱。这里有应急发电机,保证潜艇在主动力装置操纵失效时仍能继续水下航行。
随后,在爬上一个和进舱时类似的扶梯和出舱口,就从潜艇内出来了。
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退役意义
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退出现役,并完成核废料、核反应装置及相关设备的安全、彻底、稳妥处理,标志着我国核潜艇从研制生产、使用管理到退役处置形成全寿命保障能力。
核潜艇从下水入列到退役处置,每一步都充满风险与挑战。如何安全、彻底地处置退役核潜艇,不仅是横亘在中国军队面前的一道难题,更是全世界所有使用核动力舰船国家的一道难题。目前世界上流行着多种退役核潜艇处理办法,比如海上处理法、荒港停泊法、荒漠处置法等。这些简易处理法,易给环境造成污染、给世界留下安全隐患。
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的核潜艇如何退役?总部、海军对核潜艇的退役处置高度重视,很早就组织开展了技术论证和预先研究。具体承担任务的某潜艇基地,把科学精神、创新理念贯穿在从方案论证、技术准备到工程实施的每一个具体步骤,用10年时间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核潜艇“退役之路”。
核潜艇的“心脏”——核反应堆仓处置是退役工程的重中之重。基地科研人员会同工业部门独辟蹊径,采用多重防护技术,成功完成了强放射环境下燃料组件的卸出、封装,各种放射性部件的切割、拆除及退役环境的去污和终态处理。仅此项工程,就取得了12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记者来到基地核废料、核废物、核废水“三废处理中心”,大屏幕上各个处理流程一目了然。40多年来产生的各种涉核物品,在这里得到安全稳妥的处理。仓库的原址上,如今鲜花怒放、绿草如茵。不远处,就是水兵们种菜、养鸡、放牛羊的“和谐生态园”。
一位国际知名的核专家告诉记者,中国掌握了这一整套安全、彻底的核潜艇退役处置方法,是对人类社会的一大贡献,充分体现了中国对环境、对社会、对未来的高度负责精神。
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发展历程
1958年毛泽东会见访华的赫鲁晓夫 1959年苏联的赫鲁晓夫来到中国,毛主席向赫鲁晓夫当面提出,要求苏联向中国提供核潜艇制造技术,赫鲁晓夫没加思索一口回绝,理由是中国的现有技术不可能制造核潜艇。在当时我国的还没有研制出原子弹,核潜艇在技术上要比原子弹复杂几十倍,涉及造船,电子,原子能,金属制造等多方面高端技术。毛主席当时对中国制造原子弹断言:“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十年完全可能!”事后证明毛主席的论断是正确的。可是一生理智的毛主席在核潜艇问题上却赌上了一口气称:“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可见核潜艇在技术上难度非同一般。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了,使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四国后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基地官兵在这次核潜艇联合试验中无疑是唱主角,早在核潜艇联合试验开始前基地官兵就承担保卫工作。检测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众多技术和部门。由于核潜艇设计制造各个部门人员云集基地,吃饭住宿也是个大问题,基地克服种种困难,保证了试验人员吃好睡好,基地官兵在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试验的后勤保障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1971年4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在基地进行全面的联合试验开始了,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向艇上反应堆装填核燃料。当核潜艇内的核反应堆开始运转时,基地官兵的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谁都知道核潜艇内的核反应堆一旦出现问题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1971年8月22日,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首次以核动力驶向试验海区,进行航行试验。当核潜艇开始试航,基地的海勤人员驾驶试验舰搭载各部门人员随核潜艇出海,核潜艇在试验中分为四个阶段,出海后发现问题再回到基地调试维修,就这样出海,调试,维修反进行。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累计出海达20多次,试验项目近200个,反应堆运行了数千小时,总航程达6000多海里,下潜深度和水下航速等都达到或接近国外水平。
1974年8月1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接交命名仪式大会在基地召开。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等参加了交接命名大会。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命名“长征一号”,舷号为401,并向该艇授予军旗。第二天各级首长乘我国的导弹驱逐舰出海观看核潜艇在海上的表演,基地官兵在长达三年多的辛苦试验的才工作告一段落,这三年多的辛苦和惊险不是今天用文字所能描述的,试验过程中具体情况至今没有解密。
1977年我国第二艘核潜艇下水,基地官兵以新的热情继续投入联合试验。
在今天世界上的核大国均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核潜艇作为一种威慑力量突显示出重要作用。现在我国的核潜艇已不是当年在基地试验时的一支丑小鸭,而是一群威严壮丽的白天鹅,我国的核潜艇部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威慑力量。
在核潜艇在基地联合试验过程中每一项试验结果都牵动着基地官兵的心,他们希望我国的核潜艇早日驶向大海。但是有一项试验指标基地官兵却表现出奇的冷淡,那就是核潜艇所产生核辐射对周围的环境究竟产生多大的影响。基地官兵实际上清楚地知道我国核潜艇尚处于试验阶段,各项技术指标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世界各强国都对中国实行封锁,对于可能由于军事目的的金属材料更是严格控制流入中国。因此我国初期的核潜艇肯定存在一定的核辐射泄露,这种泄露将对基地官兵的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基地官兵看到一些陌生面孔的人,手持伽玛探测仪在基地周围探测核辐射的强度。但是基地官兵出于保密纪律没有人向前探听,也没人转播此类的小道消息,他们对此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恐慌和担心。一次一位核辐射探测人员来到基地海勤大队的一艘没直接参与核潜艇试验的快艇上,在狭窄的船舱里伽玛探测仪显示存在放射性,仪器的嘟嘟鸣叫声被艇上的水兵们听见了,探测人员当时非常尴尬,生怕艇上的水兵向他打听核辐射的强度。但是核辐射探测人员惊奇地发现艇上的水兵没有任何惊慌神态,更没有人向他打听放射性的强弱,只是对他表示了一下微笑就走开了。核辐射探测人员以为基地事先宣布了不准打听核辐射强度的纪律,实际上基地根本没有宣布什么禁止打听核辐射的纪律。基地官兵的素质和纪律是一流的,保密守则第二条“不该问的秘密不问”时刻牢记在基地官兵心中,并成为他们保密行动的准则。为我国的海军装备试验甘愿献身是基地官兵的共同心愿,因受到核辐射少活20年算不得什么,这就是当年基地官兵在生死问题上向人民做出的答复。
我国初期的核潜艇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多大的影响至今没有解密,但是在事过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基地退役老兵又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共和国涉核参试人员”。各级政府根据国家国民政部的指示对基地部分退役老兵以当年“涉核参试人员”的名义提供了特别的优抚,免费为他们体检,每月向他们提供优抚金,逢年过节还向他们提供慰问金。人民没有忘记为共和国海军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基地官兵,也许这是对当年基地核辐射的最终结论。当年的基地官兵实实在在地是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共和国海军壮大发展铺平了道路。
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重要影响
1982年10月1日新华社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82年10月7日至10月26日,从北部海区向以北纬28°13′、东经123°53′为中心,半径35海里的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为了过往船舶和飞机的安全,中国政府要求有关国家政府,通知本国的船舶、飞机,在当地时间每日9点至17点,不要进入上述海域和海域上空。这一重要公告的播出,立即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然而公告中没有提到一项最重要的情况,即这枚运载火箭是从水下潜艇发射的。
对这条消息也引起基地退役老兵们的关注,他们清楚地知道所谓的运载火箭就是没装战斗部分的弹道导弹。这枚导弹同以往的飞航式的“上游、海鹰”导弹不同,这次发射的是潜射的弹道式导弹“巨浪”!基地退役老兵对此万分感慨,他们知道了在基地服役多年为之努力的工作终于要见到成果了,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往事。
自从原子弹、氢弹出现以后一个困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核大国,即如何在遭受第一次核打击下实行核反击,核大国早期纷纷采用发射井。但是随着卫星技术发展,地下发射井在侦察卫星下暴露无遗。于是苏联把核导弹装上列车,不停地变换地点。美国则采用把战略轰炸机携带核弹空中执勤等方法,但是这些都不安全,不能有效地进行核反击。在上个世纪五、六十代美苏两国分别完成潜艇水下发射弹道导弹的试验,随后大量装备部队。由于核潜艇通常能够在水下巡航三个月以上,每艘核潜艇可携带二十枚左右弹道导弹。由于核潜艇的隐蔽性,因此能够在第一次核打击下生存下来进行有效的核反击,核潜艇携带核导弹进行水下发射成为核大国重要的威慑力量。
早在1967年3月基地根据国防科委的指示开始筹建潜射导弹试验工作。试验新型的导弹首先要有弹着点,基地官兵打起背包,携带着仪器再一次奔赴西北大漠地区,然而这次基地官兵到的是大漠深处的无人地区,虽说是有飞机事先的勘察,但是基地官兵必须亲自到达最后确定的弹着点地区。一路上基地官兵风餐露宿,车辆出现故障或陷在沙漠就人拉肩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大漠深处建立了弹着点的设施。
研制潜地导弹首先要试验导弹在水下燃气弹射的过程,在美国第一次研制潜地导弹发射时美国军方就建立一个深达十几米巨大的大水池,潜射导弹的初步试验都在这个大水池中完成的。中国和财大气出粗的美国无法相比,中国的潜地导弹研制既要试验又要省钱还要加快研制进度。于是在基地里一块三面环山的地方基地官兵将一个长达几十米铁桶垂直埋入地下,露出地面上的部分用水泥包裹,该铁桶直径约2米,这就是潜地导弹最初的试验发射井。那时候基地官兵用吊车将潜地导弹模型弹从这个井里吊上吊下,人员冒着危险从井里钻进钻出,将水反复注入铁桶里。
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 在一次实验中,基地官兵躲的远远地观看,随着一声巨响模型弹虽然发射出去,但是巨大的燃气冲击力将发射井内的设备炸坏,零件飞出正砸在附近的一部装备车顶,把车顶砸出一个大洞,连包裹铁桶的水泥台子都被炸坏了。基地官兵见到后虽然沮丧但是心理上并没有产生大的恐慌,因为这种危险对于基地官兵有些习以为常。但是据说现场有一位潜艇的军官,当场被吓得目瞪口呆,他知道潜艇的内部发射结构决不会比发射井坚固。这位潜艇军官回去后向参与试验潜艇部队有关人员讲了在基地看到的一切,以致后来参试的潜艇部队认为基地对他们的安全缺乏重视。基地官兵经过多次各种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及结果通报参试的潜艇部队,才逐渐打消了参试潜艇部队的顾虑。
经过一次次的失败,基地官兵从失败中逐渐摸索,潜艇里用燃气发射潜地导弹的各种数据都是基地官兵在这里取得的,潜射导弹的技术的关键在基地官兵的努力下被攻破了。
从海上向祖国的西北大漠发射潜射导弹,导弹飞行路线的沿途要经过许多重要城市,一旦导弹在飞行中发生不测,势必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如果潜射导弹的弹着点选在公海就能有效地避免上述意外的发生,但是这要求基地官兵确保发射成功,一旦发射失败国家的声誉将遭受损失,这里的分量是每一个基地官兵所能掂量出来的。确保人民生命财产,把所有的风险都由我们承担,在导弹发射是否该改向的问题上基地官兵向祖国人民交上一个合格的答卷。经过上级多次慎重的研究决定,中国首次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射改变方向,弹着点设在公海,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的实力!
潜射导弹的发射不同于以往的飞航式导弹发射,以往的导弹发射往往在海岸边发射,一切准备完毕进入倒计时,发射的官兵躲到远远的掩体内,以确保发生意外后不会伤及发射人员。然而在侠窄的潜艇内部,发射人员离垂直的发射架只隔几米,况且潜艇本身还是在水下,一旦发生意外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基地官兵每一个上潜艇发射人员都抱着赴死的信念。在发射前基地官兵就要登上潜艇时,视察发射的首长和登艇官兵一一握手告别,首长也深知道此次登艇人员的风险,所以当首长含蓄问道他们对组织有什么要求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然而每个登艇发射的基地官兵都在几天前写下了自己可能是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的文字——遗书,在遗书中他们告诉自己的父母妻儿,他们的决心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共和国的潜射导弹的腾飞,为共和国的天海神剑增辉!
10月12日15时01秒,在潜地导弹发射的海域,随着一声巨响,由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代固体潜地运载火箭似一只海上蛟龙破水而出,在水面上掀起一个冲天巨浪,在巨浪掀起后突然红光一闪,潜地运载火箭出水后点火成功了,然后运载火箭直上蓝天。在整个发射过程中运载火箭的射程为1800公里,潜地运载火箭准确溅落预定海域,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
基地官兵在这个值得庆祝的日子里,深深知道试验成功来之不易,中国的潜地导弹试验成功耗尽了几代基地官兵的青春年华。这是继我国成功地制造了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核潜艇以后,在国防尖端科学技术领域里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38610部队及其所属基地官兵为之奋斗的事迹将永载共和国史册。
然而人们在欢呼潜地导弹发射成功的同时可能没有注意到1982年在国际上是一个多事之秋。上半年英国和阿根廷两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问题上爆发了战争,英国主力战舰倾巢出动,在战争关键时候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放出风来,要用核武器教训阿根廷人,后来英军在马岛登陆全歼阿根廷守岛部队。最后阿根廷人哭泣了,在马岛问题上承认失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赢得国际上“铁娘子”的美誉,昔日“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辉煌又重新回到不列颠。战事刚结束三个月即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带着胜利者的硝烟访华并与邓小平就香港问题会谈。来华前英国方面提出香港主权可以归还中国,但是香港依旧由英国统治,英国人和中国玩弄文字游戏,一句话中国想完全收回香港主权不行!
撒切尔夫人踌躇满志地来到了北京,在人民大会堂与邓小平会谈时,邓小平对高傲的铁娘子讲道:香港主权不容讨论。假如香港出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那么我们将重新考虑(提前)收回香港主权的日期。双方在香港问题上实际上谈崩了,气得撒切尔夫人乱了方寸出门后跌到在大会堂台阶上。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打桥牌高手,在外交上同样是一名打牌高手。然而任何一位打牌高手,手中无牌也不可能打出一手好牌,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对弈中,邓小平手中有几张好牌是基地官兵几十年来艰苦奋斗换来的。撒切尔夫人回到英国重新审视邓小平打出的牌,发现邓小平手里又有了一张好牌——中国潜地导弹发射成功!这时英国人知道了现在的中国不是一百多年前的清政府,也不是现在的阿根廷。一旦事情闹大,从中国领海飞出近千枚反舰导弹这种神话,中国人能干的出来。那时候大英帝国的舰队就会成为中国人的免费的靶船,这种受累不讨好的事,聪明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断然不能干。这次轮着英国人哭泣了,英国人承认失败了。经过一年多22轮的艰苦谈判,中国在香港问题上没有做出任何违心的让步,双方于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中英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在香港升起时,当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开进香港时,我们依稀看到当年基地官兵在试验中舍生忘死的身影,依稀听到当年的基地导弹发射时惊天动地的呼啸声!我们要大声喊一声:38610部队及所属基地的退役老兵,你们铸造的天海神剑为列祖列宗抹去了百年耻辱,为子孙后代开辟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你们是共和国的大功臣!
1978年12月我国第新一代的反舰导弹“鹰击”的试验弹在基地进行了发射试验。该导弹与“海鹰”比较形体较小,可以在飞机上发射。“鹰击”反舰导弹性能优良,能够低空掠海飞行,具有良好的隐蔽突防能力,后来该导弹被西方称为中国的“飞鱼”。1999年我国国庆阅兵时反舰导弹“鹰击”公开展示,表明我国反舰导弹又进入一个新的里程。但是“鹰击”系列反舰导弹究竟如何?西方认为中国的“飞鱼”只不过是法国“飞鱼”反舰导弹的仿制品,但是后来一个突发事件让世界各国吃了一惊,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
以色列在军火研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的军事技术更是无人能够匹敌,两国联手研发了一种被称为“萨尔5”的隐形护卫舰,该护卫舰在美国制造。“萨尔5”护卫舰集当今世界舰船先进技术之大成,具有反导能力,被誉为“海战之神”,在国际上公认为刀枪不入的神舰。黎巴嫩真主党的武装只不过是一个弱小国家的武装派别,从装备和训练上根本不能称其为军队,只能是一群散兵游勇,二者力量相差悬殊。
2006年7月14日夜,一艘以色列“萨尔5”护卫舰在地中海游弋,黎巴嫩真主党在海岸对以色列的“萨尔5”护卫舰发射两枚反舰导弹,一发击中了一艘商船,另一发击中“萨尔5”型隐形护卫舰尾部,军舰严重受损几乎沉没,四名以色列水兵阵亡,此事震惊世界。
事发后各国通讯社迅速报道了此事,以色列,美国的情报部门也高速运转起来。人们对事件本身并不感兴趣,而是对这两枚导弹是何方“圣物”,竟然击伤“萨尔5”这样先进的隐形护卫舰表现出惊叹。以色列,美国的情报部门的能力和效率堪称是世界一流的,很快弄清这两枚导弹的来历。这两枚导弹是伊朗制造的并提供给黎巴嫩真主党的,然而伊朗提供的反舰导弹是伊朗对中国的“飞鱼”导弹的仿制品。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提出这两枚导弹是中国原装的“飞鱼”,伊朗不可能制造出如此先进的导弹。但是国际资深的武器专家严肃地指出这两枚不可能是中国原装的“飞鱼”,其理由即简单又充分,即从导弹的装药量上分析,如果这枚导弹是中国制造的“飞鱼”,以色列的护卫舰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的,而是应该——军舰当场沉没水兵大部阵亡。
世界舆论一片大哗,大家都知道世界上哪个国家也不会把自己一流的武器卖到国外去挣外汇。中国的二、三流反舰导弹在一个技术不发达国家里,由该国家制造出的拙劣仿制品,经一些训练无术的散兵游勇发射,竟然击伤世界最先进的隐性护卫舰,这种天方夜谭的故事竟然现实中发生了。人们有理由要问:中国原装一流的反舰导弹经中国海军训练有素的官兵发射又会怎样?
一群基地当年参与“海鹰”实验的退役老兵听到这一消息后谈到:当年我们对“海鹰”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精心呵护,“鹰击”只能算我们的“孙子”,击伤以色列萨尔5的导弹不具有我们纯正的血统,只能算是我们的“外孙”——一个调皮的小外孙![2013年10月29日,《解放军报》首次证实,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退出现役,并完成核废料、核反应装置及相关设备的安全、彻底、稳妥处理。
2016年10月,401艇经过彻底的去核化处理,进驻海军博物馆,标志着中国核潜艇从研制生产、使用管理到退役处置形成全寿命保障能力。